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调查报告来说,标题是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调查报告的第一部分称作导言,它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简要地介绍整个调查的有关背景。一般来说,普通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有下列三种常见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纵向结构式常用于纵向社会调查的调查报告中,而横向结构式则通常是用于横剖式社会调查的调查报告中。
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_社会调查与统计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虽然调查报告的形式有不同,但不管什么形式的报告,调查报告中的一些内容都是要具备的。

一、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作

普通调查报告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一般来说,各种调查报告在结构上都可分成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1.标题

对于调查报告来说,标题是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因素之一。标题生动、明确、针对性强,就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标题平平常常,往往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分析”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结论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等形式。

陈述式即直接在标题中陈述调查的对象及调查的问题,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结论式即用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警句、格言、判断句等作标题,如《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问题式即以一个问题作为标题,这类标题的突出特点是十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人们进一步阅读的欲望,普通调查报告更经常地采用这种标题,用于非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调查报告,也较多地采用这类标题,如《爱情是什么》、《她们为什么不结婚》。

双标题式是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共同构成调查报告的标题,主标题多以提问式和结论式表达,而副标题则以陈述式表达,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这种形式的标题具有上述三种标题的优点,无论是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都可采用这种形式的标题,因而这也是各类报刊发表的调查报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标题形式。

标题的写法虽然灵活多样,但有一点要十分注意,这就是“文要对题”,即调查报告的标题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符,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使用超出调查报告内容的标题。如《关于调查处理××县水利系统40名工人更改年龄、突击退休补员情况的报告》,这个报告的重点在处理,而不在调查,虽然从标题看似乎是调查×××报告,但其实不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

2.导言

普通调查报告的第一部分称作导言,它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简要地介绍整个调查的有关背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意义、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调查的方法,等等。导言的具体写法有下列几种常见的方式。

(1)直述式。直述式即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直接把调查的目的、内容、对象、范围等一一写出。如周怡在《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中这样写道: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阅读现实时,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现。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或是一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性的实际操作性文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贫困的理论纷争就已十分激烈,尤其是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已经将原本尚属政府行为的政策学贫困研究纳入了理论轨道。走进理论,我们才有入世(入贫穷世界)的感觉,梳理、归纳和评价这些理论,并将它们借鉴到转型中国的发展实践,这是这篇文章选题的初衷和目的。

本文将沿结构和文化两个面向,对现有的贫困研究作一系统的综述和评价。力求在“综述”中透析贫困研究随社会发展从经验迈向理论的路程;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社会学的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3]

(2)悬念式。悬念式,即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然后对这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它的影响,等等提出一系列问题,最后介绍调查的基本情况。如汪金敖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及其对策》一文中,这样撰写引言: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历来土地征用

法规均有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原则要求,但按原用途补偿而不充分考虑农民现实生存和未来保障的现行制度,无法使失地农民生活得到长期和稳定可靠的保障。由于土地承载着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其生存和养老的保障尽失。同时由于失地农民中大部分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缺乏竞争力,致使农民失地即失业。现有的一次性货币补偿标准低,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失地农民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和安定,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4]

(3)结论式。结论式即在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接写出结论。如沈家观在《国际福利企业残疾人保障模式》中这样写导言:

在西方国家,总是以各种渠道为残疾职工提供充分的教育、培训、就业机会,以提高残疾职工适应岗位的体能,充分保障其劳动就业权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在美国,政府和社会非常重视残疾人的医疗、康复和劳动技能的培养,让残疾人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各种途径让残疾人自食其力,参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十分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残疾人的各种适应性培养从小抓起;二是让残疾人参与社会管理;三是尊重残疾人已经形成了社会风气。此外,十分重视对残疾人专用设备的开发,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北欧国家,残疾人从出生起或从伤残开始就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未成年前同健全人一样,上学、就医等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残疾人到康复中心进行技能训练和生活自理训练均为免费,为照顾残疾人生活所发生的费用也由政府给予补贴。在丹麦,残疾人上班有困难的,社会福利中心派专车接送;聋哑人语言交流有困难的,社会福利中心派翻译;盲人需要写论文的,社会福利中心派秘书;企业没有无障碍设施的,政府免费帮助改建等。[5]

