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部分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信息化党建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目标要求及总体思路,探寻“党建+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实现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部分研究内容重点在总结概括现有农村电子商务成功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思想与技术,探寻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机制和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_“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研究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备受关注。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给出了答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可见,要实现这一目标,“精准”是关键,“因人因地施策”是路径,“提高扶贫实效”是目标。“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扶贫工作路线图,而贯穿其中的正是精准扶贫的理念。

如何做到“精准”?这里的精准,是指扶贫全过程的精准,包括精准的识别、精准的帮扶、精准的管理和精准的考核四个环节,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如何做到全过程的精准?就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和平台,在每一个环节都能精确,这离不开信息化,离不开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大数据应用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决策,推动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研究扶贫数据建立模型,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让扶贫工作变得更加透明、高效、精准和全面。大数据扶贫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扶贫工作普遍存在的扶贫对象不精准、扶贫资金有限、筹措方式单一、投放不精准等诸多问题。大数据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应用大数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扶贫的重要作用,拓展平台、拓宽渠道、加强互动,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力和驱动力。

一、总体研究框架

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体研究框架图

图1-1中,整体框架体现了“一点三圈六面”的总体布局。“一点”是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中心点。“三圈”的外圈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是研究的主要技术基础,体现了研究要立足新技术;中间圈是以“六个精准”为要求的内在标准,是研究的主要内在要求,体现了研究要立足扶贫全过程;里圈则是以“党建、农业、旅游、电商、金融和教育”六个方面为主要抓手,充分融合互联网思维,创新新型模式和新型业态,激活增收致富活力,是破解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关键。具体思路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立足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求,对“互联网+精准扶贫”和“互联网+精准脱贫”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贫困之路,在带领亿万人民奔向全面小康之时,让“中国经验”成为人类与贫困的斗争中更宝贵的资产。

二、内在逻辑结构

本研究的内在逻辑结构如图1-2所示。

本研究基于“互联网+”重点解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中的以下关键问题。

如何推动扶贫由“救济式”向“导航式”转变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党建+互联网。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建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导航,是确保完成扶贫重任的组织保证。精准扶贫要实现扶贫先扶志、扶贫重扶智的良性循环,党建扶贫是关键所在。本部分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信息化党建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目标要求及总体思路,探寻“党建+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实现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图1-2 研究的逻辑结构

如何推动扶贫由“生存式”向“发展式”转变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农业+互联网。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结合扶贫对象的区域分布、生产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把“互联网+”作为引擎,“量身定制”专业化、接地气的特色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培育持续脱贫致富的“智慧农业”,以产扶贫、以产扭贫、以产脱贫。本部分研究内容重点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如何倒逼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如何从上游、中游和下游等各个层面渗透并重塑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探寻“农业+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实现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如何推动扶贫由“授鱼式”向“授渔式”转变的问题:解决方案是旅游+互联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关键在于扶人、扶智。谋划、落实好“互联网+”“旅游+”就等于为扶贫插上双翅,有效解决当前本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规划和市场理念缺乏、产品同质化、布局碎片化、经营粗放化较为严重,以及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问题,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文化鸿沟,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从而解决贫困的根源问题。本部分研究内容在总结概括现有旅游扶贫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出立体化旅游、整体租赁、城乡相助等扶贫模式,探寻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机制和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如何推动扶贫由“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的问题:解决方案是金融+互联网。在传统金融扶贫无法完全满足贫困地区刚性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金融扶贫为依托,发展互联网金融,携手传统金融一起开展扶贫开发,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培育新型互联网金融业态。本部分研究内容在总结概括现有金融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或新型金融业态,以满足服务贫困户切实需要,采用政策引导、市场化运营的思路,探寻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机制和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如何推动扶贫由“线下式”向“线上式”转变的问题:解决方案是电商+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让农民搭上“互联网+”这班“时代快车”,促进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创业。本部分研究内容重点在总结概括现有农村电子商务成功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思想与技术,探寻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机制和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如何推动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问题:解决方案是教育+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开展教育扶贫,利用互联网平台化、平等化、开放化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教育公平,有效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让教育扶贫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数字红利,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能力。本部分研究内容在调研不同贫困区域教育资源差异化的基础上,探寻“教育+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机制和路径,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除了以上六部分主要内容外,还需要对“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内涵、关系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每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凝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而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2020年前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扶贫工作的工作重点。如何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与扶贫工作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来提高扶贫效能,就需要对“互联网+”扶贫的本质、特征以及内在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丰富扶贫相关理论。本研究前部分从“互联网+精准扶贫”与“互联网+精准脱贫”的科学内涵入手,在细致分析其内部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为具体通过“互联网+”与党建、农业、旅游、电商、金融和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来实现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打下相应的理论基础。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因此,在“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进程中,单一的模式方法往往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贫困群体的习惯、偏好和知识结构也差异很大,所以许多扶贫模式、方法需要集中发力,采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与其他扶贫相结合,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将我国减贫的做法放到一般意义上来考察,其主要经验是:实行综合的减贫方式;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减贫中的作用;注重扶贫创新,不断改进扶贫方式。在上述具体内容基础上,本研究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提出不同的“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并针对不同的情景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

