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确定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问题。邓小平一向反对搞空头政治,他总是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来寻找主体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法。

二、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执政党围绕谁来决策,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最能够反映出这个党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确定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问题。那时,邓小平想得最多的是中国的贫穷问题,他多次对外国朋友说:“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50]邓小平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已有20多年了(从社会主义改造后算起),为什么还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邓小平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一条促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途径。邓小平总结说:“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51]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尽快摆脱贫穷的重要决策。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坚持得住,中国在国际上是否有地位,关键不在于口头上标榜是否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在于能否从事实上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提高生产力方面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过上好日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坚持得住,面临着重大的抉择。当时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继续实行改革开放路线;一条路是回到过去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的南方重要讲话,廓清了人们思想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他认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垮掉,“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52]。所以他指出:“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53]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以后,中共中央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常常面对两难的处境,如果这样干下去,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肯定有好处,但又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一向反对搞空头政治,他总是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来寻找主体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对待外资问题,邓小平再三权衡利弊,他认为:“我们要下这么个决心,权衡利弊、算清账,略微吃点亏也干,总归是在中国形成了生产力,还会带动我们一些企业。”[54]后来,中共中央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成功地抓住了世界产业资本转移的历史机遇,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引进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