首页 理论教育 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

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大部分蒙古族人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辅。糌粑是藏族群众的日常主食。糌粑营养丰富,香酥甘美,而且便于储藏和携带,食用也很方便,所以不仅藏族人民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的人民也喜欢食用。这一切都足以说明糌粑在藏族民俗中的重要。

一、蒙古族饮食民俗

蒙古族半数以上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各地蒙古族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在牧区,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史书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唯逐水草,所食唯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烤肉、烧肉、肉干、手抓肉均为蒙古族家常食品,其中以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全羊有两种做法:一是煮食,即把全羊分解为数段煮熟,在大木盘中按全羊形摆放好食用;二是烤全羊,把收拾干净的整羊入炉微火熏烤,最后刀解上席,蘸盐食用。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有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是蒙古族常备的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蒙古族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可以作为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客来,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的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糖、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蒙古族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大部分蒙古族人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亲朋好友相聚,蒙古族人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二、藏族饮食民俗

藏族人民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自治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风速大,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构成了藏族人民独特的膳食习惯。糌粑、炸果子、甜茶、牛羊肉、青稞酒和酥油茶等是他们的传统食品。

牧区的藏族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牛肉、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上七点左右吃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上午十点左右吃第二餐;午后两点左右吃第三餐,也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上八点左右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辅。

糌粑是藏族群众的日常主食。它是把青稞炒熟磨成粉后,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的。糌粑营养丰富,香酥甘美,而且便于储藏和携带,食用也很方便,所以不仅藏族人民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的人民也喜欢食用。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两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这与中国北方的炒面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藏族人吃糌粑,大都是先把少量酥油茶倒进碗里,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拌,直到能捏成团为止,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叫“粑”。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携带也很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带一点茶水就可以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所以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

糌粑在藏族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食物,许多藏族礼仪习俗都离不开它。藏族人在节庆贺喜和举行婚礼时,要献上装满糌粑和其他吉祥物的吉祥斗,藏语叫“竹索琪玛”,寓意为吉祥幸福。在藏历新年,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来“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在祭祀神灵时,要往空中撒糌粑;祝贺婴儿出生,贺喜人要赠送糌粑并在婴儿额头上撒上一点糌粑;人去世后天葬时,尸骨要拌上糌粑喂饲老鹰,水葬时则在尸体入水处熏烧糌粑。这一切都足以说明糌粑在藏族民俗中的重要。

炸果子是一种面食,和面加糖,捏成圆或长条状后入酥油锅油炸而成。藏族人民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藏族人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肉、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人食用牛肉、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把肉中的血水冻住,从而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味香甘酸。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其不可少。

除了青稞酒外,藏族日常生活更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一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糌粑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在雪域高原,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来常往的友人,主人首先捧上香喷喷的茶,恭敬地请你喝上一杯,然后才开始寒暄议事。勤劳智慧的藏族妇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生火烧水煮茶。藏族群众早上可以什么都不吃,但茶不能不喝,甚至到车站、机场或渡口送别亲友,到医院探视病人,都离不开茶。

藏族同胞这种饮茶的习惯,与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咖啡因、维生素等成分。藏族同胞主要以畜牧为生,食肉为主,茶碱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高原新鲜蔬菜和水果相对平原较为缺乏,人们在饭食中难以摄足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大量饮茶可以适当加以弥补。雪域高原海拔高,风寒缺氧,容易造成高原反应。这种高原反应往往使人头晕、气急、心慌、呕吐,茶中的芳香油、咖啡因能起到兴奋大脑、增强血管和心脏功能的作用,从而提神醒脑,补充氧气,减轻高原反应。因此,藏族人民饮茶之习久传不息,源远流长。

三、回族饮食习俗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期由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入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信徒很多。回族是一个十分讲究卫生的民族,除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外,饮食卫生尤其讲究,处处突出“洁净”二字。

回族食清真食品,因伊斯兰教在我国历史上亦称清真教,故得此名。清真食品通常除清真菜系外,主要指清真蛋糕、月饼、饼干、芝麻酥饼、夹心面包,清真牛、羊、鸡、兔、鱼肉罐头,清真肉干以及豆制品,奶制品,糖果及面食等。传统面点如油香、麻花、干粮馍、糖酥馍、锅盔、馄馍、千层饼等,以炸、烙、烤、蒸见长,具有咸甜酥脆软、色泽分明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宁夏各种清真食品已达200余种。

