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俗白话报刊遍及浙东北

通俗白话报刊遍及浙东北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通俗白话报刊遍及浙东北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越加暴露,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形势愈趋严重。大约到1908年,杭州又有《浙江白话报》和《白话新报》创刊,前后多达8种。以“唤起民众爱国,开通地方风气”为宗旨的《绍兴白话报》,致力于透过推广白话文进行民主革命的宣传。1903年农历十月初五,《宁波白话报》发刊,宁波旅沪同乡会创办。

二、通俗白话报刊遍及浙东北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越加暴露,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形势愈趋严重。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并争取民众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兴办白话报刊进行宣传,从而推动各类白话报刊在全国有个很大的发展。其中,浙江白话报刊的发展是比较突出的。新闻史学界公认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是创办于1898年的《无锡白话报》,但据现存史料,省内《平湖白话报》则在1897年发刊,次年停办。20世纪初,继1901年《杭州白话报》创刊后,在1903年至1904年,即有《绍兴白话报》、《宁波白话报》、《湖州白话报》和《南浔白话报》问世。大约到1908年,杭州又有《浙江白话报》和《白话新报》创刊,前后多达8种。

《绍兴白话报》创刊于1903年7月9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闰五月十五日),社址设绍兴府城仓桥街,后迁小校场。创办人兼主编王子余,光复会和同盟会会员。陈公侠(仪)、蔡同卿(元康)参与创办,徐锡麟出大洋一百资助办报。编辑及主要撰稿人有王子澄、任佑扈、沈佑之、何屺瞻、胡钟生、刘大白,校对沈竹泉,访员任月波、凌柏生等。

这份绍兴的革命报刊,也是绍兴最早的近代进步报刊,开始每月3期,逢农历初五、十五、二十五出版,后改5日刊。版面高14.5厘米、宽10厘米,正文采用三四号宋体铅字直排,单面油光纸印刷。始出8页,以后改为6页,页间留有中缝,可折叠成摺子,像是32开本。每期售价制钱10文。创刊当年出报20期,前3期奉送,第二年起全年报费300文,乡间和各县另加邮费,外埠连同邮费全年400文,代售10份8折,30份以上7折。总发行所在绍兴万卷书楼,山阴、会稽和府治县镇,以及宁波、上海、福州、江西、奉天等地,设有分售处和代销点,期发二三百份,最多时为千余份。

以“唤起民众爱国,开通地方风气”为宗旨的《绍兴白话报》,致力于透过推广白话文进行民主革命的宣传。主要栏目有“论说”、“大事记”、“中国近事”、“外国近事”、“绍兴五千年人物谈”和“小说”。创刊当年每期首页或第2页,通常是《本报告示》与广告;第2或第3页开始,才是各种内容的报道、专稿、评论和其他文章。从第二年起,广告一般登在每页后部,占页面的1/4或1/5篇幅,每期虽只5000字左右,而内容颇丰,含有相当的信息量。如第21期即1904年第1期共6页:第1页、第2页,内容为《论日俄战事》和《解释绍兴之俗话》;第3页为“绍兴近事”、“中国近事”专栏,计有9条短新闻,包括《学堂添定》、《萧山大赌》、《陕西民乱》、《捐银恤兵》等;第4页为“外国近事”专栏和《俄日战事》一文;第5页、第6页分别为《日本国议院章程》和《绍兴境内旱路之里数》。国内外新闻大都采自外埠报刊,近似现在的报刊文摘,刊出时凡文言文一律译成白话文。

《绍兴白话报》既注意各地信息的传播,又极富地方特色,“绍兴近事”每期都有,论说文章也多立足绍兴而发。正如一则告示中说道:“我们这个报,是着重绍兴地方的事体,务要把绍兴各县要紧事件……都要打听出来,登在报上。”(16)清光绪丁未年(1907年)二月二十五日,该报第131期刊出秋瑾供稿的绍兴《大通师范学堂第二次招生广告》,这则广告虽为学堂招生,其实是为组织培训反清武装招收青壮年。王子余在132期曾以“本报按”形式撰文,支持明道女校,指责官府“阻挠”。文中称:“自从明道女校办起”,绍兴学界遂“放出一线光明来”,“无如反对的人实在多”,“又碰着一个姓熊的绍兴府,一个姓汤的山阴县,全是顽固糊涂,不但不肯帮扶,还要阻挠”。

1907年初,绍兴革命党人准备“新年会”,推选王子余为干事,《绍兴白话报》从此成为当地革命派机关报。是年7月,秋瑾就义,王子余逃亡上海,该报也即停刊。1910年3月,王子余等人复刊《绍兴白话报》,并申明要以革命手段“改良社会”,反清政治倾向更为明显,被时人称为绍兴“鼓吹革命之先声”。重新出版后,《绍兴白话报》仍恢复为旬刊,设置的栏目也大体与前相同,只是在“绍兴五千年人物谈”一栏,加上个“续”字,表示承前启后。《绍兴白话报》自1903年至1907年中辍,共出200期,复刊至1911年11月终刊,又续出60余期。

