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性作用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性作用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世纪的教育是由宗教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缔结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共生”型教育。这种共生教育使大学成为近代科学诞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意大利在当时成为世界第一个科技活动中心,主要得益于共生教育。科学技术的主体是科学技术劳动者,他们是通过教育造就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近代科学的诞生受着教育的深刻影响

中世纪的教育是由宗教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缔结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共生”型教育。虽然大学由教会兴办,神学是主要讲授的内容,但同时还开设了法学、医学和天文学等课程,其中天文学和医学是人们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学科。这种共生教育使大学成为近代科学诞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意大利在当时成为世界第一个科技活动中心,主要得益于共生教育。

(二)教育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科学技术的主体是科学技术劳动者,他们是通过教育造就出来的。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科学技术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了这支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没有教育,就没有知识的继承,也就不会有创新现代教育不仅具有保持和传播知识的职能,而且具有创造和拓展知识的显著作用。在世界各国中,大学的科研成果都在其全部科研成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自美国于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高科技园区——硅谷以来,美、日等国的一批专门从事高技术开发的科学园区都以大学为中心(这是教育中心、科研中心以及知识、技术与人才的聚集和扩散中心),就是有力的证明。

(三)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的程度

在科学研究中,新的科技成果一经出现,就为全人类所共有,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享用这些科技成果的能力,依赖于它接受、消化、吸收和应用这些成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被它的教育程度所限定了。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把振兴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1950年到1972年其教育经费猛增25倍,使1/3的人受到高等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日本的科学研究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这是日本能够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既是一种社会的再生机制,又是一种科技的放大机制。各种既成的科技知识及其物化形态一旦在教育机制中融合起来,便可借助不同层次的人才而得以复制和放大,并创造出全新的知识及其物化形式来。正因为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的经济竞争已在很大程度上变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竞争又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教育的竞争,教育对许多国家的科技振兴和经济起飞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