回族禁食猪肉,马、驴、骡、狗等不反刍的动物肉、性情凶残的禽兽(如鹰、虎等)肉、自死禽兽的肉和一切动物的血,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不禁食的动物,都请阿訇念经代宰后才能吃。回族讲究饮茶,每有客登门,先端出“盖碗子”来敬茶,接着是瓜果、馓子、油饼招待。盖碗茶俗称抓盅,内有枸杞、芝麻、果干和葡萄干、桂元肉等,五颜六色,味道醇香,营养丰富。喝茶时左手托盅,右手抓盖,用盖将浮在上面的白芝麻轻轻吹刮,边饮茶边嚼芝麻,茶毕可将盅内干果吃尽。

回族日常饮食因聚居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而略有变化,以面粉、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肉,爱吃蔬菜。回族人热情好客,总以好茶好饭款待客人,还以给客人加菜加饭为敬。

回族人一般不嗜烟和酒,喜欢喝茶。回族人给客人倒茶、端茶等都使用右手,客人要双手相接,否则会被视为无礼。回族群众中有部分人至今进食还是用手“抓饭”,或用勺子而不用筷子。酿皮是青海回族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随处可见。酿皮是将麦面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才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的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将蒸熟了的酿皮,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末、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酿皮可以算作中国西北地区的特色风味小吃之一,有的地方也称为“凉皮”。

八宝茶是回族人招待贵客的上等饮料,既讲究茶料,也讲究茶具。茶料以“窝窝茶”为最佳,茶具以“盖碗子”为最好。招待贵宾时,回族人在盖碗子里沏上窝窝茶,配以冰糖、芝麻、核桃仁、桂圆、柿饼、花生、葡萄干、红枣,俗称“八宝茶”,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能够提气补虚、强身健胃,是理想的健康饮品。

盖碗茶是回族传统饮茶风俗。因盛水的盖碗由托盘、喇叭口茶碗和碗盖三部分组成,故称盖碗或三炮台,相传始于唐朝贞观年间。此茶因配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回族讲究沏茶,认为用雪水、泉水沏茶最佳。若待客泡茶时,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用开水烫一下碗,放入糖、茶及其他原料,然后注入开水加盖,双手捧递,一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二则表示这盅茶不是别人喝剩的剩茶。除待客外,茶还用于自己保健。一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自己的身体状况配出不同的茶。夏天多茉莉花茶、绿茶,冬天多饮陕青茶。驱寒和胃饮红糖砖茶,消积化食饮白糖清茶,清热泄火饮冰糖窝窝茶,提神补气、明目益思、强身健胃、延年益寿饮八宝茶。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使之浓酽。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去吹飘在上面的茶叶,不能接连吞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喝完一盅还想喝时,碗底要留一点水,不能喝干。

主食方面最普遍的是面类,其种类很多,如冷面、汤面、炒面、浇汁面、肉末面、细面、豆淀粉面等。此外,还有饺子、馄饨、馒头、羊肉包子等。在米食方面,新疆的回民同维吾尔族一样制作抓饭,而内地的回民没有这样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是同汉族一样吃米饭,或是把米煮成粥。

四、锡伯族饮食习俗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不能放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等。

锡伯族的饮食,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别。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一般以小麦、大米为主食。由于饲养牛、羊等牲畜,因此也食用奶茶、酥油、奶油、奶疙瘩等乳制品。相传为了纪念西迁胜利到达,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新疆锡伯族的纪念日,家家户户于此日煮面酱或豆酱做成“米顺”,盛于瓦缸,以备烹饪时作调味之用。除常吃“发面饼”、喝奶茶外,也喜欢吃韭菜合子、南瓜蒸饺和维吾尔族的“抓饭”及哈萨克族的“那仁”(肉拌面片)。秋末,腌制囫囵咸菜,即将韭菜、青椒、胡萝卜、莲花白、芹菜切成细丝,拌成“花花菜”,贮存起来,冬春食用。冬天爱喝“五他茶”(油茶)。家家户户都养家畜家禽,种植各种蔬菜,充作副食。东北地区锡伯族的主食则以高粱、大米、包谷为主,小麦次之。

