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按照世界主体人标准思想和行为,成为世界主体

人按照世界主体人标准思想和行为,成为世界主体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思想和行为,从最基本、深层、终极上说,都是以一定哲学本体论学说为其根据为其标准的。孔孟以仁义封建道德为哲学本体,认为封建道德是人的本质,同样也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人应该以仁义道德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按照仁义道德标准生活和活动。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理性才是人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准则。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以哲学本体论为最基本深厚根基的。道德本体论以道德为人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马克思说过,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人是生成性的、敞开性的。而人在人的生成中人总是有人之为人追求的目标,人总是要选择人之为人的路径,人的生成总是遵循一定的根据和标准。

任何理论都是工具,都是人活动的工具。一切理论都是为了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根据和标准。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关切,为人自身存在和发展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根据和标准。哲学本体论是哲学理论的支点和内核,是哲学体系理论的根脚和基础。它是人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而且是最深层性的、根基性的、基础性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有什么样的哲学本体论学说,就有什么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人的思想和行为,从最基本、深层、终极上说,都是以一定哲学本体论学说为其根据为其标准的。

哲学本体论为人提供人生追求的目标,为人提供思想和行为最基本、深层、终极的根据和标准。哲学本体论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匡正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样的哲学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根据和标准;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根据和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这里只以道德本体论、上帝本体论和理性本体论为例。道德本体论、上帝本体论、理性本体论是三种不同的哲学本体论学说,三种不同的哲学本体论是三种不同的人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三种不同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标准有三种不同的人生,三种不同的人生样态,表现着三种不同的人的本质。

道德本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流,孔子孟子是其显赫的代表。孔孟以仁义封建道德为哲学本体,认为封建道德是人的本质,同样也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人应该以仁义道德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按照仁义道德标准生活和活动。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仁”的含义指“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人要约束自己,纳入周礼的范围,在视、听、言、动各方面都符合周礼的规定。这就是做人的标准,这就是人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

孔子指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仁”是时时处处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即使在危难之时也不可违背。他还特别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为了求“仁”,达到“仁”的思想行为标准,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孟子把“仁”和“义”并列,认为“仁义”是人的本质,是人思想行为的标准。

孟子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6]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去做,应该做的事坚决去做,就是“仁”,就是“义”。“仁义”是人生而固有的。他说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7]“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8]“仁义”是人自己内在的规定性,不是外力强加给人的。“仁义”是人不能不实行,不得不实行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人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9]没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没有仁、义、礼、智“四端”,人也就不成其为人;背离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背离了仁、义、礼、智“四端”,人也就不成其为人。

基督教神学家,特别是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哲学本体,上帝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永恒的超然的存在物。上帝全能、全善、全智。上帝有绝对的统一性、绝对的智慧。上帝是绝对的精神。上帝绝对自由、绝对神圣。上帝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万物,其中也包括人。人是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最高的创造物。

上帝是至善的,上帝创造了万物,万物必定是善的。上帝创造了人,人也必定是善的,但只因人类始祖亚当有了过错,人类都是有罪的,都有遗传自亚当的原罪,天生每个人都有犯罪作恶的本能。不管任何人都不配与上帝共存。不过,上帝毕竟是仁慈的。尽管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但上帝还是选择了人类中一部分人作为选民,让他们灵魂发生变化,使其具有亚当堕落以前那样对善的喜爱,做善事,从而得到拯救。

人类中另一部分人没有被上帝选中,永远身负原罪,不断受到惩罚。不过,上帝始终表现了他的仁慈之心。未被上帝选中的人也不是永远不可得救。这些人要想得救,要想上天堂,就要信仰上帝,按照上帝的意志去思想和行动。要爱上帝,要按照上帝的意志靠爱同上帝相融合。爱上帝是最高的德性,爱上帝能使人充满了爱。爱上帝就能节制、克己,就能同尘世划清界限;爱上帝就是刚毅,就能克服痛苦和受难;爱上帝就是智慧,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爱上帝就能真正做到爱己爱人;爱上帝就可以使人恢复做善事的能力;爱上帝就是正直,就能敬奉上帝。爱上帝同信仰上帝是统一的。只有爱上帝,才能信仰上帝。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这如同《圣经》中所说:“义人必因信而得生。”也如同后来的基督教哲学家马丁·路德说的,对于生命,对于释罪,对于基督徒的自由,有一样东西,并且只有一样东西是必需的,那就是上帝的最神圣的话,基督的福音。爱上帝,信仰上帝,听上帝的话,按上帝的意志思想和行为,就能得救,就能上天堂。所以,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标准就是:上帝,上帝的话,上帝的意志。

西方哲学,从古代到近代,不少哲学家主张精神方面是人最重要的方面。认为精神就是理性,理性是人最重要的方面,以致把人界定为理性的动物。而其集大成者则是黑格尔。

黑格尔宣扬“实体即主体”,“绝对即精神”。精神核心是理性。理性变成为动物有机体中的灵魂,它体现自己,为自己创造一躯体,变成为个别的个体的灵魂。人是精神的理念和自然的统一。人是一种物质存在,但人的本质是理性。理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理性的执行者。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理性才是人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和准则。

哲学本体论为人的存在和发展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根据和标准。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以哲学本体论为最基本深厚根基的。道德本体论、上帝本体论、理性本体论是三种不同的哲学本体论,从而也是三种不同的人思想行为标准,三种不同的标准下的人思想行为,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道德本体论以道德为人思想和行为的标准,道德本体论学说中的人生是道德人的人生,人是道德的人。上帝本体论以上帝为人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上帝本体论中的人生是选民的人生、信徒的人生,人是选民的人、信徒的人。理性本体论以理性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理性本体论中的人生是理性的人生,人是理性的人。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人是世界主体是人思想行为的标准,世界主体人是人据以思想行为的内在规范。

人是世界主体,世界主体是人,这是哲学本体论。人是世界主体哲学本体论告诉人们,世界主体的人,是真正的人;人,真正的人,才是世界主体。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人,作为真正的人,是世界主体的人。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作为真正的人,思想上要具有作为世界主体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行为上表现出作为世界主体的社会历史的责任和使命。世界主体,是人的思想行为的标准,是真正人的思想行为的标准。

人按照世界主体人的标准去思想去行动,思想表现为世界主体,行为上表现为世界主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世界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