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格终身发展

人格终身发展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格终身发展人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不可改变的。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人格是否可改变是最重要的存在争议的基本问题之一。其中赞成人格是可变和发展的人格心理学家是多数。弗洛伊德是强调人格难以改变的主要代表。荣格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格始终是发展的。甚至在成年之后,人格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每一人格发展阶段的危机是否得到积极解决都将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人格终身发展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二)人格终身发展

人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不可改变的。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人格是否可改变是最重要的存在争议的基本问题之一。其中赞成人格是可变和发展的人格心理学家是多数。

弗洛伊德是强调人格难以改变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成人的人格来自童年,儿童早期(6岁以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期的各种经验塑造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经过儿童时期,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结构及其特征就形成并巩固下来了,一直维持终生,以后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了。应当说,高度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的深远影响,这是弗洛伊德的深刻之处。但他认为由儿童时期形成的人格是不可改变的,则未免武断了。即使在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内部,许多心理学家都不赞同这一宿命论的观点。荣格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格始终是发展的。他把人格发展分成三个时期:儿童期(从出生到性成熟)、成人期(从性成熟到40岁)和中老年期。与弗洛伊德重视儿童期不同,荣格更重视从40岁开始的中老年期,认为这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外向的关心物质生活和生理定向的人转变为内向的关心精神生活、关心智慧、关心精神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人,因而,人格得到了重大发展。(4)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赞同弗洛伊德关于童年时期经验对人格模式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和深刻影响的观点,但认为人格模式形成不仅取决于儿童早期阶段,而且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之后,人格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霍妮乐观地指出:“我们敢于标榜那种建立在人类的人格能够改变之上的信念为高尚的目标。这不仅仅指儿童具有可塑性。我们所有的人,只要活着,都具有改变自己的能力,甚至具有根本改变自己面貌的能力。”(5)我们在阐述“创造性的自我”时提到的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则进一步分析了人格终身发展的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个体在人格心理发展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心理社会危机。(6)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能够得到积极的解决,那么,个体的自我力量就得到增强,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就能顺利地过渡到下一阶段;反之,如果某一阶段的危机只能得到消极的解决,那么,个体的自我力量就会得到削弱,就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就会使下一阶段的危机解决更加困难。自我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每一人格发展阶段的危机是否得到积极解决都将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了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7)可见,人格危机对于每个人是终生存在的,人格危机如何解决是每个人终生面临的,因而,人格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终生存在的。

在人格心理学家中,大多数人象霍妮、埃里克森那样主张人格是终身发展的,如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罗杰斯等。即使是强调人格特质稳定性的心理学家也并不否认人格的可变性。卡特尔十分重视遗传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体天赋的特性会影响他人对他的反应,影响他的学习方式,也限制了环境力量对其人格的修饰性。虽然如此,他并不否认后天学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况且,人格特质本身是否稳定不变呢?如果特质是在大脑中定位的某种心理结构,有不少人是怀疑其存在的。因此,能令人欣然接受的说法是:特质是指人的行为倾向,或者行为模式。而人的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是与环境的变动密切相关的,例如,具有攻击性特质的人在另一环境中可能具有顺从性特质。由此,我们应当深信,由罪犯的人格特质所显示的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是可能改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