锡伯族食谱中较出名的菜肴是“鱼汤高粱米饭”“血拌猪肉”“全蒸猪仔”“火锅菜”“南瓜蒸饺”等。其中用羊杂碎特制的“全羊席”极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可能和早期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关,至今锡伯族仍喜在农闲时打猎和捕鱼。在捕鱼的季节里,鱼肉是佐餐的佳肴,还腌制“腊鱼肉”,供冬季食用。

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等。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全羊席”,锡伯语称为“莫尔雪克”,意思是“碗里盛着的菜肴”。全羊席是用新鲜羊的心、肝、肺、大肠、小肠、肾、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等杂碎做成的。每一种剁碎做一种带汤的菜,分别盛在16个小瓷碗里,每碗都盛得不太满,随吃随添,始终保持热气腾腾。每个碗里还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葱花,看上去五颜六色,吃起来味道鲜美。其中用羊肠子做的菜花样最多。他们把大小羊肠洗净后,灌上羊血、血清、羊肝、羊油、羊葱、肉末、调料、大米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考究,风味不一。席间还要上各种蔬菜泡制的花口菜,这种菜有点酸、辣、咸的味道,吃起来清淡爽口,配合全羊席一起吃,可谓锦上添花。当然酒肉就更不用说了。

五、黎族饮食习俗

在热带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黎族的饮食具有独特风格。黎族多以大米为主粮,以玉米、番薯、木薯为杂粮,常吃的蔬菜有南瓜、白菜、野菜等。居住在山区的黎族农民大多喜欢用冷水冲饭粥,每天早上就煮好一天三餐的稀饭。煮时米刚熟软就停火,用冷水冲拌,饭水还可以当水喝。沿海平原杂居区的黎族,三餐分开煮。

黎家人还善于因物制宜,烧制竹筒饭。在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以香米为料,砍下山竹,锯成一节节竹筒,装进香米和水。然后用芭蕉叶堵住竹筒口,放进火炭里烤,待绿色竹皮变炭色后,香饭就做好了。

饮酒是黎族人的一大嗜好。吃晚饭时,家中男人先喝酒,然后才吃饭。每逢过节、办红白事或举行各种宗教活动时,男女老少相聚痛饮,平时每一家都有自己酿制的糯米酒、木薯酒。此外,嚼槟榔、抽水烟袋也是黎族人的嗜好,家家户户都有装槟榔的小筐,老年妇女腰间都系着装槟榔的小布袋,劳动和谈话时都在嚼槟榔。因嗜食槟榔,嘴唇和牙齿都被染成了红褐色。水烟筒是用竹子制成的,中老年人在饭前饭后都习惯抽一口水烟。客人来了,首先给客人抽水烟也是黎族人待客的一种礼节。

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他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村边有一座座小粮仓;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人们平常用独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稻米有白米、红米和糯米3种,白米、红米是制作米饭的原料,糯米是制作饭团、包粽和酿酒的原料。

黎族人生活习惯上,酒是不可缺少的。节日、婚娶、丧葬以及入新屋、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仪式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黎族人热情好客,酒为俗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形成了自己的酒文化。黎族日常生活中饮料也有不少种类,如玉米酒:玉米淀粉多,酒度高。黎族把玉米舂碎,煮成玉米干饭,盛入陶盆,撒上酒饼,盖封盆口。酒料发酵15天后,酒汁可饮。酒密封一个月后,用蒸酒锅蒸馏出高浓度的玉米酒。芭蕉酒:芭蕉果实淀粉含量多,是制酒的好原料。制作芭蕉酒时,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实斩成小块,煮熟晾干后投入酒饼调匀,放入坛子封口一个月,发酵成芳香的酒料。把酒料和清水调稀后盛入蒸酒锅熬煮,制出酒质清香的芭蕉酒。

六、朝鲜族饮食习俗

朝鲜族的烹调方法以煎、煮、炒、烤等为主,菜肴多清淡、软烂、爽脆。朝鲜族人不喜欢吃羊肉、河鱼,也不喜欢吃馒头,大多喜欢吃狗肉、牛肉、鸡肉、蛋类、海味、大酱和泡菜等,并常常以狗肉招待客人。狗肉的食法极有特色,将煮好的狗肉撕成丝,配以葱丝、姜末、蒜末、香菜、精盐、熟芝麻等,食之不腥,香辣爽口。