3.调查报告的主体

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是容纳大量材料和结果的部分,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进行组织和安排。一般来说,普通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有下列三种常见的形式。

(1)纵向结构式。纵向结构式,即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和安排,以突出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发展过程,或者反映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差别。如调查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

(2)横向结构式。横向结构式,即主要依照调查的内容来安排,以突出某一社会现象或主题的各方面的内容。如调查失地农民现在的情况:①经济状况;②社会保障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纵向结构式常用于纵向社会调查的调查报告中,而横向结构式则通常是用于横剖式社会调查的调查报告中。

(3)纵横结合式。纵横结合式,即将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以一种方式为主,常用于较大规模调查的调查报告中,以便于反映出比较复杂的内容。

4.结尾

普通调查报告结尾部分的中心内容是小结调查的过程和主要结果,陈述调查研究的结论。此外,有的调查报告还可以在结尾部分阐明所调查现象产生或形成的原因、所具有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或建议等。结尾部分在写作上的具体要求是:语言要精练,陈述要明确,可以简明扼要地列出几点,清晰地表明调查研究的主要结果,以及研究者的看法和观点。如汪金敖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及其对策》一文中,这样撰写结尾:

当前,失地农民成为城镇劳动力的重要补充和城乡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用人单位招用失地农民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规定条款,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健全适应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现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办法,使失地农民也能与城镇职工一样实现“不论你在哪里干,养老保险接着算”;用人单位必须按规定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降低缴费门槛,损害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用人单位必须按时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对无故拖欠和苛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必须严厉处罚,确保农民工的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加大对非法职业介绍机构的打击力度。对从事坑蒙拐骗的非法职业介绍机构要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6]

总的来说,导言部分以介绍情况、说明目的为主;主体部分则以详细描述社会现象的实况、报告实地调查的结果为主;结尾部分则以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讨论、总结为主,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提出作者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主要用于专业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刊物,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各具体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因此,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往往比普通调查报告更加严格。它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除了调查包括的基本形式外,通常还包括以下内容。

1.摘要

摘要是对调查研究报告的总结性介绍,要求简洁而具体。学术性的论文发表一般要求100~200字的摘要,它对论文的发表具有重要意义。如周怡在《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的摘要:

在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中,社会结构是一个使用极为广泛,也极为混乱的概念(W.H.Sewell,Jr.,1992:1)。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如社会系统、强制性合作伙伴、制度、整合和网络等来表征社会结构,而且表现在同样是对社会结构一词进行诠释时,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前一种做法大多散见于先驱者们的经典论述中,后一种做法则涉及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显然,后者更是本文需要着重铺陈和分析的方面。[7]

2.导言

导言部分说明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进行这一研究。虽然同是导言部分,但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部分却与普通调查报告很不相同。它通常更为详细,所包括的内容更多。从大的方面看,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介绍本项调查所研究的问题。无论是理论性的调查研究,还是应用性的调查研究,在报告中都必须明确说明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常还要说明这一问题的来源和背景。在陈述和介绍中,应该采取沙漏式的写作手法,即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开始,逐渐缩小到自己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上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从叙述中了解到此项研究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值得研究,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读者从思想上做好探讨所研究问题的准备。

(2)有关文献的评述。当陈述了所研究的问题及背景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这一问题领域中已有的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综述和评论。因为科学研究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严格地说,任何一项调查研究,都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尽量全面地了解与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最新的资料、动态和结果。如许琳、张艳妮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中这样写文献综述:

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公正问题的关注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专家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多层面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研究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类是把残疾人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其中,有的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实践的历史回顾,侧重对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进行了系统的反思(赵行良,1998),有的学者从新残疾人观角度来分析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丁启文,2002);也有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分析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即医疗救助模式、社会参与模式和劳动福利模式(王齐彦、谈志林,2006),还有的学者以实证的方法着力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程凯,2006);另一类是侧重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某一项目或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如对残疾人就业保障(孙先德,2006)(张琪、吴江,2004)、残疾人教育保障(曲学利、吕淑惠,2004)(卢德平,2004)、残疾人康复保障(齐乾坤,2005)的研究;针对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特征,还有学者针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作了专项调查和研究(石殿忠,2005)(许琳,2006)(赵小瑜,2006)。[8]

