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侗族民族书籍设计

侗族民族书籍设计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001年2月28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侗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民族区域自治_中国侗族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在国家宪法的基础上,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事务。它是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当家做主的最好的政治形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则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形式,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起,构成我国三大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我国建立单一制的人民共和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把这一内容写进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之中,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并确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从195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制定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地位。这一时期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以及有关领导的讲话、著作,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理论上的基本阐述。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固定了下来,使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法制化轨道,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01年2月28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实施。200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从而把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把中央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发挥各民族地区的优势,调动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一、侗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侗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侗族地区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专区或自治州、县或自治县、乡或民族乡三级建制。其中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还有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等。

早在1951年,以费孝通为团长的中央访问团分团到达黔东南地区,他们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发展文化卫生事业,使当地少数民族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访问团的帮助下,1951年1月,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建立了贵州省黔东南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炉山县凯里苗族自治区(县辖区)。同年6月,镇远专区召开各族各界代表会议,成立了镇远专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三穗施秉等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以及炉山、台江、雷山等苗族自治县。这些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为黔东南自治州的成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56年4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七次会议根据《宪法》的规定和各族人民的意愿与要求,通过了设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决定。5月5日,在贵州省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下,在镇远成立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就第一届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自治州首府的确定和自治条例的起草以及有关事项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取得了一致意见。1956年7月15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镇远隆重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将自治州首府设在凯里,选举产生了自治州州长、副州长和人民委员会委员、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在当选的5位副州长中有两位侗族,他们是梁旺贵、杨富和,还有多名侗族群众当选为州人民委员会委员。[111]会议历时9天,于7月23日结束,正式宣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侗族相对聚居的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剑河、黎平、从江等县作为自治州重要组成部分。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侗族第一个州级以上的自治地方,它的成立,一方面体现了党和政府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当家做主的民族政策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为侗族人民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自治州成立后,自治机关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自主地管理本州的事务,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促进了自治州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大批民族干部也迅速成长起来。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5县1个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446.9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1.9%,聚居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土家、壮等33个民族,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人口最多和民族比例较高的自治州,被誉为“世界苗侗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玉屏侗族自治县隶属贵州省铜仁地区,素有“黔东门户”之称。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民族识别,玉屏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2.3%。1982年,玉屏县政府发出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县侗族归原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玉屏已具备了建立侗族自治县的基本条件。之后,经逐级上报,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宪法的规定,1983年9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屏县,成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同年12月,自治县筹备委员会成立,在经过一年的准备工作后,1984年11月7日,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举行了玉屏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和庆祝活动。[112]

1951年8月19日,广西龙胜县侗族人民和壮、瑶、苗等兄弟民族建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

广西三江县是侗族人口比例较大县之一。1951年10月,以费孝通为副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三江访问,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使当地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有了一定认识。1952年,三江县根据《共同纲领》和广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协商,认为三江县侗族人口已占全县总人口的50%以上,还有相当数量的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符合建立一个县一级的侗族自治地方。1952年3月,中共三江县县委抽部分干部组成了工作队,在良口区和里、南寨小乡搞试点,6月底又在仁塘、寨塘、白文、老巴等15个小乡进行第二批试点工作,至7月中旬结束。接着又组织了250人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队,于同年8月13日先后在良口区铺开工作,9月推广到全县,至11月底,完成了全县94个乡和7个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这些工作为自治县的成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以及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952年11月28日~12月3日,在古宜召开了三江侗族自治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240人,列席88人。正式代表中,侗族有129人,占了正式代表的53%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于12月3日正式建立。[113]

通道县是湖南省侗族人口较多的一个县,据2008年统计,全县总人口2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万人,有13个民族,侗族占73%。1952年,经普查统计,通道侗族占总人口的54.1%,符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条件。同年8月,中共通道县委、县民族民主人民联合政府分别向中南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呈送成立通道自治县的报告,开始着手准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工作。1954年5月2~7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召开,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南局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了通道侗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参加代表200余名,其中侗族代表137人,占代表总数的68.5%。经无记名投票选举,当时年仅23岁的侗族干部吴通行当选为县长。[114]

新晃侗族自治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3%(2008年数据)。1949年11月7日,晃县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县人民政府,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晃县属芷江专区;同年12月改芷江专区为黔阳专区,晃县属黔阳专区。1956年1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实现了侗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1981年7月改黔阳专区为怀化行政公署,新晃自治县属怀化行政公署。1998年5月怀化撤地设市,新晃自治县随属怀化市至今。