1903年农历十月初五,《宁波白话报》发刊,宁波旅沪同乡会创办。社址设上海四马路惠福里,而主要是在宁波发行。油光纸印刷,32开本,红色封面,线装,每册10页或10余页不等。大致每月2期,创刊到1904年5月共出14期,6月经改良后至8月停刊前又出5期。主编陈屺怀,名训正,字屺怀,号玄婴、天婴,慈溪人。光绪年曾中秀才、举人,1897年在家乡组织剡社,以诗文气节相砥砺,1910年加入同盟会。

《宁波白话报》宗旨是“开通宁波之民智,联合同乡之感情”,所设栏目有“论说”、“新闻”、“评论”、“专件”、“指迷录”、“调查录”以及“小说”、“歌谣”等,后又增辟“历史”、“地理”、“实业”、“格致”(科学小品)。内容多宣传实业救国,痛斥清朝的衰败与无能,以激发民众爱国心和自强意识。刊载的文稿,常把振兴宁波的实业与抵制外来侵略联系起来,表现出反帝反清的政治倾向。宁波地处浙东沿海,江海航运业和渔业跟宁波人关系尤为密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美、德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逐步控制了宁波港口的一切管理权和沿海贸易权、航路权。对于外国帝国主义的掠夺,《宁波白话报》极其忿忿不平,所以特别提倡发展宁波民族航运业和渔业,《论德人渔业公司和我宁波的关系》、《论宁波商业家宜扩张航路权》等文,就专门论述这方面问题。1904年改良后第1期,还发表署名松领隼的长篇文章《洋人入华史》,从明末清初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宁波及其他沿海城市的侵扰,到两次鸦片战争直至中法战争,以纪实性笔法作了系统记述,被称作“第一部白话帝国主义侵华史”。(17)

“改良风俗,提倡新学,祛除迷信”,这也是《宁波白话报》的宣传内容。它以较多的篇幅,对当时带来奢侈浪费的各种赛会活动,以及厚葬、赌博之风提出尖锐的批评,主张把赛会经费用来办医院、办农学堂,劝戒人们改变赌博恶习。“格致”、“指迷录”专栏,则刊发《鬼是没有的》、《风水信不得》一类文章,讲解一些科学道理,引导破除封建迷信。教育与妇女问题在版面上也时有反映,不少文章论述摆脱科举式教育和封建礼教束缚的观点,强调“学以致用”和妇女应受教育,并从事生产劳动。同时刊载《缠足叹》、《戒缠足》等歌谣,诉说女子缠足的痛苦。

《湖州白话报》创刊于1904年5月15日(清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一),发起人和办报人有史庚身、汤济沧、杨辛耜、张稼庭、潘芸生、汪铁群、钱德潜(玄同)等,他们当中大多曾留学日本。该报旨在反对清朝帝制,拥护共和政体,反对列强侵略,发扬爱国精神。提出“扬大汉之天声,述亡国之惨史”,积极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与主张。内容分评论、纪事、史地、文艺和科学小品等类,设置“论说”、“本郡纪事”、“本国纪事”、“实业”、“历史”、“文苑”、“小说”、“杂俎”等若干栏目,并在第1期的《发刊词》中对所设栏目作了说明。

本着为革命办报的指导思想,《湖州白话报》刊登过一批有影响的反清文章,抨击清王朝的腐朽和反动,揭露其屠杀汉人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康乾两朝的文字狱,特别是南浔庄廷的“明史案”;有的文章骂“曾国藩为汉奸”,誉“洪秀全为义民”。还曾刊出国外的《黑奴呈天录》、波兰亡国史等译文。同时也常传播各种新闻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在“实业”、“杂俎”等栏,刊发介绍春蚕的好处及蚕病防治文稿,还有《烧柴炭避烟法》、《疗船晕病法》等。

该报为半月刊,32开本,正楷书写石印。册装,高20厘米、宽15厘米,逢农历初一、十五刊行,每期40页。创刊号封面右边印有“第一期”字样,中间是“湖州白话报”5个大字,左下角标明出刊日期。第1期免费分送,此后每期售价制钱30文,半年共12期320文,邮费另加。委托上海开明书店为总售报处,在湖州南街中西小学设代派(销)处,平均期发量数百份。出版近1年时间停刊。

清末年间浙江的“白话报”除上述各种,《南浔白话报》也出版较早,创刊于1904年,几乎与《湖州白话报》同时出现。这份册式装订的白话报刊,反对封建帝制,宣传新思想,创办人为金涛欤,编辑和撰稿人有沈百经等,出刊一年左右停版。稍晚几年,在杭州又有《浙江白话报》和《白话新报》问世。项士元的《浙江新闻史》记载:“浙江白话报,系许祖谦所办,白话新报,系杭辛斋所办”,“皆发刊于1910年秋,白话新报发刊,仅后浙江白话报五日”。但据《杭州报刊史概述》附表所列,(18)1908年7月已有《浙江白话报画刊》,这说明《浙江白话报》创于1908年甚至更早一些。又据1910年1月《杭州商业杂志》第2期,转载《白话新报》一篇文章,题为《商界宜保守利权》,可见《白话新报》的问世当在1910年之前,如“仅后浙江白话报五日”也即1908年。杭辛斋创办《白话新报》时,已经加入同盟会,由维新派转而为革命派。1911年底,《白话新报》与《浙江白话报》合并,改名《浙江白话新报》。杭担任经理,力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