在文献评论这一部分中,研究者应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第一,在这一特定方面,前人的研究做了些什么工作;第二,对于这一特定的现象,是否存在着有关的理论,有哪些不同的理论;第三,前人的这些研究采取了哪些研究方法,已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结果;第四,已有的研究还存在着哪些缺陷或不足等等。

3.研究方法

在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中,研究方法部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即说明进行研究所采取的方法、程序和工具,这也是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区别于普通调查报告的一个突出标志。一般来说,大多数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都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1)概念、变量、假设及研究思路说明。(2)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资料收集方式、抽样方法、调查过程、样本构成、资料分析方法、对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等)。

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在方法部分中,需要告诉读者,你采取的是哪种调查方式;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介绍。在社会调查中,我们总是从一定的人们那里获得有关社会现状的资料,因此,在研究报告中,必须对所研究的总体、所调查的样本进行详细的和较全面的介绍。这是方法部分介绍的重点之一。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如许琳、王蓓、张晖在《关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现状研究》中这样写道:

课题组分别在陕西省经济和自然条件不同的关中和陕南的渭南、咸阳、商洛三个地区中随机选取了三个县,深入农村残疾人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随机抽样的市、县、乡残疾人联合会及村委会进行了座谈和访问。我们共走访了280户有残疾人的农村家庭,涉及农村残疾人307人,收回有效问卷306份,回收率为99.7%。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9]

4.结果部分

结果部分的撰写原则是:先总体,后个别;先一般,后具体。即先给出基本的结果,然后再陈述更细小的方面的结果。在具体写法上往往也是先给出答案,再展示证据。每一个方面的结果陈述完毕后,应进行简要小结,然后再开始下一个方面内容的陈述。

结果与讨论的关系。当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较少时,结果与讨论两部分合在一起,即成为“结果与讨论”部分。而当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较多、较复杂时,则将两部分分开。此时,在结果部分侧重表达和分析各个分支的结果,而在讨论部分则侧重表达和分析研究的整体结果;或者在结果部分侧重讨论各结果的直接内涵,在讨论部分则侧重讨论结果的更深入的内涵和对结果的推广等。如许琳、王蓓、张晖在《关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现状研究》的结果这样写道: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残疾人大多处于劳动力年龄段;近半数的残疾人以从事农业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能够外出打工的残疾人比例很小,仅占被调查对象的7.8%;文化程度较低,近4成残疾人是文盲;近1/3的被调查对象其家庭总人口中一半以上为残疾人;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低,47.4%的农村残疾人其住房为土木结构;58.3%的农村残疾人反映“除了过年,其他时间吃不上肉”;农村残疾人家庭在各项耐用物品的拥有量上都远远低于农村家庭的平均水平;农村残疾人家庭年均收入还不到本省农村居民年均收入水平的1/3;8成以上的农村残疾人主观评价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低于其他正常农村家庭;2/3的被调查者认为残疾对其家庭经济状况产生了严重影响;农村残疾人社会交往半径狭小,有44.4%的农村残疾人与其他人交流有一定的障碍或交流很困难,或者根本无法交流。以上调查数据充分表明,残疾对农村残疾人家庭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农村残疾人弱势特征明显,其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健全人家庭。[10]

5.讨论

讨论部分一般是从告诉读者本项研究掌握了什么开始。一开头就以明确的叙述说明研究的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者明确地回答导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时,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从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中,能够得出些什么样的结论?这些结论中,哪些同研究的数据资料结合得相当紧密?哪些则在较抽象的层次上同理论更加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具备什么样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同文献评论中列举的那些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又一次验证了它们的结论。在讨论部分还可以包括:对自己的研究仍未能回答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对于那些在研究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的讨论,对探讨和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有所帮助的研究建议,等等。在实际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来作为报告的结尾的。

结果部分的撰写原则是:先总体,后个别;先一般,后具体。

在如何表达结果方面,总的原则是:先给出总体的、一般性的陈述,然后才是个别的和具体的细节陈述。不论是在对各个部分结果的陈述中,还是对整个研究结果的陈述中,都应该采取这一原则。研究结果的表述方式:(1)将研究结论整理成几个部分,一一陈述。(2)每一部分结果表达上,先作一般陈述,再作具体、个别的陈述。(3)在具体陈述时,“表格、图形+解释”。(4)每一分支结果末尾作简要小结。

