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日报》

《东南日报》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东南日报》、《正报》回迁杭州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手中所掌握的政权,将其军队、接收人员纷纷派往曾被日本占领地区,企图独占胜利之果。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国民党报纸《东南日报》即策划返回杭州出版。10月下旬,副社长刘湘女率云和分社所有人员返回杭州,并总管《东南日报》杭州版社务。4月30日和5月3日,沪版、杭版《东南日报》相继终刊。

一、《东南日报》、《正报》回迁杭州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手中所掌握的政权,将其军队、接收人员纷纷派往曾被日本占领地区,企图独占胜利之果。在新闻传媒方面,国民党也迫不及待地把手伸向抗战时期的沦陷区。9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颁布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规定“敌伪机关或私人经营之报纸、通讯社、杂志及电影制片厂、广播事业一律查封,其财产由宣传部会同当地政府接收管理”。根据这一暂行办法,在浙江,日伪所办报纸、电台及通讯社,除已停办的以外,两个月内全部被国民党接收,用以抢占新闻阵地。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国民党报纸《东南日报》即策划返回杭州出版。1945年8月,战时的该报云和分社派出采访课长郑文蔚、文书课员侯定远回杭筹备,接着又由秘书严芝芳带一批员工进入杭城。先期到达杭州的郑、侯,从25日起,与报界最先返杭的《民族正气报》(主持人娄子匡)出了几天联合版。严芝芳一行与郑、侯会合后,接收了日伪《浙江日报》的印刷设备和办公处所,经3天筹备,9月1日正式出版《东南日报》。11日,收回被日军宪兵队盘踞的杭州众安桥畔原社厦,报社各部门陆续迁入办公。10月下旬,副社长刘湘女率云和分社所有人员返回杭州,并总管《东南日报》杭州版社务。总编辑汪远涵,副总编辑先后为单建周、徐世衡,许绍棣一度是名义上的社长。杭州版初出4开4版,后改对开4版、6版,期发2万份以上,最多时2.6万份。

1945年9月,身在重庆的胡健中派原南平版业务经理刘子润赴沪,筹办《东南日报》上海版事宜,南平版其他人员随后均到上海。次年四五月间,胡摆脱《中央日报》总社社长职务辗转抵沪,加紧上海版的筹备工作。胡决心到上海办报,这出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因为他已不愿屈居于地方报纸的地位。还有另一个原因,自从抗战后期《东南日报》一分为二,南平版虽是总社,总不能和在浙江的云和版去争抢接收杭州产业,因此他早有到上海闯局面的计划。要到上海去办报,比当年从金华迁到南平出版还要困难。上海大报多,人才济济,前往接收者后台都硬,再说人家是去接收现成的,《东南日报》却片瓦也无。胡健中当时仍滞留重庆,只能遥控指挥。他便通过函电要南平《东南日报》的人员、器材运到福州,经海路再运上海。胡得以在上海另起炉灶,得助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特别是陈果夫、陈立夫的支持,据说给了他20万美元外汇。胡还利用CC关系,得到杜月笙、宣铁吾等人的帮忙,使他解决了房子和设备、器材问题。

上海版《东南日报》在1946年6月16日创刊,陈果夫主持首刊仪式。该报出对开1张,期发数约2万份。总编辑杜绍文,副总编辑杨虹邨,驻南京办事处主任穆逸群,参加编务的有严北溟、陈向平、陈虞孙等。杭版、沪版《东南日报》,名为一家,管理上貌合神离,而作为国民党党报,其反动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给国民党打气,《东南日报》的宣传,不惜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为人所不齿。明明是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东南日报》上却是“捷报”频传,甚至造谣污蔑共产党和解放军,什么“苏皖边国军奏捷”、“徐州国军三路追剿,犯匪全面溃退”、“黄兵团毙匪九万俘降八千”,什么“平古线展开激战,林匪死伤极重”、“冀东未来大会战,国军具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1)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东南日报》所刊言论,可以骂共产党,也敢批评省政府,但绝不能批评国民党,尤其不允许批评国民党CC派。1949年2月6日,编辑项孔言写了一篇政治述评,题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和谈之门尚需人民努力推开》,文中转引新华社1月25日广播的中共发言人对国民党和谈代表一事的反应,其中说到“彭昭贤是主战最力的国民党CC系的主要干部之一,人们认为他是一个战争罪犯,中共方面不能接待这样的代表”。文章在《一周间》评论专栏刊出后,杭版社长许绍棣批示“荒诞离奇,一至于此,殊堪痛恨”。胡健中也从上海发来指令:《一周间》“不能再让这些人胡搞下去了”。

