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做人德为先,“德”是灵魂,良好的道德、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并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是青少年学习的首要任务。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_社会学基础

(一)人格及其形成

人格也称个性。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选择,主要包括动机、兴趣、理想等。心理特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人格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孩子们生来就有兴趣和态度方面的差异,比如不同的个体从小就可能有不同的兴趣,还有女孩子文静,男孩子好动,这些都被认为是生理因素在发挥着基础作用。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过程对人格的影响更重要、更明显,它可以改变那些基础性的倾向和特征,使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倾向性得到强化或被抑制。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自主地作出选择,增强其自信心,也可以通过集体性的活动使那些性格内向的人变得比较开朗。一个自认为能力不强且性格内向的人在成为负责人后,经过锻炼可能会成长为外向型的、有较强能力的领导;而一个性格开朗的人遭遇一系列的人生挫折后可能会变得忧郁。可以说,人格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化过程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社会化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社会化造就了人格的共性。在同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人格社会化的外部文化环境是相同的,群体或社会会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塑造同一类个体,其结果是同类个体有相似的人格。社会心理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称为社会个性。这种社会个性被模式化,并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为人们所共识,从而成为一种角色期待。如社会上有男人特征与女人特征、老年人特征与年轻人特征、东方人特征与西方人特征、农民特征与知识分子特征等区别。但不同个体因其生理基础不同,所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同,其人格也会有差异,也就是说社会化不能造就完全相同的人格。

学会做人

著名作家柳青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需要个人努力地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尽快确定人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在通往人生成功的道路上努力奋进,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要想人生成功,青少年首先应该学会做人。

第一,作为子女,青少年应理解父母供养自己读书的艰辛,体谅父母的期盼与要求,懂得尊重父母、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作为学生,应尊重教师的劳动,认真听讲、虚心请教,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加倍努力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师长和社会;作为同学和朋友,应善于和他人沟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要以礼待人、以诚待人。

第二,要努力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有人说,一个人没有“体”是“次品”,没有“智”是“废品”,而没有“德”就是“危险品”。做人德为先,“德”是灵魂,良好的道德、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并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是青少年学习的首要任务。其次,还要发展我们的“智”,“智”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技能,个人是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的。努力学习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扩充自己的文化储备非常重要。另外,还不能忽视我们的“体”,“体”是保证,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即使才能非凡也很难发挥出全部的能力。

第三,应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及学校纪律。常言道,不依规矩难成方圆。我们的言行举止要合乎规范、文明礼貌,这是文明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在人人都遵守法律、规章、纪律的社会中,个人的生活、社会的秩序才能得到保证。

最后,要懂得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爱自己的人,要珍惜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掌握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是幸福的保证,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前提。

学会做人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