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

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情况,未来20年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也不例外,在生物与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上游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抗虫转基因水稻正在申请生物安全证书,产业化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这为未来我国生物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在此领域,目前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
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_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从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未来20年将是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期。到2020年以后,生物产业将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现代生物产业正在崛起,在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国际水平相比,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第一方阵),居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在生物技术的研发阶段,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差不大,但在产业化阶段,则差距在拉大。

综观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情况,未来20年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可以说,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搞得好,抓住了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国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或某些行业实现赶超,并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搞得不好,特别是不能突破体制和机制的制约,会使我国生物技术在产业化方面与世界差距越拉越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一旦跨国公司形成市场垄断后,我国不仅失去跨越发展的机会“窗口”,而且民族生物产业也将走向边缘化,即有可能再次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失之交臂。

我国生物产业具有多层次的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一、在生物与医药工业方面,我国在原料药、中药、仿制药领域、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具有比较优势

在目前世界生物产业中,生物与医药工业占主导地位,生物医药产值占现代生物产业产值的70%以上。由于新药的开发资金需求量巨大,一般为8亿—10亿美元;且开发周期较长,一般为5—10年,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新药的研发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我国也不例外,在生物与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上游(研发阶段)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我国人工成本低,又有大批生物与医药人才,因而研发成本低,在CRO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可以积极承接国际转移的CRO业务,并通过不断提高研发水平来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物与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实(试)验、临床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因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而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国完全可以产业链的中下游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CMO业务,使我国成为世界生物与医药工业制造中心。

此外,由于我国地域的广阔,生物资源的丰富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我国在原料药、天然药物、中药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医药的中药更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例如,2003年国家批准的中药新品种共有251种,其中一类新药有4种、二类新药有11种。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又使仿制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些领域目前尚处于技术层次和价值含量的中低端,未来的发展是如何提高技术层次和价值含量,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二、在生物农业方面,我国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生物农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总体来说,研发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局部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转基因植物方面,我国因在1992年首先在大田上种植了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烟草,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1999年,我国基因工程改良棉纤维研究成功,培育出具有优良综合农艺性状的彩色棉花新品种“棕絮1号”和“绿絮1号”,使中国成为世界彩棉研究和开发的第二大国。我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我国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籼稻的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主要作物测序工作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植物种类达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个。

转基因动物方面,我国在世界上率先绘制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这是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后,中国科学家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已进行的转基因鱼、畜禽动物基因工程研究已达30余种;首例转基因试管牛于1999年问世;还先后研制出了克隆羊、克隆兔、克隆牛等动物。

在生物农业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也居世界前列。2002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达百万公顷以上的国家共有4个,依次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中国21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3.6%。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推广应用面积巳达到棉花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200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抗虫玉米已被批准进行生产性试验。目前抗虫转基因水稻正在申请生物安全证书,产业化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据专家估测,如果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将会给农民增加每公顷980元的收入。

此外,我国还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前已经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2万份,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这为未来我国生物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生物能源、生物环境等方面,我国因原料丰富和市场需求巨大而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技术突破后将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美国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利用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德国生物柴油已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的轿车上,全国现有900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但从世界生物能源、生物环境等产业的总体发展来看,美、德等国生物产业尚处于产业形成期或产业的起步阶段,甚至于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而关键的技术还未研发出来或没有取得突破。我国在此领域,目前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我国用于形成生物能源的原料丰富。例如,我国生物能源的原料主要有农业废弃物、粮食加工废弃物、木材加工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6亿吨,加上林业废弃物,折合能源7.5亿吨标准煤;农产品加工和养殖场的废弃物,理论上可产生沼气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城市垃圾处理也可回收大量能源,预计2010年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将达2.1亿吨,如果30%用于燃烧发电,60%以填埋的方式处理,可年产生能源500万吨标准煤。此外,我国数量庞大的陈化粮可为燃料酒精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也可将玉米(特别是转基因玉米)作为燃料酒精的原料。这为技术突破后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对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巨大。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年消费量将达到4.5亿—6.1亿吨,而国内可供应量仅为1.8亿—2亿吨;我国天然气需求总量将达到1450亿—1650亿立方米,其中500亿—600亿立方米要靠进口。这两种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60%和34%。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80%的河流被污染,1/4的国土面积缺水,1/3的城市缺水,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200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占世界总量的13%,到2020年排放量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全国垃圾存量高达60亿吨,有220个城市已陷入固体垃圾包围之中。仅我国造纸行业,年排放废水量达40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从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该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

如果能化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为竞争优势,那么我国的生物能源、生物环境产业将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将推动我国生物产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此文发表于《中国科技成果》杂志,2005年第2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