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陕西东大门

建设陕西东大门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民间艺术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广泛宣传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公共文化馆评估中,我市富平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市群众艺术馆、临渭、华县、大荔、澄城等5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

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马辉志 史波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呼唤精神文明的疾步赶上。”近年来,渭南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总目标,突出“朝山、拜水、谒圣”等文化内涵,以先进的文化为引领,以系统的理念科学谋划,以务实的态度把握规律,以超前的思维融会贯通,积极构建“南山、东水、西艺、北人文”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为建设陕西东大门,向着文化强市建设的征程阔步前行……

历史文化博大丰厚 民俗文化灿若繁星

(历史民俗文化篇)

渭南东濒滔滔黄河,南依巍巍秦岭,北接黄土高原,西临古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个西北通往中原的咽喉,在这个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美誉的要塞,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数以百计的文化名流。

这里是远古文化的集散地。“大荔人”头骨化石,印证着距今约二十万年前渭南的旧石器中期文化,大荔县洛河沿岸先民创造的“沙苑文化”昭示着一万年前渭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早于西安半坡文化的华县“老官台文化”又诠释着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华阴西岳庙、韩城太史祠以及白水仓颉庙等遗存,如同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韩城两周古墓群、以桥陵为代表的唐帝王陵墓,宛如历史天空中的文化星际群落,昭告着渭南博大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这里是诗之源、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乐之源。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渭南的先民吟诵出“中华第一诗”《诗经·关雎》,字圣仓颉创造了第一个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了第一杯美酒,史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撰写出了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莘(今渭南合阳)人伊尹奉商汤之命,“做大夔”、“歌晨露”、“修九韶六列”,编辑了第一首国乐。这里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源远流长,诉说着岁月的久远。

这里是人才辈出的群英会。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隋文帝杨坚、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爱国外相王鼎、现代爱国将领杨虎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鹏程等彪炳青史。这里曾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这里是中国民俗文化之乡。渭南有跳戏、同州梆子、阿宫腔、老腔等11个剧中,是全省剧中较多的地方,占全省剧中的四分之一,被专家誉为“戏窝子”;渭南舞蹈种类繁多,区类流传的民间舞蹈约120余种,各类表演类节目达260多个,其中鼓舞的类型就达23种之多;此外,石刻、木雕、面花、皮影、剪纸、提线木偶等民间艺术巧夺天工,传承着文化的变迁,蕴积着文化的厚重。

渭南深厚的人文历史,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突出体现了以关中平原为代表的农耕时代强势文化的特点,在我省乃至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保护与利用齐飞 抢救共传承一色

(非遗保护篇)

渭南地处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域,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全省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大量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濒临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势刻不容缓……近年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普查为基础,以建立代表作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为保障,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抢救与传承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保护、繁荣和发展。

为了积极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渭南市政府印发了《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和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新建了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提高了广大城乡居民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认知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热情。

积极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先后成立了华典民间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等25个民间组织,解决就业人员近千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积极发掘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感和荣誉感。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项,省级84项,市级169项,县级3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55名,市级402名,县级775人,名列全省第一,已形成了中、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广泛宣传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庆祝渭南建市10周年之际,挖掘、整理编排的集渭南优秀民间文化之大成的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参加了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受到了省领导和艺术家们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效应。发掘、整理、演排的华阴老腔、华县皮影、天地社火等富有东府民俗特色的节目,先后赴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港澳台等国内外演出,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东亚运动会的演出等,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

(公共文化服务篇)

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提档。“十一五”以来,全市围绕“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先后投入1. 5亿元,新建和改建社区文化中心1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8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34个、乡镇文化站149个、县(市、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1个。在全国公共文化馆评估中,我市富平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市群众艺术馆、临渭、华县、大荔、澄城等5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2011年,又相继开工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和文豪国际中心等具有城市“地标性”特征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使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城市文化品位不断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安装广播电视接收机45764套,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广播应急网络。建成全省地市台首家硬盘播出系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硬盘播出数字化,解决了76000多户边远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全市有线电视网络乡、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7%,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9%和99%;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23万户;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和手持移动电视在渭南城区有效覆盖;广播电视发射实现网络远程监控。同时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村级基层服务点达到全覆盖;建立了11个县(市、区)数字电影放映站,为1561个农家书屋配送了各2万元书籍、书架等文化器材。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四大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

“一元剧场”享誉全国。“一元剧场”演出项目,成功地探索出“政府支持、企业联姻、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殊荣,受到中、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30多家重要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2011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我市“一元剧场”的成功实践被《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栏目分别以《掌声响起来》和《“一块钱”如何救活一个剧团?》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也极大地提升了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渭南的知名度。同时,中宣部把“一元剧场”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培训内容,在全国进行推广。