朝鲜族群众的主食以米饭为主,其次是冷面和米糕。米糕的品种很多,有打糕、切糕、发糕等。有人说,朝鲜族人离不开泡菜,其实,朝鲜族人更离不开打糕和冷面。打糕是朝鲜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招待宾客时,都要精心制作。可以说,打糕对于朝鲜族人,就如同饺子对于北方汉族人一样重要,不但全家人一起吃,还要全家人一起做。

打糕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要由家中的主妇把糯米淘洗干净,再用水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撒上少许盐水,上锅蒸熟后取出放进专用的大木槽或石槽中。接下来便需要家中的男子汉上场了,要由两个男子汉每人手提一把硕大的硬木木槌或铁锤各站一端,轮番举起木槌或铁锤向槽中的熟糯米捶打,妇女则守在一旁不断地向槽内浇上一些水,直到槽内的糯米米粒被捶打成糕团状为止。随后,妇女们把打好的糕团切成薄片,再撒上红小豆、豆沙面,独具风味的打糕这才做成。打糕吃起来筋道、味香。因此,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现在,朝鲜族人仍普遍食用打糕。

冷面是朝鲜族人的特有食品,其以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主要原料是荞麦粉、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土豆淀粉的。加以牛肉汤或鸡肉汤,然后在面条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鸡蛋、苹果片、香油等调料。冷面既清凉浓香,又甜美新鲜。因此,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而且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吃冷面。对于朝鲜族人来说,冷面不仅是可以饱腹的食物,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意义。冷面的形状绵长不绝,朝鲜族人认为它具有“长寿多福”的寓意。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朝鲜族人一定要吃冷面。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了细长的冷面,就会长命百岁,命大福大,故冷面又称“长寿面”。

朝鲜族人口味以咸辣为主,泡菜品种丰富,式样美观,非常可口。辣椒是每个朝鲜族家庭必备的调味品,朝鲜族嗜辣的程度绝不比四川人、湖南人逊色。泡菜就是以辣椒、白菜、萝卜、黄瓜、芥菜等蔬菜为原料腌制而成的。过去,泡菜是冬季朝鲜族人的主要菜肴,从头年11月一直吃到来年4月。制作和保存好的泡菜,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始终能够保持新鲜,所以,它被誉为“冬季半年粮”。

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和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族人民的称赞。朝鲜族宴请宾客时,要先在餐桌上放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嘴里还要叼上一只红辣椒。即使家宴,也极讲究,要为老人单摆一桌。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放都有固定位置,匙箸摆在右侧,饭食摆在左侧,汤碗靠右,带汤菜肴摆在近处,调味品摆在中心。

朝鲜族的饮食特点之一是每餐必喝汤,最讲究的是汤浓味重的浓白汤,常用于煲汤的原料有牛肉、鸡肉、狗肉、兔肉等。其中狗肉汤可算是朝鲜族最喜欢食用的风味食品之一,它有滋补强身之效,特别是久病初愈者或身体虚弱者,常喝狗肉汤以求滋补。

七、纳西族饮食习俗

纳西族喜欢喝酒、喝茶、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一般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大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两到三个菜及汤。冬春时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吃炒面和酥油茶。城镇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麦面,一般量少而精。丽江的酱菜有独特的风味,豆豉、卤腐都是传统的咸菜,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腌制;丽江白醋,酸中有甜;调凉粉加辣椒,酸辣可口,凉透肺腑。

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驰名,另外还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酥油茶等。“丽江粑粑”以丽江麦面为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苹果、糖、猪油、葱花,用小苏打发酵后做成。其制法是:冬天以热水,夏天以凉水和面,然后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下燃一盆炭火加温,把已经揉好的面团在石板上整平,擀得薄薄的,涂一层猪油,上铺火腿肉丁和其他配料,烤熟以后,香脆爽口,油而不腻。因层薄如纸,故又称“千层饼”。锣锅饭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煮饭用的锅及盖是用黄铜打制成的,有一个提把儿,煮时米饭飘香。丽江的铜锅、铜火锅闻名滇西。纳西族的特色食品还有一种琵琶肉,琵琶肉是用整条猪腌制的猪膘肉,与汉族的腊肉很相似,但腌制的方法有异。把猪宰杀以后,去毛剖腹,剔除内脏和猪骨,剜掉四蹄,然后,在猪肚内塞进盐巴和配制好的香料,再以麻线把猪体缝合,缝成琵琶状,平放于高处晾干即可。在冬季腌制,肉味清香,能保存数年不发霉。

