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兴起研究著述之风”

“兴起研究著述之风”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兴起研究著述之风”1933年,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的李书田在《国立北洋工学院季刊发刊词》中讲道:“以‘实事求是’校训之北洋……惟有时技术深研之所至,理工探讨之所达,无可复遏,往往发而为文,以思贡献社会。”此时的北洋工学院学术研究蔚成风气。

“兴起研究著述之风”

1933年,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的李书田在《国立北洋工学院季刊发刊词》中讲道:“以‘实事求是’校训之北洋……惟有时技术深研之所至,理工探讨之所达,无可复遏,往往发而为文,以思贡献社会。”正是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此时期北洋大学的学术风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倡导著书立说、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际会议、开展项目研究、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研究生,这些为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界和科学技术界树立了时代新风。

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方面率先垂范。1929年11月,他代表中国工程学会赴日本东京,出席万国工业会议。会上,他宣读了《铁道工程与运用》等四篇论文,赢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其论文被收入《万国工业会议文集》。1933年他首创“对数图解河水流量计算法”,这一计算法既迅速又准确,很有实用价值。几年内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十余种。此时的校长由传统大学中单一的管理型,转变为专家学者型。此时的教授不仅是教学上的带头人,而且还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上的带头人。北洋工学院的工科教授,全部参研项目,所研究的项目大都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据1935年出版的第52期《北洋周刊》中的《国立北洋工学院研究事业之进行状况及其成绩》一文记载,研究的项目有“河北省农田水利开发自流井之调查研究”、“广东云浮及紫金铁矿研究”、“华北煤炭低温蒸馏研究”、“内燃机实际能率分析研究”,等等。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编写的学术专著,如张润田教授所著的《道路曲线及土方学》,方颐朴教授所著的《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和《实用天文学》,高步昆教授的《构造理论》和《钢筋混凝土理论》,谭锡畴教授所著的《矿物学》、《岩石学》和翻译的《世界矿产与国际政策》,丁绪怀教授所著的《高等化学》,王子祜所著的《试金学》等。这些专著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国内产生极大影响。这一时期,北洋工学院创办了《北洋理工季刊》、《工科研究所研究丛刊》,作为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专门刊物。就连校刊《北洋周刊》每期也登载有老师和学生们的学术和科技专著文章10余篇。此时的北洋工学院学术研究蔚成风气。

img14

20世纪30年代北洋大学出版的学术周刊

这一时期,我国高校工科研究所招收研究生的只有两家———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工科研究所。在此之前,我国的工科研究生都是出国留学,由国外培养。我国自己培养工科研究生无疑是全新的尝试。1935年,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其中采矿工程学门1名,冶金工程学门2名。经过三年培养于1937年夏毕业,3名研究生都高水平完成了实用性科研课题,通过了论文答辩。1936年招收了第二届研究生,1937年因“七七事变”第三届招生事宜半途中止。

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生招收章程中规定:“大学本科毕业后再行修业与研究两年,成绩及论文及格后,由大学依照学位法授予工学硕士学位。若在工科研究所研究四年,成绩及格,并提出有相当价值之论文,经国家考试,由国家授予工学博士学位。”北洋工学院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打通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空间,形成了由工学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培养体系,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国际上先进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接轨,是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又一个里程碑。从北洋大学创建到开始培养研究生,仅仅用了40年的时间,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即从封建教育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行列,其追赶速度令世人刮目。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为什么有如此快的追赶速度?研究生教育又为什么从采矿、冶金学科开始?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给予了明确的回答:“我国宝藏遍地,富源无穷,宜其国家之强,与其矿厂之多成正比,顾乃启发极少,迄今埋没而有待发见之矿产,恐尚不可限量。而普通应用及国防上急需之矿产品,反多仰赖于外国。不惟国富无由增加,抑且国防无由自主。非国人对于矿学知识丰富及技术精良,不足以挽救此垂危之国势。”优先培养采矿、冶金学科的研究生,目标还是“兴学强国”。这始终是贯穿于北洋大学人才培养的一条主线,也是贯穿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主线,是中国百年高等教育的精神脊梁。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同样是很好的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