“一元剧场”被列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后,省委、省政府对“一元剧场”创建工作十分重视,省长赵正永在201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一元剧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渭南市文广局结合实际,从演出地域、演出内容和演出团体三个方面,提出了“三个拓展”:一是将演出地域由渭南中心城市拓展到全市各个县区和重点乡镇村,逐步实现全覆盖;二是演出内容由秦腔戏曲拓展为民俗文化和综艺晚会;三是创建单位由市秦腔剧团拓展到县级剧团。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渭南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同时出台《渭南市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进一步把“一元剧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与渭南建设文化强市战略结合起来,其中对创建工作制定了专项规定,明确了各演出团体参加“一元剧场”演出的补助标准和经费来源,要求各县(市、区)将“一元剧场”演出补助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市秦腔剧团在中心城市进行“一元剧场”演出,每场补贴4000元,到各县(市、区)巡回演出,每场由市财政增加补贴2000元。县级剧团在本县演出,每场由县(市、区)财政补贴3000元,到其他县(市、区)交流演出,每场由市财政增加补贴2000元。这些措施从思想上、制度上、资金保障等多方面为“一元剧场”的长期稳定演出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调动了文艺院团参与“一元剧场”演出的积极性。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持续开展“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让城市热闹,让群众高兴”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两年一届的“渭南文化艺术节”和“渭南青年歌手大奖赛”,“渭南民间艺术展演”、“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轮流举办,少儿文化艺术活动、广场文化活动、激情大舞台、歌舞秧歌大赛等文化活动常年展演,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素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改革繁荣篇)

大发展源于大变革。改革难,不是难在基层、难在群众,往往是难在上面、难在领导。正是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渭南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高规格强有力的领导小组。2010年3月,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渭南市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拉开改革的大幕。要想改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首要任务是得到改制企事业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基于此,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迅速成立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带队深入基层,对涉改单位和人员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广泛征求意见,积极与有关部门会商联系,引导干部职工认清改革形势、任务和政策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周密部署、印发文件,为改革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改革、支持文化建设。

设立市、县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将各项财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对于改制后的文化企业的现有人员,按照“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人员分流、提前退休、社会保障等方法,依照财政全部承担、财政部分承担费用的不同形式,落实分流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大程度地保护现有职工合法权益。

坚持“转制之后财政不减反增”,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分别设立文化艺术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方式,扶持文化事业发展。

这些措施,使渭南文化体制改革破浪前行,强势推进。

2010年8月31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授牌大会在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勇格出席授牌大会并为新组建的渭南市演艺集团公司、渭南电视产业总公司、渭南广播产业总公司、渭南电影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典民间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剧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公司、三小公司进行集中授牌。这标志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不只是“周末一元剧场”,渭南市委、市政府攻难克坚,渭南文化体制改革喜获硕果。

2010年12月底,全面完成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任务,成立渭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组建渭南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6月底,圆满完成县级文化体制改革任务,11个县(市、区)文化单位的“三局合一”改制和县级文化单位转企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涉及改制单位33个,涉改人员1137人。

渭南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制播分离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新组建的渭南市电视产业总公司、渭南市广播产业总公司已经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两台制播分离工作已经全面开始进行;

渭南市电影公司的事转企改制工作已顺利完成,渭南市电影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已挂牌运营。

体制的改革为渭南文化唤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改革催生了渭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片新气象,文化体制改革花繁叶茂,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文艺创作生产,精品力作迭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一五”期间,我市传统戏曲、文学文艺、电影电视等精品创作全面开花,其中,舞蹈《秦风鼓韵》获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办的盛世欢歌中国中老年文艺汇演金奖;《柳河湾的新娘》、《风雨老腔》等12部戏剧文学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广播剧《后稷传人》、秦腔现代戏《桥弯弯·月圆圆》等4部作品获国家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隋文大帝》、《关中往事》、《下辈子还让你做妈妈》、《芙蓉出水》等剧参演了中、省文化艺术节并获优秀剧目奖,我局还荣获第二届陕西省社区文化节优秀组织奖;合作拍摄的《胡杨女人》、《上门女婿》等9部电视剧在央视和各省卫视播出;“多彩渭南”大型书画晋京展轰动京城、唱响全国,在影视剧“渭南制造”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成功的尝试和创新

重点项目引领 大型企业支撑

(文化产业篇)

“十一五”期间,我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坚持“产业规模突破、重点项目引领、大型企业支撑”的思路,按照“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的发展定位,高起点策划,市场化开发,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旅游业嫁接渗透,互动互生、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新闻传媒业和民俗文化业为骨干,对外有影响、对内能拉动、市场份额高、能彰显渭南文化实力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

2010年文化产业调查资料显示,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54亿元,比2009年增加0.6亿元,增长5%,比2004年增加9.91亿元,增加4.77倍,年均增长62.8%。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比2004年提高了0.89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机构数为1066个,较2004年、2009年分别增加513个、3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960人,较2004年增加6072人、较2009年增加1827人,分别增长61.4%和12.9%(注:以上数据不包含文化产业个体户数据,下同)。文化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渭南市对文化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64616万元,比2004年2009年分别增加62307万元和34923万元,增加27.98倍和2.18倍。仅2010年,全市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比2004年和2009年分别增长4.85亿元和0.53亿元,增长8.02倍和1.1倍。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19.49亿元,比2009年增长14.3%。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231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陕西富平陶艺村富陶产业集团、华县皮影文化产业群),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7个,文化产业建设项目45个。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增长率为28.8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96%。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重日渐提高,成为拉动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当前,我市文化建设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最好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制订出台了《渭南市建设陕西东大门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和《渭南市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市四次党代会报告和“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大篇幅的专题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应该说,对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真抓实干的力度,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只有增强改革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乘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科学谋划,精心实施,用好用活各项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全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