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义生产关系

广义生产关系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正是在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详尽讨论中,展现出马克思完整的生产力理论和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始终的基本矛盾。两种生产的不可分割性,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然而在“左”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下,我们往往强调生产而忽视对需要和消费的研究,即使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也忽视这一点,这不能不是一大失误。
广义生产关系_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手稿当代解读

马克思的理论经常被曲解为“经济决定论”,这与孤立、片面的单向思维方式有关。马克思认为在现代社会,生产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的决定意义,但是生产绝不是孤立发展的,相反它受制并决定于经济和社会的其他方面,把经济看作社会发展唯一的决定因素,恰恰是犯了形而上学错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拒绝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与这种思想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从各要素不可分割的联系中,才能真正理解整体和要素。马克思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贯穿于《资本论》创作的全过程,并在《资本论》各版的《序言》、《导言》和《跋》中,作了有针对性的介绍和强调。这种介绍和强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重点论述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层次,重点论述了生产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把生产关系简单地看作财产关系,因而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是很少讨论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的,似乎生产是自足的,并永远起主要的支配作用。实际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我们只有在分析中才能把它们形而上学地区分开来,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反作用,它们同样是形成最佳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一个总的原则是“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而消费、分配、交换则表现为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因而在实际上构成广义生产的内在要素,它们是生产不可分割的方面。因而强调生产,并不等于否认消费、分配和交换,相反只有在四者的辩证关系中才能真正理解生产。也正是在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详尽讨论中,展现出马克思完整的生产力理论和生产关系理论。

(1)生产和消费

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始终的基本矛盾。“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样“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129]。因而离开消费孤立研究生产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生产在一定意义上是指生产产品的过程,而消费则是指消费产品的过程,而从社会再生产或总生产过程而言,两者又是同一的,它们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它们既是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过程,生产蕴含着消费,消费也蕴含着生产。一方面,“生产直接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人们在生产中,既生产着产品,同时也消费着主体自身的体力和精力,消费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消费直接是生产”,在消费中,人们不仅消费着产品,同时也生产着自身,“例如,在吃喝这一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130]

因此,虽然生产与消费是指对同一产品的两种行为,即生产是指生产产品的行为,消费是指消费产品的行为,但是对广义生产或再生产过程而言,两者都是必须的。但是在唯生产力论的影响下,似乎只有生产是重要的,而消费则是不重要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对工人消费的忽视,殊不知工人本身的消费是现代生产力的最重要条件。在这里,马克思是从人的自身再生产角度提出问题的:“这种与消费同一的生产是第二种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这种消费的生产是与原来意义上的生产根本不同”[131]。两种生产的不可分割性,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生产与消费永远是矛盾的双方,“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132]

具体而言,生产对消费的作用是双重的,即一方面为主体生产出消费对象,另一方面也通过对象创造出相应的消费主体和生产主体。正如“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133],“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34]。从而媒介着新的消费和新的生产,“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135]

从消费方面看,“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一方面,由于消费,产品的真正功能得以实现,“消费使产品最后完成其为产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因而“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136]。也就是说,没有消费,新的生产无法得以实现,这是人类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环节,消费既是前一产品和生产者得以完成的最后行为,消费也是新的产品和生产者得以可能的最初行为,没有消费也就没有历史。

因此,生产与消费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始终的最基本矛盾关系,“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不仅媒介着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137]。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历史就要中断。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最基本矛盾。然而在“左”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下,我们往往强调生产而忽视对需要和消费的研究,即使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也忽视这一点,这不能不是一大失误。因为忽视对消费的研究,也就是忽视了对主体、对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对生产的动力、对决定生产的根本目的的研究,其结果必然影响对生产和历史本身的完整认识而导向形而上学。

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当时所达到的生产力,而且在现实性上取决于他实际具有的消费能力,这就从一个更深的视角提出了人的社会关系再生产问题:“产品的消费再生产出一定存在方式的个人自身,再生产出不仅具有直接生命力的个人,而且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个人。可见,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的最终占有,再生产出处于原有关系的个人,即处在对于生产过程的原有关系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原有关系中的个人;再生产出处在他们的社会存在中的个人,因而再生产出他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138]因而人们的实际社会存在是与人们的消费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社会关系是由消费能力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是没有消费的愿望,而是没有消费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工人的口袋里并不装有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工人的自身再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被压抑的,因而消费不仅决定着人的自身再生产,而且也决定着人的社会关系再生产。马克思正是站在工人的立场批判资本主义的。正像马克思所说:“生产和消费是内在地不可分离的。”但是“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实际上是分离的,所以它们的统一要通过它们的对立来恢复”[139]。在这里我们虽然可以说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但是反过来,正是工人与时俱进的消费要求成为推翻资本主义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消费的不足,我们才能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发现推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实际上这里提出了两种生产之间的内在平衡问题,亦即通过生产与消费实现的物质生产与人类再生产的平衡问题。有两种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一种倾向是只顾生产不顾消费,如早期资本主义,只顾生产剩余价值,而不顾工人的死活;另一种倾向是只顾消费不顾生产,如大跃进时期的盲目共产主义,“吃饭不要钱”,消费超过了生产。这两种倾向最后都导致了社会平衡的破坏,导致了社会生活的中断和倒退,前者导致了不定期的经济危机,后者导致了三年困难时期。这是生产与消费平衡遭到破坏的典型表现。也就是说,两种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否则社会发展就会遭到破坏。在今天,在我们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刻,我们依然要时刻注意这一规律,经济虽上去了,但如果大量工人“下岗”了,教育、医保、养老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社会依然会出现动荡。

