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越青铜时代考古对比研究的重要著述

中越青铜时代考古对比研究的重要著述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著作是对中国西南地区和越南青铜时代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越南青铜文明在受到中国云南青铜文明影响的同时,还受到中国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青铜文明的影响。

李昆声 陈 果

本著作是对中国西南地区和越南青铜时代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的写作以早期文明起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为主线,梳理了中国云南和越南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两地的古代社会结构也经历了从氏族部落到酋邦制国家再到封建王朝郡县的过程。

本著作的一个尝试是将中国云南及越南青铜时代的各文化的特征进行梳理和考察,进行了考古学的分区和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云南与越南青铜文化起源的年代及生计方式、宗教祭祀礼仪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就中国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与越南青铜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为中国西南及中南半岛早期文明的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参考资料。

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云南在距今38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地点是云南省剑川县海门口遗址中期(早期属新石器时代)。越南进入青铜时代是在越南冯原文化时期。冯原文化是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冯原文化早期处于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年左右,冯原文化晚期进入青铜时代,距今3400年左右。越南进入青铜时代比云南晚400年左右。

越南青铜时代文化是在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越南冯原文化中可循踪迹。冯原文化早期属新石器时代,在冯原文化的遗物中,陶片上的S形花纹是其具有标志性的花纹,这种花纹有30多种图案组合,到冯原文化的晚期,即青铜时代,S形花纹始终在陶片上存在,而且可以看出其从简单到复杂(例如若干个S形花纹组合波浪纹)的演变规律。

然而,不可讳言的是,越南的古代文化曾受到中国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先秦时期,中国古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主要是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于公元前214年在中国广东设立南海郡,在中国广西设桂林郡,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偏北一带设象郡。秦朝灭亡后,河北真定人、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在岭南建立地方政权——南越国,并在越南设立交趾、九真郡,实行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生产关系。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南越国管辖地区设立9个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3郡在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偏北地区。在西汉平帝至东汉明帝期间,即1世纪时,中原人锡光任交趾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期间,大力推广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汉文化,使越南北部和北中部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秦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中国古代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主要是推广先进的生产关系——封建制度;输入先进的生产力和农业技术:牛耕、铁器、水利灌溉等;传播封建礼制和教育。这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中国古代官修“正史”中均有记载。

上溯至先秦乃延续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在考古资料上主要是农耕礼仪、宗教祭祀、青铜冶铸技术等。而这些影响力是来自与越南接壤的云南、广西和相邻的四川、贵州等省区,受到影响的主要是在地理上邻近中国的越南北部和中部偏北地区。这些影响在史书中很少有记载,主要体现在考古资料中。

中国古代青铜文明中最重要的器物是礼乐器。对越南古代青铜文明的影响来自中国的两大类青铜礼乐器,第一类是中国中原商周礼乐器,这是“原生态”的礼乐器,它同时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和越南青铜文明产生影响。

中国西南滇、黔、桂以及越南的青铜文化是在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殷商时期,中原青铜文化已影响到南方地区,应是这一区域青铜文化起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其方式应该是掌握先进青铜文化的先民的移民活动。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青铜文化是同源的。但是,这些地区的商周中原青铜文化传播都是间接的,云贵青铜文化的中原因素大部分是通过四川传入,广西的则是通过湖南、四川、安徽等地传入的,越南受到了两个方向的双重影响。因此,滇、黔、桂和越南的青铜文化与内地中原的商周文化各类型之间的异同关系模式是很相似的,都是复合型青铜文化形态。

第二类是在中国中原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国西南地区产生了“次生型”的青铜礼乐器,如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和越南青铜文明中的器物——“羊角钮铜钟”就是典型事例。这种礼乐器是在保留中原器物礼乐器功能的前提下,对器形做了重大改造而形成的新器物。“羊角钮铜钟”的发明创造者,也是云南青铜文明创造的主人,战国初期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发明这种器物后,就北上南下向外传播,最终在越南青铜文明中也出现了羊角钮铜钟。

中国南方青铜文明的重要礼乐器——铜鼓,它与中原青铜文明没有任何渊源关系,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在春秋时期自创的一种重要礼乐器,通过技术传播、民族迁徙、贸易馈赠在中国南方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海南、湖南、重庆等省区市和越南、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个东南亚国家产生铜鼓和铜鼓文化。其中,越南接受中国云南的古代铜鼓文化影响后,将铜鼓和铜鼓文化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青铜文明中大力传播,与中国云南、广西的铜鼓文化形成两大主流文化,影响了整个中南半岛青铜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越南青铜文明在受到中国云南青铜文明影响的同时,还受到中国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青铜文明的影响。越南桐荳文化和椚丘文化与广西武鸣等地青铜器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东山文化则与滇文化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越南青铜文化受到滇、桂青铜文化的双重影响,东山文化青铜器在两地都可以见到。越南青铜文化的冯原文化、桐荳文化、椚丘文化,其年代与广西那坡感驮岩二期——武鸣马头青铜文化遗存相当,出土的牙璋、石铸范、铜斧、不对称铜钺、铜矛、箭镞等相似。而东山文化的戈、短剑、钺、矛、锄、铜鼓、钟、铃等,则与云南、广西两地青铜文化都有相似之处。这说明,在越南青铜时代早期更多是受到岭南方向传播而来的中原商周文化和越文化的影响,而到了青铜时代繁荣期,更多则是与云南在生产方式、文化习俗、社会形态方面的紧密联系。相对而言,越南与滇、黔、桂地区在铜器方面的交流更多,尤其是礼乐器,而日常使用的陶器则很少相似,说明这种交流主要是在上层社会之间,或者说精神文化层面。

越南青铜文明是在越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中原、云南、广西、四川、贵州青铜文明的影响。云南青铜文明对越南影响最大,广西次之。中国中原青铜文明对越南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中国西南边疆省区为媒介而实施的。

作者简介

李昆声,湖南张家界人,1944年生,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云南省博物馆馆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及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考古。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云南与越南的青铜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李昆声文物考古论集》(〔台湾〕逢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果,重庆市巴南区人,1981年生,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200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13年进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博士后工作站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先后发布关于东南亚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及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专业论文10多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