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食民俗与旅游

饮食民俗与旅游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饮食民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饮食民俗旅游,兼具自然与人文两种属性。例如,西北地区的饮食民俗与畜牧业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注意保护并弘扬地方饮食民俗习惯,尊重旅游者的饮食要求,是促进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必需,是增进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友情的桥梁。
饮食民俗与旅游_中国民俗旅游

四、饮食民俗与旅游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成为灿烂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饮食民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旅游业的带动,各地的饮食民俗得到不断的交流和促进,渐渐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饮食是旅游业存在、发展的基础之一

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各种人文景观、文化现象、特殊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地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景观。这种景观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刺激着旅游的发展。在酒民俗中,酒楼是不可或缺的。我国著名的武汉黄鹤楼,原本就是一个酒楼。作为酒文化结晶的黄鹤楼,千百年来一直是旅游胜地,屡坏屡修。楼内琳琅满目的历代咏赞黄鹤楼的诗词楹联、书画题刻,显现了黄鹤楼的旅游文化品位。从古至今,它都是旅游热点。从这一点上说,酒楼不仅是一种商业现象,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表征。附有故事、诗词、歌舞、绘画、雕刻等文化色彩的酒楼,才能构成酒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在饮茶民俗中,饮茶之乐可将游赏自然山水之乐结合起来,在领略自然景观美的同时,又享受了茶文化的美。

因此,饮食民俗旅游,兼具自然与人文两种属性。民以食为天。在旅游地带,如果没有饮食业相伴随,是不可想象的。在旅游中,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人文胜地时,优雅的饮食环境、丰富而具地方特色的食品与饮料,显然也是重要的选择内容。可以说,没有饮食业的发展和推动,旅游业是无法生存与发展的。

(二)风味饮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要吸引广大旅游者前往游览观光,不仅要有秀丽的自然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且还要有独具特色的风味饮食。我国各地的饮食习俗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味饮食,这些风味饮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千秋。旅游期间,能在游玩之余品尝当地的风味,领略当地的饮食风情,别有一番情趣。

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其肴馔作为一种独特风格的饮食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而以辛、辣、麻、怪、咸、鲜为特色的小吃影响更大,为众多人所喜爱。如闻名全国的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灯影牛肉、赖汤圆、担担面等,都是精美可口的食品。到四川旅游观光,不品尝一下这令人垂涎的小吃,算是枉来一趟了。

“龙井茶,虎跑水”,这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的双绝。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群山之中,中外游人不仅为天堂般秀丽的湖山所吸引,而且也深为这中国名茶所吸引。来杭州西湖游览的人,常到群山环抱、林木幽深的龙井村细细品尝,回味着龙井茶的历史与传说,在幽静的环境氛围中体会着远离喧嚣之地的情调与意境,得到一种清旷、超逸的享受。

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奶茶,也是极富特色的,来到藏区或草原的游人没有不想喝上一口的。而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具有地方特点的风味饮食更是数不胜数。与南明永历皇帝有关的食品“大救驾”,是云南腾冲的特产,系在饵块片中加入鸡蛋、火腿、蔬菜等烹炒而成。它和著名的“过桥米线”一起成为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旅游者的风味食品。大理有名的乳扇、乳饼,是用羊奶或牛奶做成的奶制品,在日常生活及节日中是居家不可少的食物,旅游中,它也成为一项旅游资源。还有闻名遐迩的气锅鸡,白族的“三道茶”,等等。

这些饮食,对于旅游者来说都是最大的享受,怎不让人流连。对风味饮食的大力宣传,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强旅游的魅力。

(三)必须尊重游客与旅游地各自的饮食习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世代的传承与变异,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民俗。

例如,西北地区的饮食民俗与畜牧业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西北人民喜爱吃牛羊肉,用牛羊的头、蹄、内脏加调料煮熟而成的杂碎汤,是他们的风味食品;涮羊肉是秋冬的美馔;立春到端午节前后是食用红烧羊肉的最好季节。

居住在新疆的哈萨克族人用手抓羊肉面待客;在甘肃、青海居住的人有吃手抓羊肉的民俗,称为手扒肉。一些少数民族有食虫、蚁、鼠的习俗,如布朗族、黎族、傣族、苗族、侗族等,都有这样的习俗。

许多少数民族有嗜酒的习俗,比如说彝族,有“有酒便是宴”“饮酒不用菜”的习惯,无论何地,也不分生人与熟人,即拿出酒来席地而坐,围成圆圈,边喝边谈,称为“转转酒”。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民俗习惯。无论哪一个民族,对自己的饮食习俗所具有的特点、形式,不但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且极为敏感。对民族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一个民族往往以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来衡量和处理同其他民族的关系,把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看成是对整个民族的尊重,因而持欢迎和友好的态度;相反,在自己的风俗习惯受到歧视、干涉与破坏时,就会看成是对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其结果,小则造成民族矛盾和隔阂,大则可以酿成民族间的不幸事件。”作为风俗习惯重要因素之一的饮食习惯,也有相同的情形。

各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这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及民俗,所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同样,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民俗观念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因此,旅游者到一地旅游,应该考虑当地的民俗习惯,其中包括饮食习俗,尊重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尽量与之保持和谐。相应地,旅游地的主人也应该顾及到来自外地旅游者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喜好,比如,可以引入许多客源地有名的风味饮食,增加当地饮食的品类,丰富饮食的内容。注意保护并弘扬地方饮食民俗习惯,尊重旅游者的饮食要求,是促进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必需,是增进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友情的桥梁。

(四)以旅游促进饮食习俗的发展

在人们生活得到提高的今天,享受生活的要求提高了,旅游业随之兴旺起来,并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各类服务业,以及与旅游有关的生产部门的发展。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许多原来受到冷落的行业日益发展起来,与旅游业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饮食业就是这样的情况,它既是旅游业存在发展的基础,同时又因为旅游业的推动而呈现出规模大型化、时尚新潮和特色品牌的三大趋势。旅游者对于饮食的特色需要,在许多地方已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业不断发展,饮食民俗也会相应地得到促进和发展。求新、求异、求特、求名和求美是人类的一般需要。旅游者对旅游饮食菜点的要求,不仅可以果腹充饥、增加热量,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于是,具有色、香、味、形、质、意以及制作工艺精巧的风味饮食、特色饮食备受青睐。这样,就必然刺激着各地的饮食服务者想方设法提高饮食的质量并有所创新,使之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从而使饮食水平有极大的提高。

旅游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国内外的旅游者都感兴趣于旅游地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习尚,对于饮食更不例外。旅游者了解了一地的民俗,自然会加以传播,使民俗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可以挖掘出许多不受人注意的饮食民俗,进而拓展各地饮食的内容,丰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这不仅让旅游者尽兴,而且让当地人民受益。由此可见,旅游对饮食民俗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促进作用。

【思考题】

1.简述饮食民俗的构成及特征。

2.简述饮酒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