稗子是纳西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稗子一般用于煮饭吃。小麦多烤粑粑(饼)。也常将粮食磨成细糁,炒后煮成半稀半干的饭,或者将粮食炒成炒面(糌粑)。炒面是主要的食品,纳西族习惯吃炒面喝茶,经济条件好的喝酥油茶,用餐前必须先喝茶。几种粮食调剂着吃,例如早晚吃稗饭,中午吃其他杂粮。但也具有季节性,这与各种作物成熟期有关,如6月吃小麦,7月吃燕麦,8月吃玉米,10月以后吃稗。

八、维吾尔族饮食习俗

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3/5,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伊犁等北疆各地也有散居。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在家庭、婚姻、饮食等方面均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具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所共有的饮食禁忌,如禁食猪肉、骡肉、狗肉、动物血及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人讲究卫生,尤其注意水清洁。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也不能随便到灶台前面。维吾尔族饮食很有特色,比如“抓饭”是过节、待客必备的美食。做法是先用植物油炒洋葱、胡萝卜条、羊肉块,然后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焖蒸,熟后香味扑鼻,甜中有咸,羊肉鲜嫩。因用手抓着吃而得名。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

另外,一种用白面或玉米面在特别的火坑中烤制而成、形似面饼被称为“馕”的食品也是维吾尔族家常主食之一。烤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考古学者曾在古墓中发现古代的馕。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种,主要有肉馕、片馕和芝麻馕等。馕面中含有鸡蛋、清油,由于含水分少,外干内酥,所以久储不坏,便于携带,打一坑馕可以吃一星期。据说唐僧取经过吐鲁番时,从高昌携带的食品就是馕。馕是在馕坑中烤制而成的。在维尔族的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吾尔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

维吾尔族人不但笃信伊斯兰教,还把盐看作圣物推崇,他们认为盐有一种超出自然的神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维吾尔族的生活和一些习俗中,都反映了对食盐的这种崇拜习俗。比如,在维吾尔族举行“尼卡”(即婚礼)时,新郎和新娘要拿用盐水蘸过的馕来吃,以避免灾难,表示爱情的甜蜜。维吾尔族对盐和馕非常珍惜,从不轻易糟踏,所以,他们从不把含有粮食和盐的洗碗水、洗锅水随意倒在人们行走的路上,而是倒在人们踩不到的较为偏僻的地方,这种地方在维族语里叫“亚拉克”。人们走到这里时不能跨越,而只能绕行,这些习俗表现出维吾尔族人对食盐的敬畏与崇拜心理。

不仅如此,维吾尔族人还把盐看作是吉祥之物。在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盖新房、乔迁、结婚等,都要用盐来祈求平安、吉祥和幸福。有趣的是,南疆一些地方的维吾尔族群众还用盐来下“逐客令”。如果谁家来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久坐不走,主人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客人离去,他们就到厨房移动几次盛盐的葫芦,客人很快就会离去。这种颇为“委婉”的方式既能实现“逐客”的愿望,又不显得失礼,也足见维吾尔族人心地之善良。

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拉面也是维吾尔族人喜爱的食品。

维吾尔族人喜爱的副食品有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必须加肉。“烤全羊”是最具特色的美食,在招待贵宾的宴会上,是必上的大菜。除了在宴会上,在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的“巴扎”(集市)也有烤全羊出售。维吾尔族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特别重视三大宗教节日,尤其视“古尔邦节”为大年,庆祝活动极为隆重,沐浴礼拜,宰牛杀羊馈赠亲友,接待客人。节日的筵席上,主要有手抓饭、馓子、手抓羊肉、各式糕点等。

