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本主义的现代形态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本主义的现代形态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费尔巴哈是哲学史上第一位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但是他的“人本主义”却有其名而无其实。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两者不是非本质的不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物本主义者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所谓人本主义,其真实面目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较为细说的是,“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主体、主人、根本。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却与此相差甚远。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大障碍还在于他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

哲学是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哲学是人类的智慧,是人关切人自己,抬高人自己的理论。几乎所有的哲学家,起码是多数的哲学家,都是肯定人的,都是以人为主体、根本、物本、事本的。他们的哲学都是人本学,都是一种人本主义,只不过采取的立场、论证的方式、论说的尺度有很大不同罢了。

在哲学发展史上,公开打出“人本主义”旗帜并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人本主义”的哲学家是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秘密都在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颠倒的人本学”。本来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以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具有类本质即理性、意志和爱,能认识事物。人类固有的主观无限性、自由与行动的有限性、依赖性的矛盾,使人既努力去认识事物,实现自己的愿望,又怀疑自己的行为,鄙视自己的地位,从而使人与自身分裂,使人的理性、意志独立化,神秘化,以一种超人超验的魔力成为人的守护神,这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宗教的产生、上帝观念的出现。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人创造的神被捧上了天,创造神的人却跌落到地狱。这是“颠倒的人本学”。黑格尔哲学则与宗教神学一样,他把人的思维从人分裂出去变成独立自在的本质而造出了绝对精神。“黑格尔辩证法的秘密,最终只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用哲学否定了神学,然后又用神学否定了哲学。”[16]黑格尔的哲学,是理性化和现代化的神学。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都使人们的思想陷入纯粹抽象的幻想世界中去了。因而必须颠倒这种“颠倒的人本学”,用人去取代宗教神学中的上帝和黑格尔哲学中的独立思维,直接崇拜人本身,直接抬高人本身,创建新哲学。“未来哲学应有的任务,就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17]“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18]“新哲学完全地,绝对地,无矛盾地将神学溶化为人本学……而且将它溶化于心情之中,简言之:溶化于完整现象的,人的本质之中。”[19]“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本学连同生理学当作普遍的科学。”[20]他把自己建构的新哲学冠名为“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是哲学史上第一位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但是他的“人本主义”却有其名而无其实。

首先这里不想细说的是,虽然费尔巴哈把人和自然列为哲学的两大主题,虽然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定名为“人本主义”,但是他认为自然比人更根本。如他所言:“哲学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实界的科学;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普遍意义的自然)。”[21]他竭力强调自然在哲学中的本体地位,无怪乎哲坛无大分歧地推许他的重大哲学贡献在于恢复了自然的权威。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是自然,他的哲学是一种物(自然)本主义,而他的人本主义只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神学提出的一种学说。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两者不是非本质的不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物本主义者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所谓人本主义,其真实面目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较为细说的是,“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主体、主人、根本。人是人自己的主体、主人、根本,人还是世界万物的主体、主人、根本。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却与此相差甚远。

费尔巴哈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是人,但这个人只有在不仅是“我”同时也是“你”时,这种统一才是真实的。同时他还指出,只有将人理解为思维和存在这个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才有意义。可见,作为主体,只有在人是被动的客体时,人的思维才具有真实性,而且作为主体,人不是什么别的主体,只是认识的主体。这种观点实际上和近代唯理性主义异语同义,至多把人仅仅看作是认识的主体。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之一是宗教。他指出,宗教神学的上帝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的自身本质的虚幻反映。上帝成了一种神秘的超人存在,它操纵人生,决定人生,人只是上帝的生来有罪的奴隶。所以必须使人认识到,人就是自己的上帝,人必须爱人,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改变这种恶劣的不幸状态。做到这一点的正确途径是,把对上帝的爱变成对人的爱,把对上帝的崇拜变成对人的崇拜,建立起人的宗教,爱的宗教。可见他批判宗教不是不要宗教,而是要改善宗教,建立所谓“爱”的宗教。“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2]“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3]不管是何种宗教,只要是宗教,本质和作用都是相同的。费尔巴哈为了推崇人去否定原来的基督教却去建立所谓“爱”的宗教,只能事与愿违,只能是把人从一种宗教推进另一种宗教中,从崇拜一种东西变成崇拜另一种东西,说到底,人还是宗教信徒,人还不是世界主体、主人、根本,根本做不到以人为本。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人是抽象的人。他虽然曾说过“人是历史的产物”、“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之类的话,但他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理性,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他有理性思维。他虽然强调他说的思维和唯心主义所说的思维不一样,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但他用人是认识的主客体统一来说明人的具体性,用上帝只是主体不是客体来说明上帝不具有具体性。说来说去,人还是抽象的人。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24]要知道,作为抽象的人,是不能成为世界的主体、主人、根本的。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大障碍还在于他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费尔巴哈十分坚定地拒绝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但却是十分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物质先于精神;存在先于思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他认为,自然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离开人而存在的世界,客观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鲜明,唯物主义立场坚定,影响巨大。人们称赞他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这一点也不为过。费尔巴哈是一个十足的唯物主义者,但同时也是一个十足的机械论者。他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唯物主义。他指出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却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人为的世界、属人的世界、人生活的现实世界。如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他的那样,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而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是的,费尔巴哈看不到人和世界的辩证关系,看不到作为人生存基础的世界的人为性质和为人性质。正是世界具有人为、为人性质,所以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主人、根本。费尔巴哈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只求助于外部自然界,用自然界说明人,以自然界来理解人,把人归结于自然界,以自然界终结人。他只强调人与世界的机械关系,强调作为人生存基础的世界的第一性、根本性。强调世界的第一性、根本性,那么人只能是第二性、非根本性的,人就绝对成不了世界的主体、主人、根本,就不能以人为本。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阻碍着他不能将人本主义贯彻到底。

“人本主义”名称是多么响亮和深邃。人本主义这一名称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指向对人的重视,人是物之本、事之本、世界之本,世界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人本主义这一名称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它横极和深远都重视人,具有普遍意义,时时刻刻以人为本,方方面面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名称着实令人眼馋而爱不释手,以至我们顺手拿来戴在我们的学说头上。不过,我们的“人本主义”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我们的“人本主义”是主张人是世界主体的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人本主义的现代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