【注释】

[1]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2]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J].管理世界,2013(1):67-75.

[3]Hirsc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1331-1424.

[4]张德全.扶贫与开源并举脱贫与脱补同步——远安县实现农民脱贫、财政脱补的实践与经验[J].农村财政与财务,1997(5):12-14.

[5]高梦滔.城市贫困家庭青年就业与收入的实证研究——基于西部三个城市的微观数据[J].管理世界,2006(11):51-58.

[6]陈小伍,王绪朗.农村贫困问题的制度性分析[J].乡村经济,2007(6):23-27.

[7]刘龙,李丰春.论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5):583-585.

[8]孙雪霞,刘桂玉.关于农村教育与农村贫困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5(4):148.

[9]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贫困几率的变动分析——经济改革和快速增长时期的经验[J].中国农村观察,2000(3):25.

[10]丘希明,等.透视中国农村贫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1]马国贤.解决农业县财政贫困是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J].铜陵学院学报,2007(8):15.

[12]Janvry A D,Sadoulet E &Zhu N.The Role of non-Fam Incomes in Reduction Rural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China[J].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0):46-60.

[13]汪三贵.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11):78-88.

[14]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J].经济研究,2012(2):15-27.

[15]攸频,田菁.贫困减少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基于时序数据[J].管理科学,2009(4):115-120.

[16]陈飞,卢建词.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4(2):101-114.

[17]高梦滔,毕岚岚.村干部知识化与年轻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7):77-84.

[18]郭熙保,罗知.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与减轻贫困——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8(2):15-24.

[19]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40-53.

[20]张克中,冯俊诚.通货膨胀、不平等与亲贫式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5):27-33.

[21]章元,许庆,邬璟璟.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J].经济研究,2012(11):76-87.

[22]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贫困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7(4):51-61.

[23]李永友,沈坤荣.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11):14-26.

[24]顾建平.可支配收入、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分割——透视苏南等发达地区弱势劳动力的贫困问题[J].管理世界,2002(9):78-83.

[25]康晓光.90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战略[J].中国国情国力,1995(7):10-13.

[26]黄承伟.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践与思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7]郑世艳,吴国清.消除能力贫困——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24-26.

[28]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8(3):100-103.

[29]王晓敏.浅议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124-125.

[30]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10.

[31]张新文,吴德江.新时期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5):141-144.

[32]欧海燕,黄国勇.自然地理环境贫困效应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19.

[33]张立群.武陵山片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以湖南省7个市州的37个重点县为例[J].武陵学刊,2012(4):41-45.

[34]陈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

[35]许源源,江胜珍.扶贫瞄准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7):158-160.

[36]刘冬梅.中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1(6):123-131.

[37]查道林,黄胜忠.村庄财政与反贫困的瞄准目标[J].理论月刊,2004(10):10.

[38]岳希明,李实.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目标定位.China &World Economy.2004(4):10.

[39]李小云,等.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与偏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0]高鸿宾.扶贫开发规划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1]刘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2]汪三贵,王姮,王萍萍.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J].农业技术经济,2007(1):20-31.

[43]郭佩霞.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建构——基于凉山彝区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8(3):48-50.

[44]许源源,江胜珍.扶贫瞄准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7):158-160.

[45]谢东梅,李晓明,刘乔巧.生态移民瞄准精度实证研究——以宁夏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9):24-32.

[46]叶初升,邹欣.扶贫瞄准的绩效评估与机制设计[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3-69.

[47]中央要求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腾讯网.2014-12-12.

[48]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新华网.2015-11-28.

[49]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7-9.

[50]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包容性创新》课题组.包容性创新和增长:中国涉农电子商务研究报告[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207120.html,2014-10-30.

[51]周光华,辛英,张雅洁,等.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3(4):296-300.

[52]任志锋,陶立业.论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循数”治理[J].理论探索,2014(6):82-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