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埃里克森提出个体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简称心理社会论,是解答“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的最经典的个性发展理论之一。埃里克森称此心理困难为发展危机。从表2-1的内容看,埃里克森将各时期的自我发展,都采用两极对立的观念来表示不同时期的发展危机,危机困境化解与否,正是个体以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埃里克森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的教育适应中小学生的发展。埃里克森认为学校向儿童提供他们参与社

第二节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含义

埃里克森提出个体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简称心理社会论,是解答“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的最经典的个性发展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出生后与社会环境相互接触互动而成长,在这一互动中,一方面由于个体自我成长的需求,希望从环境中(特别是人际关系上)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已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要求他必须遵守社会规范)与限制(禁止他率性而为),使得个体在社会适应上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困难。埃里克森称此心理困难为发展危机。对于成长中的个体而言,发展危机是正常现象,所以又称常性危机。

该理论明确指出,个体发展中的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一直在进行,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而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发展危机,埃里克森依据危机性质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见表2-1),每个阶段的个体发展中都有一个紧要的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每一阶段的危机都是一个“转折点”,即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克服了这些危机就能取得重大的进步,但如消极地解决危机就会给下一阶段的发展造成障碍

表2-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

img6

从表2-1的内容看,埃里克森将各时期的自我发展,都采用两极对立的观念来表示不同时期的发展危机,危机困境化解与否,正是个体以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对此,进一步解释如下:

1.婴儿期(0~1岁)。这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所谓信任,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的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儿童早期(1~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去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学龄期(6~12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5.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到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6.成人早期(18~25岁)。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体验着爱情的实现。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成人中期(25~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成人后期(老年期,60岁以上)。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这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开展,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需要解决。

(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6~11岁);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12~18岁)。埃里克森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的教育适应中小学生的发展。

1.帮助学生度过勤奋和自卑危机。对一个儿童来说,学校是定义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埃里克森认为学校向儿童提供他们参与社会所需的工具。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无力参与学校这个小社会,他们就可能拒绝加入整个社会。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危机。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以及课堂组织的方法对儿童的自我概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青少年期是一个暴风骤雨的时期,在各方面都处于剧变的阶段,需要有人扮演劝告的角色,而教师正是其中的一位。青少年想被看作一个成人,想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意味着老师不能把中学生当成“孩子”,而是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通过对儿童的肯定和及时表扬来使孩子获得自信。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含义

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道德观念发展阶段,强调道德发展与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之间的关联。

在研究方法上,柯尔伯格主要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见表2-2)。

表2-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水平六阶段

img7

*表中所列的三水平的年龄段划分,只是大致的区分。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在生活中,要让儿童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柯尔伯格强调,研究所得的发展规律,可用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他按照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提出了以下建议:

1.首先要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2.提供稍高于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与现有的水平相比较,引起冲突。

3.帮助个体体会冲突,使他们认识到采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方式更为合理。

4.把下一个道德阶段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目标。

三、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一)父母教养方式

1.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将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的方式。一般父母的教养方式归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根据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

(1)权威型教养方式:接受+控制(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交流及对孩子的帮助;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对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

(2)专断型教养方式:拒绝+控制(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高控制型教养方式)。这种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孩子。

(3)放纵型教养方式:接受+容许(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抱以绝对肯定的情感,于是缺乏控制,父母放任孩子自己做决定。

(4)忽视型教养方式:拒绝+容许(父母对子女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的控制,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很少。

2.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

一般来说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学业成绩。如果父母关心、体谅孩子,同时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原本成绩良好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如果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为埋怨、放弃、不管不问或严厉惩罚,这不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使原本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2)自我价值感。儿童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越多,其自我价值感的水平越高;而当感受到的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以及过分保护越多时,其自我价值感的水平越低。

(3)心理健康。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缺少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多采用惩罚和拒绝否定的教育方式,则孩子易形成孤独、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的心理障碍;相反,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注重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则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和对人焦虑感。

(二)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个体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1.满足儿童多种心理需求。首先,同伴关系能够满足儿童的安全需要。他们能从同伴那里获得情感支持和帮助,这无疑克服了他们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特别当儿童面临挫折时,同伴的帮助可以使他们减少无助感。其次,能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求。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发展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友谊,可以从同伴处得到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再次,儿童成就感的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发展同伴关系得到满足。

2.为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社会交往是通过合作而获得并维系的。皮亚杰强调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所必须的。因此,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

3.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来自同伴的评价,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儿童听到或者从同伴的言行、表情上了解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整合多方面的反馈就形成了自我评价。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所必须的。随着社会比较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我。

从上述三方面可以看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它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群体鼓励服从,因而有可能压抑个体的独特性。另外,同伴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可能不完全正确,个体盲目遵从就会产生过错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