从未来的发展看,真正伟大的生产力是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消费实现的,因而消费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因而“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140]。因而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断推进消费的发展,增加工人的自由时间,是发展主体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由于在人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而人又是在消费中获得再生产的,因而如何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动态平衡,以实现消费能力和消费资料的同时并举,形成最佳的社会合力,就成为唯物史观在当代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而忽视消费,忽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则是形而上学与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根源。

(2)生产与分配

分配是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因而要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还必须研究分配。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生产者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141]

由于分配是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先于消费,并决定消费的数量和质量。由于人们是在消费中实现自身再生产的。因此,由分配到消费,从深度上影响看决定着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在未来社会中的现实关系,因而分配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正由此,“经济学家李嘉图,不是把生产而是把分配说成现代经济学的本题”,“专门把分配规定为经济学的对象”[142]

分配不是孤立地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是介于生产与消费之间,并且主要地受制于生产。因此,离开生产孤立地研究分配是错误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错误,其重要原因就是离开了对社会制度的改造,离开了对生产的规律性认识而专注于分配形式的改造。在马克思看来,“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143]。也就是说,在分配之前,分配的结构已经由生产的结构所决定了。你在生产中是雇佣工人,你在分配中只能得到工资。“利息和利润作为分配形式,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它们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分配方式,它们又是资本的再生产方式。”[144]也就是说,生产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财富的分配,从而也决定了工人或资本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产品的分配或个人财富的分配不是自足的,在产品的分配之前,它首先是生产工具的分配,其次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145]这也就从本质上告诉我们:“分配关系本身是由生产关系产生的,并且是从另一个角度代表生产关系本身的。……生产同消费的关系是由生产本身造成的。”[146]因而孤立地研究分配是错误的。由于“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147]。任何分配形式对应于相应的生产形式,“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148]。因而任何分配形式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是由生产关系从而由生产决定的。

分配由生产决定,是否意味着分配对生产毫无作用?结论是否定的。因为就实际的过程而言,“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分配也是这样。因而只有生产才“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149]。但是从再生产过程讲,从整个社会有机体再生产过程讲,分配却是生产从而社会得以进行和延续的重要环节,因为下一步的生产结构本质上又是由分配的结构决定的,“这种分配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殊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150]。因而分配对生产从而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影响着再生产的全过程。合理的分配将对生产产生正效应,不合理的分配将对生产产生负效应,它们同样将决定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再生产。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要适度控制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其原因也在这里,因为不合理的分配本质上是对弱势群体自身再生产的限制和剥夺,这是社会动乱、历史进程经常中断的根本原因。

分配不仅对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个体的生活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具有持久的社会意义。恩格斯说:“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地全面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151]这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这不仅对分配方式的历史地位作了科学总结,而且提出了最能促进生产发展的最佳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既不是平均主义的,也不是过度两极分化的,更不是掠夺性的,而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地全面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我们虽然今天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这里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两条对立原则,以资为本,它不会考虑工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才会重视人的能力的发展,而它的基本条件就是创造并建立最佳分配方式,通过分配,促进消费,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即使在今天,一切有成就的企业,它内部的分配方式一定是使一切企业成员尽可能地全面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

分配虽然是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但是对未来、对生产、对消费、对每一个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中间环节。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它,把它作为解决生产与消费矛盾的重要环节,从而使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3)生产与交换

交换也是长期受到忽视的基本理论。自交换产生以来,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交换的作用越来越突现,那么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如何看待交换呢?

马克思认为:“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当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152]因此,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链条中,交换是分配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历史上曾经经历过没有交换的历史阶段,但是一旦交换产生,它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

马克思对此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方面是生产过程内部的交换,这部分交换本质上属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过程之外的交换,即为消费而进行的交换。只有“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交换的时候,交换才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外,与生产漠不相干。但是,(1)如果没有分工,否认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2)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3)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因此,“交换就其是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153]

关于交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我们已经在马克思现代史观的有关章节中作了专门的研究,在此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广义生产内部的不同关系,自交换产生以来,四者就在历史上共同起作用,不仅生产与消费互相依存,而且离开了分配和交换,生产就不能进行下去,这是只能在观念上分开,而在实际上不能分开的过程,尤其在现代社会,四者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消费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的自身再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对四者关系的理解又不能局限于生产,它们实际上也是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四者关系的理解,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内部关系的理解,它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们实际上是在以下三层相关意义上理解四者关系的:第一层次,就是狭义生产角度,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看作内容有区别的相关过程;第二层次,是从广义生产角度把四者看作总体生产内部的不同关系;第三层次,从社会有机体的全面生产角度,把物质生产看作一种生产,把消费看作人的自身再生产,把分配、交换看作两种生产得以维持的中间环节,从人的意义上理解社会的全面生产。但是不管哪一种分析,生产总是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但是生产要得以维持或再生产,它都必须要依赖于其他各种生产,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济决定论”的单一思维模式是不行的,它不是走向辩证思考,而是走向形而上学。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和分配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为产品的分配,也是这样。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154]显然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离开了辩证思维是不行的,其最本质内含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并从有机性角度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充分认识消费、分配、交换对生产本身的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在四者的动态平衡中,在四者的有机联系中,形成社会有机体的最佳合力。四者动态平衡的最主要标志,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极大涌流,是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一切社会成员能力获得尽可能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整体的和谐和最佳合力的形成。马克思广义生产关系理论不仅是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同时也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理论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