靖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会同专区撤销,先后设芷江专区、黔阳专区、怀化地区。1959年3月撤县并入通道侗族自治县,1961年7月复置。新中国成立之初及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靖州的民族工作一度停滞。1980年以后,民族成分恢复工作全面展开。1984年3月,靖州一些人大代表在靖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求成立靖州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议案。1984年8月15日,正式向靖县人大常委会呈报了《关于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报告》,常委会经过认真审议,作出了《关于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决议》,随后逐级上报。1987年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靖县,设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简称靖州县)。同年9月27~29日,举行了县庆庆祝活动。[115]

新中国成立初,芷江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改属芷江专署,是年12月属黔阳专区。1981年改属怀化地区。1953年,芷江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年共有10907人登记为侗族,占总人口的5.7%。而至1956年,又陆续有更多的人登记为侗族。1956年11月,芷江西部8个侗族人口较多的乡被划归新成立的新晃侗族自治县。1958年之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芷江的民族工作基本停滞。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芷江境内部分侗族、苗族群众纷纷要求恢复民族成分。1982年1月11日,侗族人口较为集中的芷江大洪山人民公社改为大洪山侗族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大洪山侗族乡。这是芷江侗族人民第一次行使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有益尝试。1984年,芷江又相继建立了板山侗族苗族乡和梨溪口侗族乡。之后,芷江要求民族成分恢复的群众越来越多。1985年1月7日~2月9日,芷江在全县进行了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正登记工作,全县共有侗族1395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规定,芷江人口结构已符合建立以侗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县。1986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废芷江县设芷江侗族自治县。同年10月,芷江侗族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987年9月24日,在芷江县城召开了自治县成立大会。[116]

各级侗族自治地方的成立,是侗族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喜事,它使侗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愿望。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还是80年代,每一个自治地方成立之时,人民群众都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表达了无比喜悦之情。

二、民族乡

在侗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根据散杂居民族建立民族乡的有关政策,一些侗族地区还建立了民族乡。

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政治形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也是中国民族平等权利的具体体现。它对于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当地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改善群众物质生活,增强民族团结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根据1983年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成立民族乡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即: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当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设立民族乡;特殊情况的,可以略低于这个比例。有关民族乡的建立事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1993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发布施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该条例共24条,主要对民族乡建立的条件,民族乡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定。

民族乡的建立有三种类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的;以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以3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乡的名称按照地方名称、建乡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民族乡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2条的规定,行使和一般乡镇的职权之外,还具有比一般乡镇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对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决议、决定和其他规定中不符合本民族乡情况的部分,可以报请该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民族乡人民政府组成方面也有别于一般乡镇。民族乡乡长应由建乡少数民族公民担任。两个或三个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民族乡,根据民族干部的条件,经过协商,选举建乡民族的公民分别担任乡长、副乡长。乡人民政府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备,应保证建乡少数民族公民占有一定的比例。民族乡在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语言文字或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国家对民族乡实行优惠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注意民族乡的特点,帮助和扶持民族乡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

至目前,侗族地区的民族乡主要有:

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建立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在铜仁市、石阡县、江口县、万山特区等侗族相对聚居的乡,相继建立了23个侗族乡(含两个以上民族的民族乡)。它们是: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特区(4个):下溪侗族乡、万山特区熬寨侗族乡、万山特区高楼坪侗族乡、万山特区黄道侗族乡。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9个):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枫香仡佬族侗族乡、坪地仡佬族侗族乡、龙井侗族仡佬族乡、石固仡佬族侗族乡、坪山仡佬族侗族乡、甘溪仡佬族侗族乡、聚风仡佬族侗族乡、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

贵州省铜仁市(7个):桐木坪侗族乡、鱼塘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和平土家族侗族乡、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瓦屋侗族乡、六龙山侗族土家族乡。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3个):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1个):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乡。

湖北省(3个):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6个):炮团侗族苗族乡、宝田侗族苗族乡、蒲稳侗族苗族乡、金子岩侗族苗族乡、漠滨侗族苗族乡、青朗侗族苗族乡。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7个):东山侗族乡、朝仪侗族乡、鹅公岭侗族苗族乡、寨市苗族侗族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联民苗族侗族乡、枫木团苗族侗族乡。

【注释】

[1]张民:《侗史研究》,载罗廷华、王胜先主编:《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2]徐松石:《泰族壮族粤族考》,中华书局印行,民国35年,第60页。

[3]张寿祺:《关于侗族名称的来源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

[4]罗贤佑:《元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487页。

[5]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侗族简史简志合编》,第5页。

[6]张民:《侗史研究》,载罗廷华、王胜先主编:《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7]张民:《侗史研究》,载罗廷华,王胜先主编:《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页。

[8]龙玉成:《论侗族“源”“流”问题》,载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69页。

[9]林河:《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10]张人位:《侗族远古定居梧州说需要再探》,《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11]汤宗悟:《考古发掘与侗族族源》,《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又见汤宗悟:《近年来新晃地区考古新发现概述》,载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91~97页。

