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说“新民俗”

说“新民俗”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些年来,一些民俗文化正逐步进入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成为旧时代的文化记忆。
说“新民俗”_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3.说“新民俗”

——《工人日报》记者刘晴采访向云驹

伴随社会转型,一些民俗正逐渐式微

在人们日益关注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一些传统民俗正在被翻新成“新民俗”。近些年来,一些民俗文化正逐步进入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成为旧时代的文化记忆。然而,最近有一个新奇的文化现象正在被民俗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关注,那就是一些替代传统的“新民俗”正在形成。这种“新民俗”应该怎样对待?怎样发展?怎样引导和保护?为此,我们带着诸多疑问采访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秘书长向云驹。怎样看待对传统民俗的一种翻新?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新民俗有除夕看电视“春晚”、新年听音乐会、“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等,甚至在国内城市里比较流行的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日,也都被归为“新民俗”。

最先注意到这种文化现象的向云驹表示,“民俗是一个民族集体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文化行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基因,具有全民性。作为民俗,它应该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历史考验后积累与传承下来的,是一种人们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或文化现象;而短时期内新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尚不能称之为新民俗。目前所指的新民俗还处于历史考验的阶段,将来是否能够代代相传下去,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至于“新民俗”含义,向云驹认为,“作为新民俗,现在社会上比较关心的基本上有两点:一是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比如春节看春晚,新年听音乐会,黄金周外出旅游等,这些生活方式和习惯经过长时间积累后可能就会转变为传统的民俗;另一个是时尚性很强的东西,流行一两年就被社会淘汰了。比如呼拉圈,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性质和特点,没有人强迫或命令,无形中大家便纷纷跟风、模仿,这种现象相对要复杂一点。还有城市大秧歌,这也算一种“新民俗’,因为秧歌原本是一种农村文化,后来被带入城市后产生了新的变化,应该说这是对传统民俗的一种翻新。这当中包含了现代都市人在现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传统生活的一种回忆、回味和回归,包含了老年人对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文化的温暖、温馨的回忆。这种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新的文化现象,其传统的味道还是很浓厚的。”

倡导的文化生活可成为新民俗

向云驹称,政府倡导的一些文化生活,比如国庆节、青年节、妇女节这样一些节日,在长时期的沿用下,慢慢也会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这些节日也可能进入“新民俗”的范畴。虽然,它是人为设置的,和传统节日有一定的区别,但也可以与传统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历史和社会的考验后,最终有可能进入民俗文化的传统范畴内。

而另一些政府倡导的文化观念,比如“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的道德风尚,以一些新歌谣、童谣,或者将传统《三字经》形式改编成的新内容,用来教育青少年的这些形式也可以属于“新民俗”。事实上,这种政府倡导的文化观念,比如要求将传统的土葬方式改为火葬、集体婚礼等,将过去的一些陋习通过人为的改变和完善,改造成新的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生活习惯后表现出来的“约定俗成”,都将成为一种新民俗文化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改造民俗有利有弊

现在有很多的地区,为了与旅游结合,将很多民俗表演和民俗内容放在一个景区里展示,这也是“新民俗”文化的一种。对这一现象,民俗专家的态度是,改造民俗,有利有弊。

向云驹表示,有些整合得好,适应了民俗发展的规律,对于发扬和宣传民俗文化很有帮助;有些做得不好,反而会破坏传统气息,伤害或冲淡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感情:对传统民俗的改造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运用好我们的民俗传统。比如,青歌赛上的“原生态”唱法,杨丽萍的《云南映像》大型原生态舞蹈,都是比较忠实于传统形式的,表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民俗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但是,有些电影里演示和涉及的很多民俗内容,民俗研究学者称之为“伪民俗”,它通常具有一些民俗的色彩和影子,有类似于民俗的地方,是人为想象出来的,但不能否认它在“新民俗”的范畴之内,也起到一些作用。比如:张艺谋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播出后,几乎所有具有传统特色的景区、古村落全都挂上了红灯笼,大家纷纷模仿,虽让人哭笑不得,但也说明它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

在采访中,向云驹强调说:“民俗文化是代代传承的,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非常珍贵。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时贴的年画、剪纸等等,追溯起来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固定性;但民俗也是可以随着时代的改变和发展不断进行演变的,比如服装、礼节等等,历史上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这些都会随新朝推行的习惯或方式进行改变,而原来的风俗就有可能渐渐消失。这种处于濒危状态的民俗,说明它已不适用于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一些进步的、适应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风俗习惯自然会产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另外‘移风易俗’本身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所以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有一些新的民俗现象在形成。这些都是‘新民俗’产生的大背景和基本理论前提。”

(本文刊于《工人日报》2007年1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