九、苗族饮食习俗

苗族半数以上居住在贵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而且无酸不欢。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鱼是风味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内脏后,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辣椒骨”是苗家一种别具风味的特殊食品。其做法是将所杀的猪、牛,或其他野兽的骨头捣烂,拌上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经半月以后(封存时间越久越好)即可食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祛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据苗族传说,土司统治时代,土官到苗寨把猪杀了,吃尽了肉,丢下一堆骨头。苗人愤恨,把猪骨头当土官骨头捣烂,拌以辣椒、盐巴来下饭,以解心头之恨,岂料其味甚美,无意中做成了这种“辣椒骨”。以后凡杀猪、牛或猎获野兽,必将其骨头制成“辣椒骨”,久而久之,便成了苗族的传统美食。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在火上焙烤至半干,然后放进坛中密封,食用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血豆腐等,尤其爱吃火锅豆腐。苗家男女都喜欢饮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苗族人民还有用牛角盛酒以迎贵宾的习俗。

十、傣族饮食习俗

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地也有分布。傣族聚居地盛产水稻,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糯米,而且能用糯米加工食品,如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用芦叶把糯米、花生包成粽子;用米浆蒸成卷粉,用油炸成糯米油果、糯米卷等。在野外烧竹筒饭非常简便,只需砍一节新鲜嫩竹,将米放入竹节,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塘上烧煮焖熟,剥去烧焦了的外皮,即可取出米饭食用。猎人们常常将竹筒连饭砍成两半,各取一半食用。米饭带有竹子的清香,具有一种山情野趣。

傣族人喜欢酸、辛辣和有香味的食品,其烹调方法主要有蒸、烤、煮、腌等。其中烤鱼很有特色,做法是先去除其内脏,把葱、蒜、姜、辣椒剁成泥,放在鱼腹内,然后用香茅草包扎好,放在暗火上慢慢烤至焦黄,酥香而嫩。

傣族的“南米”(即“酱”)风味独特,在用番茄酱及花生、青菜、鱼、竹笋等为主料制成的各种酱中,螃蟹酱最为名贵。“南米”的吃法很多,有的用糯米饭蘸着吃,有的则同时做几种酱,然后准备各种青菜或煮熟的南瓜等,不同的菜蘸不同的酱吃。傣族人爱饮酒和茶,自己酿酒,但在吃饭时不喝酒,而是在饭后或空闲时饮酒,这一点与汉族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

十一、羌族饮食习俗

羌族的居住地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薄,气温较低。羌族聚居地主要产玉米、洋芋(马铃薯)、小麦、青稞、荞麦和各种豆类,但产量都不高。蔬菜有白菜、萝卜等。羌族人平日吃两餐饭,多为“玉米蒸蒸”(玉米粗渣粒,先煮后焖而成),晚饭多为稀饭加馍馍,晚上还喜欢吃“坨坨肉”,喝白酒。“坨坨肉”用猪膘(腊肉)切成拳头大小,与豆菜同煮,吃时每人一坨。猪膘是羌族的传统食品,流行于茂县、汶川等地,把猪杀死后,把猪肉分割成条块,用盐腌三到七天后,挂在屋梁上风干即成。

“金裹银”也是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茂县、汶川等地,以黄色的玉米为主,拌和少量白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金裹银”。反之,以白色的大米为主,拌和少量玉米蒸熟而成的则为“银裹金”。

羌族的主食还有荞面条、面疙瘩、酸汤面、玉米汤圆、炒面、馍馍等。副食常见的有酸菜、白豆腐、油炸洋芋片和腊肉等。羌族人吃马肉、狗肉和野兽肉,饮料主要是酒和茶。

十二、水族饮食习俗

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水族特色饮食有很多种。

呵况:呵况是水语,意指糯米饭。这种糯米饭不是寻常的糯米饭,它的加工程序比较多。水族人在稻谷成熟的时候,要过“新米节”庆贺丰收。这个节日有两大特色,一是节日轮流过,二是吃“呵况”。一家蒸饭,满寨飘香。这种糯饭特别香,吃起来口感格外好。呵况蒸好后,盛在以穗秆编成的碗中,第一碗要恭敬地摆上供桌敬祖宗。

鱼包韭菜:相传很久以前,瘟疫蔓延,水族祖先上山采了9种药材,放进鱼肚里蒸了食用,结果避免了瘟疫。后来9种药材逐渐失传,采用韭菜(谐音)代替,象征9种药材,从此世代相传,鱼包韭菜就成了特殊名菜。吃鱼包韭菜,一是怀念祖先,二是互祝健康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