[12]龙玉成:《论侗族“源”“流”问题》,载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59~60页。

[13]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29页。

[14]杨国仁、吴定国等整理:《侗族祖先哪里来》,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第135~136页。

[15]《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16]《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2~13页。

[17]《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18]张民:《从〈祭祖歌〉探讨侗族的迁徙》,《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又见张民:《续〈从祭祖歌探讨侗族迁徙〉》,载侗族研究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38~56页。

[19]张民:《侗史研究》,载罗廷华、王胜先主编:《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3~46页。

[20]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傣各族渊源与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21]张均如:《标话与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民族语文》1989年第6期。

[22]冯祖贻、朱俊明、李双璧、潘年英、龙跃红、李晓红:《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23]蒋炳钊:《百越民族的消亡与现代少数民族的关系》,载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百越史论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40页。

[24]对于“西瓯”与“骆越”,有的认为是同一族群,有的则从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认为它们属于百越中的不同亚族群。参见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40~241页。

[25](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26]参见《后汉书·郡国四》。

[27]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28]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29]《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6~17页。

[30]参见李昆声:《百越——我国稻谷的最早栽培者》,载《云南省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文集》,云南省博物馆1981年编印,第89页;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30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19~220页;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23页。

[31]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43~245页。

[32]蒋廷瑜:《从考古发现探讨历史上的西瓯》,载《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3]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4页。

[34](汉)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

[35]关于南越国经济的发展,参见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9~232页;余天炽、覃圣敏、蓝日勇、梁旭达、覃彩銮:《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第81~152页;黄淼章:《南越国》,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83页。

[36]《后汉书·宋均传》卷四十一。

[37]《后汉书·宋均传》卷四十一。

[38]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21页。

[39]参见《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25~27页。

[40]据《宋史》卷四九三记载:宋咸平五年(1002年),地方官府以食盐和五溪蛮交换粮食,不仅驻军粮食富足,且有三年之积。

[41]《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上》。

[42]苏辙:《论渠阳蛮事劄子》,《栾城全集》卷四十二。

[43]《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44]《宋史·蛮夷列传二》。

[45]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宋辽金时期的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501页。

[46]《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1页。

[47]《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2页。

[48]《清史稿·职官四》卷一一七。

[49]《清世宗实录》卷六十四。

[50](清)光绪《古州厅志》。转引自《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3页。

[51](清)道光《龙胜厅志》。

[52](清)道光《宝庆府志·大政记》卷六,转引自吴永章主编:《中东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411页。

[5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5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55](清)同治《芷江县志》卷四十五。

[56](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

[57]《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8~49页。

[58](清)光绪《会同县志》卷一。

[59](清)同治《沅州府志》卷七。

[60](清)乾隆《辰州府志·备边考》卷十二。

[61]参见《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9~50页。

[62]黄才贵:《侗族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载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05~106页。

[6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6页。

[64]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65]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18页。

[66](清)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苗疆闻见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7页。

[67]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7页。

[68]《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61页。

[69]《靖州乡土志·物产志》卷四。

[70]魏任重修,姜玉笙纂:《三江县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民国35年铅印本,第23页。

[71]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72]《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77~78页。

[73]《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78页。

[74]《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78页。

[75]《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00~101页。

[76]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38页。

[77]《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02页。

[78]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77页。

[79]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73页。

[80]参见《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11~112页。

[81]《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01页。

[82]黄才贵:《侗族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载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06~107页。

[83]《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07~108页。

[84]《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06~107页。

[85]《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81~82页。

[86]参见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69~1473页。

[87]参见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74~1475页。

[88]《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94页。

[89]《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90]靳德行主编,秦英君、李占才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3页。

[91]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贵州民族工作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9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页。

[93]《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0~61页。

[94]靳德行主编,秦英君、李占才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8页。

[9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页。

[96]《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9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5页。

[9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85页。

[99]《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100]靳德行主编,秦英君、李占才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9~130页。

[101]《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102]《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103]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104]黔东南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展成就概述》,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年3月8日下载。

[105]黔东南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展成就概述》,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年3月8日下载;又参见杨序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会长):《侗族地区60年发展变化与展望》,http://www.gog.com.cn09-09-2409:36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106]张人位:《侗族语言的调查与侗族文字的创制》,载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

[107]张人位:《侗族语言的调查与侗族文字的创制》,载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

[10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109]张人位:《侗族文字的试验推行》,载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

[110]龙连荣:《中国侗族教育史略论》,《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11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6~98页。

[112]《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58~59页。

[113]《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70~71页。

[114]《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7~69页。

[115]《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2~64页。

[116]《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5~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