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政权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打击下,败势已日益明显。胡健中准备将《东南日报》沪版机器与人员运往台湾,杭州版则暂留继续出版,维持到最后。1949年农历除夕前夜,装载着《东南日报》部分印刷器材的太平轮在舟山洋面与建元轮相撞(一说触礁)失事,人员、器材沉入海底。这次海难,《东南日报》沪版损失尤为惨重,胡健中不得不修改应变计划,改变杭版去衡阳、广州的盘算,令杭版将主要印刷器材拆运上海,从上海启运台湾。杭版职工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虚与委蛇,拖着不办,以迎接解放。1949年4月下旬,东南日报的主要负责人胡健中、许绍棣、刘湘女先后去了台湾。4月30日和5月3日,沪版、杭版《东南日报》相继终刊。

纵观国民党“东南”喉舌《东南日报》刊行15年,它自始至终坚守“党的立场”,言论和报道倾向从不偏离国民党政策方针。全民族抗战前,竭力鼓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连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西安事变”真相也不予披露。《东南日报》老报人对此有一段回忆文字:1936年12月的一天傍晚,忽闻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晚上有内部通知说,国民党中央正在开会密商,各报发稿须以中央决议为准。报社按通知精神,便把其他各版先行编就付排,单在国内要闻版头条留一方空白。夜半零时后,电文来了,内容是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决定“讨伐”张、杨。夜班编辑照此发稿,等报纸大样出来已经黎明。(2)抗战初期,《东南日报》宣传抗日,但在“皖南事变”后,反共反人民论调逐渐增多。解放战争时期,对“戡乱建国”的鼓噪更是不遗余力。在杭州版《东南日报》1947年一次社务会议上,刘湘女阐释言论编辑方针时就说:“在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动员戡乱’的国策必须遵循,决无依违两可的余地。”(3)胡健中容许副刊有各种倾向,而对要闻版和言论则抓得很牢,反映国民党反动立场。如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蒋介石意欲撕毁旧政协的协议,不顾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单独召开“国大”。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电讯之前,胡健中抢先刊出消息,以作试探的气球。同年7月,民盟李公仆和闻一多先生在昆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引起全国公愤。刚创刊的沪版《东南日报》冒天下之大不韪,于23日一版刊发一组报道称,“昆明暗杀案,已得确实线索”,“共党也有无声手枪”,妄图为国民党开脱,甚至想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中共。解放战争时期,《东南日报》更作了大量反共反人民的宣传。

需要提到的是,《东南日报》内部聚集了一批编辑和管理人才,其中有多位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他们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自由色彩”,在经手编发的一些新闻、言论及副刊中,打出一只只“擦边球”,不时透出民主、自由、解放的信息,受到读者的瞩目和好评。1948年11月7日,杭州版“一周间”栏第6期,刊有这样的几篇述评性文章,分别题为《山雨欲来风满楼,政局酝酿变动》、《山穷水尽疑无路》、《挥泪别东北,两年六月十四天》。杭州版从1948年起,陆续发表《略论豪门资本》等专文,矛头直指四大家族。有的社论、专论还以中共土地改革纲领为依据,对国民党中央政府和浙江省“和平土改方案”作过激烈而又巧妙的抨击。1949年1月14日和3月17日,全文刊登毛泽东对时局的声明、新华社批驳“台独”的电讯,这就不再是“擦边球”了,俨然有共产党外围组织报纸的味道。1948年,国民党军事败局已定,中共地下党员钟沛璋编写杭州版“一周间”军事述评,常透露一些真实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抗日战争时期,该报副刊《笔垒》,因是中共党员和进步文化人编辑或撰稿,当时也颇有名气。

上海版《东南日报》副刊《长春》,编者仍为陈向平,这是比较进步的一角,经常撰稿者有王西彦、秦牧、许天虹、谷斯范等。谷斯范的《桃花扇底送南朝》(连载的新章回小说),以《桃花扇》传奇为蓝本,写了南明亡国故事。

作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另一份报纸,《正报》从抗战时期开始,追随省党部左右迁徙流离,在金华至浙南一带几经停刊复刊,还出过油印报和临时版。有记载说,1945年夏,社长吴望伋去重庆时,曾将《正报》合订本呈送蒋介石,受到蒋氏赞许,由国民党中常会拨款奖励。抗战胜利后,《正报》也即回迁杭州,并于1945年10月底起出版,社址设清泰街378号。先是日出对开1张,后曾扩为对开2张,早期标榜的所谓“小报大办”特点早已失去。解放战争时期,一直为国民党CC系列所控制的《正报》,其反动的言论立场和报道倾向,与《东南日报》如出一辙。1949年5月杭州解放前夕,该报终刊,吴望伋先期逃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