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俗俏皮话

民俗俏皮话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族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年”,过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开始,所要祭祀的灶神俗称“灶王爷”。在这个风俗基础上,产生了一些俏皮话,如:“灶王爷横批——一家之主”;“属灶王爷的——谁家锅台都上”;“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人走家搬”;“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灶王爷折跟头——离板了”;“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腊月二十三的灶神——要上天了”等。

汉族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年”,过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又称“小年”)开始,所要祭祀的灶神俗称“灶王爷”。旧时人们把灶神当作一家之主来供奉,灶后墙上贴着灶神像,像前有一块板,摆放香炉和供品。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要上天去见玉皇,报告这一家人在过去的一年中的表现。为了让灶神在玉皇面前说好话,祭祀时供奉牙糖,又称“糖瓜儿”;傍晚时,人们将旧神像揭下,连同剪好的纸马和几节喂牲口的谷草一起放在灶内烧掉,就算把灶神送上天了。在这个风俗基础上,产生了一些俏皮话,如:“灶王爷横批——一家之主”;“属灶王爷的——谁家锅台都上”;“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人走家搬”;“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灶王爷折跟头——离板了”;“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腊月二十三的灶神——要上天了”等。

大年三十和初一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房屋内外打扫干净,门上贴红色春联和门神。于是产生了俏皮话:“大门上的春联——一对红”;“门框贴春联——一定成对”;“大年三十买门神——最后一拨儿”;“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等。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北方人子时吃饺子;长辈给小孩儿压岁钱,燃放鞭炮;饭后一家人围坐一夜,称为“守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歇后语:“大年午夜的鞭炮——一阵接一阵”;“三十晚上吃团圆饭——人齐话圆”;“三十晚上煮稀饭——不像过年的架势”;“三十晚上守岁——送旧迎新”等。年初一要早起,摆供品祭祀祖先;年轻人给长辈拜年;人们见面后互道吉祥话相互祝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俏皮话:“大年初一不上供——没神”;“大年初一拜年——你好我也好”;“大年初一见面——只说吉利话”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灯节”,是人们尽情欢乐的日子。传统习俗吃元宵、放烟火、耍龙灯、舞狮子等,源于此俗的俏皮话有:“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正月十五看花灯——走着瞧”;“正月十五踩高跷——半截不是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