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是世界主体,

人是世界主体,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认识是世界主体人理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人是世界主体,世界是人为的,人为的世界是为人的,是为了世界主体人的。人对自然事物的关注,人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归根结底都是对人自身的关注。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的有机统一。简言之,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类自我精神的终极关怀。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本体论终极关怀,而且是把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三重内涵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统一于世界主体人。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人的存在,世界的存在,都是一种存在,而人的存在是比世界存在更根本的存在。人是人自身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基础,人是世界事物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基础。人的存在、世界的存在归结为人的存在。世界统一于主体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世界,是人有所作为的世界,是人为的世界,人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和基础。不与人相关的有也是无,是也是非,存在也是非存在。不与人相关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也是一种非存在。人才是人的世界存在的根本。人的存在,使自在自然存在的世界变成人为自然存在的世界,人还创造了社会存在的世界。人以人的方式变革自然事物、创造社会事物,生成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是以人的方式存在的世界。人为世界的根本性质是属人,以人的方式存在,世界的本质是人。人不仅生成了人为世界,决定了人为世界的性质,而且也是人为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人的世界,人为的世界,其内容,其存在方式,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而其变化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人,在于人的素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它随着人的变化发展、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变化发展,世界主体人的变化发展,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人是世界的最高本质,是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

认识统一于世界主体人。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认识是世界主体人理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认识是认识者人对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是认识者人在接受认识对象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认识规律,对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以语言再现出来的认识对象的主观映象。认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认识是人的认识,只有人,只有世界主体人,才有认识问题,才有观念、理论把握世界的问题。无人的认识、无人的知识无效。离开了世界主体人,离开了人,认识问题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认识不仅受认识对象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同样受认识者人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主要受认识者人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仅有物的尺度,而且还有人的尺度。人对世界的理论把握,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是之所以是”和“应是之所以应是”的统一。认识的产生、演变、结果终极根据无不系于人,其症结也无不从人的活动中得到说明。人是认识问题的根本,是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

意义统一于世界主体人。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人是世界主体,世界是人为的,人为的世界是为人的,是为了世界主体人的。人对自然事物的关注,人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归根结底都是对人自身的关注。自然事物的发展问题,社会事物的发展问题,实质上都是一个为了人自身的发展问题。人,只有人才有价值的问题,意义的问题。人,世界主体人,是世界一切事物意义的尺度。世界是为了世界主体人的,是为了人的,是为了人的自然和精神,为了人的体力和智力,为了人的生活和活动,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人,世界主体人,是世界一切事物意义的最终最高尺度,是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的有机统一。简言之,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类自我精神的终极关怀。

【注释】

[1]《老子》第四十二章

[2]《墨子·兼爱上》

[3]《论语·雍也》

[4]《论语·颜渊》

[5]《孟子·尽心下》

[6]胡适:《中国哲学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页。

[7]冯友兰:《儒家发展的新阶段——道学》,载《文史知识》,1989年第6期。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179页。

[10]《荀子·王制》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3]孙周兴编选:《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2页。

[14]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5页。

[16]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6页。

[17]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页。

[18]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页。

[19]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5页。

[20]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7页。

[21]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批判》,王太庆、万颐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1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2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5页。

[2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