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_2015政策热点面对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需要高度发展的精神文化政治文明。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物质文明建设搞得不好,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因而要强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同时,如果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也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到1985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一些严重问题的时候,他又及时提醒全党:“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我们又怎么能充分有效地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2]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包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涉及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中,要求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并强调“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他还强调,“要记取前几年‘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发挥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5]。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6]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我们的精神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并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是物质建设,同时也是精神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特别强调:“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得到解放。要鼓一把劲。再过五年,就可以比较主动一些了;十年后将会更加主动一些;十五年后,粮食多了,钢铁多了,我们的主动就更多了。”[7]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主动”更多了。但是,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否则,我们就会莫衷一是,行无依归,甚至无法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邓小平指出:“中国稳住了,而且实现了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就显示出优越性。……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9]到本世纪中叶,当中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社会主义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社会主义社会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向往和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