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生活动的路标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生活动的路标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萨特等主张人存在先于本质说,反对给人下定义的观点,是一种哲学人学的描述性框架,与此相反的是一种哲学人学的规范性框架。在把人界定为理性动物的人看来,人只有坚守理性才是人,丧失了理性就是丧失了人格。尼采他们也是把人的本质、人的定义作为正道和绝路划界标准的。人是世界主体就是一种人的本质、定义的学说,它是人生活动的尺度、路标和哲学立场,使人行进在人是世界主体的途中,使人成

人是世界主体,但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和占有世界主体的本质,这受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诸条件的制约,都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东西。

尼采认为人是一种未完成物,人是依然未确定的动物。

雅尔贝尔斯认为人在途中,人的本质是未确定的,是变化的,只能从人的行为去确定人的本质。

兰德曼认为人是一种非特定化、尚未完成的存在物。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先于并统治着本质。他把人叫做此在。此在就是存在于此,就是我们自己总是的那样一种是者或存在者。此在在内涵上是无规定的。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此在没有任何现成的本质,它不被任何东西所规定或限定,它的本质在于它的在起来这回事中,它的本性就在它的去存在之中。此在是在自己的存在过程中才获得自己的规定,获得自己的本质的。此在不是一种仿佛能做这事那事为其附加成分的现成的东西;此在原是可能之在。此在一向是它所能是者;此在按它所是的可能性来在。此在是彻头彻尾被抛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此在最原始最积极的本体论规定性。人就是可能性。可能性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人面对着种种可能性,应该怎么样?怎样活动?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这样的人?不得不进行选择,不得不决定自己应该怎样在,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一定要问人是什么,只能说此在是它所成为的或所不成为的东西。人只对自己说:成为你所是的。

萨特认为人不是本质先于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他认为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他指出,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他认为,人是什么,不是由上帝决定的,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不是一种给定物,而是人自我选择的,自我造成的。他主张主观性是人的一种真实存在。主观性是一种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是拥有生命的规划。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人在自己的主观性推动之下选择人生,模铸自己。人的本质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卡西尔说过,哲学家无权构造一个人造的人,而必须描述一个实在的人。任何所谓关于人的定义,当它们不是依据我们关于人的经验并被这种经验所确证时,都不过是空洞的思辨而已。要认识人,除了去了解人的生活和行为以外,就没有什么其他途径了。

这些论述有着耀眼的光辉,但也有明显的瑕疵,令人质疑,其中一点就是,人是一种未确定的存在,人在途中,那么人有没有本质特征?能不能给人下定义?

做学问,对事物的理论把握,就要对研究对象去概括,去抽象,揭示本质,作出判断,给予界说。否则,则没有学问,没有对事物的理论把握。人,尽管它有那么多的特殊性,但作为哲学人学的研究对象也必须对它抽象、概括,揭示人的本质规定,作出判断,给予界说。否则,则没有哲学人学,没有哲学人学对人的理论把握。给人下定义,作出界定,这确实是一种老套和巢穴,但只要是做学问,只要是对事物的理论把握,就谁也摆脱不了这一套路。尼采他们也是如此。尽管他们反对给人下定义,主张人无规定性,但是诸如“权力意志”,“纯粹可能性”,人是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动物”,“人是符号的动物”等,不是他们对于人的本质的揭示吗?!不是他们对人下的定义吗?!对于研究对象本质揭示和给予界说是必需的,只不过是,这种本质和定义有正确和错误、深刻与浅薄之分。

人确实有特殊性。人是什么与人实际上是怎么样的、人应具有的本质与人实际上的本质表现,两者可能存在有很大的差距,甚而南辕北辙。人在途中,人总是通过人的生活活动,表现自己的本质。人的实际生活是怎么样的,人的实际活动是怎么样的,那么他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的本质实际上看他在实际中是怎么样的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揭示人的本质,没有必要去界说人。

我们认为,萨特等主张人存在先于本质说,反对给人下定义的观点,是一种哲学人学的描述性框架,与此相反的是一种哲学人学的规范性框架。描述性框架,它能给出某某人是这么个样子:生容面貌、举止行为、品行境界等,如此而已,仅如此而已。它是描写,是记录,是摹状,是比着葫芦画个瓢。它是无批判性的。它不能说明某某是什么样性质的人,甚而不能说明某某是不是人。因为人生活活动的是非曲直,人生实质样态的性质性向,其判断还要凭规范性框架。规范性框架,它是人之应是说。它断定某某生活活动的是与非,断定某某是怎样性质的人,断定某某是不是人。规范性框架是批判性的。它是导向,是提倡,是识记,是精神感化召唤。

人在途中,但人有真正的人,也有披着人皮的魔鬼。那么如何分辨人和魔鬼?就是用人的本质、人的定义。人类历史上也是用人的本质、人的定义去分辨人和魔鬼的。神学认为人是上帝的信徒,在他们那里,信仰上帝的人就是人,背叛上帝的人就是恶魔。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封建道德的民族,把恪守封建道德的人看作是人,认为违背了封建道德同兽无异。在把人界定为理性动物的人看来,人只有坚守理性才是人,丧失了理性就是丧失了人格。即使尼采他们也是把人的本质、定义当作人与魔鬼分辨依据的。他们把符合他们关于人的本质、定义的人称为人的正常状态,否则称之为人的失常表现。

人在途中,但途有人之为人的正道,也有人之不为人的绝路。那么正道和绝路如何划界?也是用人的本质、人的定义。历史上人们也是把人的本质、定义作为正道和绝路的划界的。在人是上帝信徒论那里,信奉上帝是人走的正道,人能成为人,背叛上帝是死路一条,只能下地狱。在人是封建道德人论那里,遵从封建道德是人的正道,人能成为人,违背封建道德是背经离道,人不能成为人。在人是理性存在论那里,保持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正道,违背和远离理性是歧路,就背离和远离了人。尼采他们也是把人的本质、人的定义作为正道和绝路划界标准的。他们把按照他们关于人的本质、定义行进的道路视为光明大道,否则则被看成是邪门歪道。

对于人的本质揭示、人的界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关于人是什么,即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定义,是尺度,是路标,是哲学立场。它是人生活动的尺度,人生活动的路标,人生活动的哲学立场。它使人按照人的本质为尺度,为方向,为立场,行进在人之为人的途中,使人成为人。关于人是什么,关于人的本质和定义对于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这一维,人生就会恍惚不定,左右摇摆,迷失方向。人是世界主体就是一种人的本质、定义的学说,它是人生活动的尺度、路标和哲学立场,使人行进在人是世界主体的途中,使人成为世界主体,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人行进在人是世界主体的途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