6.小结

研究报告中常常要包括一个非常简要的小结,即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但是,目前许多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报告,常常以摘要来代替小结。摘要是一种更加简明扼要的小结,它通常不超过200个字。摘要非常不容易写好,因为它的篇幅十分有限,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十分明确和恰当。正是由于不可能把各方面的情况都写进摘要里,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考虑,作出选择,主要突出哪些内容,而略去哪些内容。许琳、王蓓、张晖在《关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现状研究》的小结中这样写道:

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迫在眉睫,这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生存权利和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11]

7.参考文献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通常要在报告的末尾列出参考书目。这些书目是研究者在这项研究过程中所阅读、评论、引证过的文献。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另一方面,也为同一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文献索引。应对中文和英文文献的写法、格式等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的格式有:MLA格式和APA格式。

(1)MLA格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针对人文类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所制定的书目及注释格式。1999年,MLA在其出版手册中添加了关于注释电子资源的详细规范,是三大格式中调整最快、最符合学者需求的注释体例。MLA:作者姓名、书名(篇名)、出版地、出版社(期刊名)、时间(年/期别)。

(2)APA格式(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美国心理学会指定的参考文献规范格式,APA出版手册1944年第一版,1974年第二版,1983年第三版,1994年第四版,2001年7月发行第五版。APA:作者姓名、时间(年/期别)、书名(篇名)、出版地、出版社(期刊名)。

以APA格式为例:

①期刊、杂志。

中文期刊格式:

作者(年代).文章名称.期刊名称.期别.页码.

例如:林纬伦(1996).教育选择与控制理念的另类思考.教育资料与研究.4.14-15.

英文期刊格式:

Powers,J.M., & Cookson,P.W.Jr.(1999).The politics of school choice research.Educational Policy,13(1),104-122.

②报纸。

中文报纸格式:

记者或作者(年月日),文章名称,报纸名称,版别.

例如:张绮芳(2001年2月20日),基本学力测验考虑加考国三下课程,台湾立报,第6版.

英文报纸格式:

Schwartz,J.(1993,September 30).Obesity affects economic,social status.The Washington Post,pp.A1,A4

③书籍。

中文书籍格式A:

作者(年代).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

例如:林诗淳(1992).教育行政学.台北:三民书局.

英文书籍格式A:

Barnard,C.I.(1971).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④译著格式。

中文翻译书格式A:

原作者中文译名(译本出版年代).书名(版别)(译者译).出版地点:出版商.(原著出版年)

例如:李察·普雷特(1993).不可思议的剖面(汉声杂志社译).台北:英文汉声.(原著出版年:1992年)

⑤会议论文。

已出版之会议专刊文章格式:依性质分别与书文集或期刊格式相同。

作者(年代).论文名称.在编者编,论文集名称(页数).出版地:出版者.

例如:张保隆,谢宝暖,卢昆宏(1997).品质管理策略与图书馆业务机能相关性之研究.在铭传管理学院编,1997海峡两岸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90-195).台北:编者.

⑥网络文献。

作者(时间).文章名.网络出处

例如:周成翰,“老年人权益保护知多少”,来源于:http:// huayun.teamdo.cn/archives/2008/49701.html Fredrickson,B.L.(2000,March 7).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Prevention & Treatment,3,Article 00001a.Retrieved November 20,2000,from http://journals.apa.org/prevention/volume3/pre0030001a.html

⑦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不同类型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缩写的标识不同。

印刷文献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R—报告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S—标准P—专利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MT—磁带DK—磁盘DB—数据库

EB—电子公告CD—光盘OL—联机网络

DB/OL—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8.附录

附录部分是将一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研究细节的资料编排在一起,作为正文的补充。这些资料主要有:收集数据资料所使用的调查表、问卷、心理测验量表等;计算某些指标或数据的数学公式介绍;某些统计和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介绍;某些调查工具、测量仪器以及计算机软件介绍,等等。由于这些材料占有较大的篇幅,故在学术刊物发表时,常略去这一部分,而在以学位论文形式出现的研究报告中,则必须有附录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