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期待视野与角色距离

期待视野与角色距离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针对读者自身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而提出的一个接受概念。期待视野代表着一个审美接受者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整个文学史正是不断打破、不断重建审美期待视野的效果史。《黑骏马》的拍摄,就是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适度的代表作。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针对读者自身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而提出的一个接受概念。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投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就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审美接受者的文学阅读经验预先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前结构。从这一点说,期待视野与审美定势有某些共同之处。期待视野代表着一个审美接受者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其内在意义的展示,正是通过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审美期待视野的改变而实现的。整个文学史正是不断打破、不断重建审美期待视野的效果史。

1.期待视野与角色距离

审美鉴赏者的期待视野是在特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形成的,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种种局限。当社会和艺术发生变革时,这种局限就显露出羁绊的意味,即个体的先在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产生了不一致。尧斯将这“不一致”称为“审美距离”或“角色距离”,并认为这种审美距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那种强烈的共鸣会抑制审美享受;反之,当这种距离增大到期待视野丧失了对接受的制导作用时,接受者则会对作品漠然。所以,尧斯指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现在的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特性”,也正是由于这种审美距离的变化,“文学影响的分析才能达到读者文学史”[20]

谢飞谈到把《黑骏马》搬上银幕的想法时说,读到张承志这部成名作时,顿觉辽阔草原吹拂的亲情充溢心间。这部作品写出了丰富的人性,融进了自己深刻的思考。在拍摄过程中,请蒙古族歌手滕格尔为影片作曲、演唱,后来发现滕格尔的表现能力较强,他的演唱极富有感染力,谢飞就决定修改剧本,把男主人公的职业由兽医改成歌手,让滕格尔直接出演。请娜仁花出任女主角,奶奶一角由蒙古国演员担任。而外景全部选在了蒙古国,谢飞说:蒙古国比内蒙古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得要好一些,深入到大草原的腹地,以求得更壮观、更真实的视觉效果。《黑骏马》的拍摄,就是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适度的代表作。

2.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

在鉴赏主体的审美经验期待视野中,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是对立统一的。

个体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人们在艺术鉴赏的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特定的欣赏习惯和兴趣爱好,经过多次重复后就成为直觉性情感。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职业、环境、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来选择审美鉴赏对象,一旦审美欣赏对象符合主体的要求,就会产生相应的肯定情感或否定情感,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欣赏对象是接受还是排斥的态度。对艺术鉴赏来说,这种选择包括艺术门类、艺术体裁、艺术题材以及艺术层次和风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追求艺术作品题材的新颖、主题的挖掘、风格的独特、形式的创新等等,总之是追求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即使是同一主体,其鉴赏要求也是多样的、变化的,也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艺术鉴赏的趣味和要求。这就要求艺术家既要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又要尊重鉴赏者的欣赏习惯和接受水平。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满足鉴赏的需要。

同样是《黑骏马》,上海戏剧学院内蒙古班演出的话剧《黑骏马》,受到了戏剧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关注。《黑骏马》的演出形式充满了新意,它强调舞台艺术的综合性,音乐、歌唱、舞蹈以及电影等姐妹艺术手段的糅入,丰富了话剧艺术的语汇和表现力,提高了它的审美价值。它采用散文化的结构,有意淡化情节,突出展现主人公的感情起伏和心路历程。能歌善舞的蒙古族演员们,用充满激情的表演和优美粗犷的舞蹈,表达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纯真的爱情。随着剧情的展开和宝力格内心视象的不断闪回,舞台上呈现出少年宝力格勇敢驯服烈性马驹的场面,老额吉迈着蒙古族老阿妈特有的步态反复吟唱古歌《钢嘎哈拉》的形象,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举行的欢乐的婚礼场面,宝力格在梦境中和恶棍黄毛希拉格斗、厮杀的漂亮的慢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浓郁的草原气息。主人公宝力格自我心境的剖白,与舞台场面或者形成强烈的音画对比,或者融为和谐的音画互补。舞台上的这些直观的形象,把观众带到了辽阔、广袤的草原上,与舞台上活动着的灵魂一起探索人生的真谛。话剧舞台的审美特性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于小说的新的审美愉悦。刻意求新的演出形式相当完美地表达了剧作的特定内容,和谐统一地获得了吸引观众的生命魅力。

观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求变”审美心理特点,新奇是审美心理活动中一个重要效应。传统戏曲中的一些程式已难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了,特别是青年观众对传统的艺术样式有种厌倦感。这里并非要否定传统,也并非要传统艺术不择手段地去迎合观众。而是由于观众美感的转移,我们不能将传统当成包袱背在身上止步不前,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戏剧观念,对整个戏剧系统进行改革,使戏剧艺术既保持优秀的传统特点,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欣赏习惯。这是创新期待对戏曲艺术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