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视野与方法

视野与方法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千年伟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同时也是研究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的理论以其深邃性、辩证性、全面性著称于世,即使在今天,他的思想依然散发出无限的光芒。因此,除了理解马克思的现代史观和古代史观外,我们还必须对马克思的人类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以揭示它的当代意义。《资本论》及其手稿是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最重要文本。
视野与方法_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手稿当代解读

要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不能离开马克思的立场、视野和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马克思的许多思想从总体上被曲解了,这集中表现在对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解上。

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入中国的,随着时代的推延,它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似乎已成共识,但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它的体例和理论旨趣决定的。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从结构而言,它分为四个层次: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革命——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这一结构主要是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服务的,它无非是要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是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的结果,而在革命中要正确处理好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的重心是政治斗争,而不是经济与社会和谐,所以在它的展开中往往具有如下的片面性:即强调阶级而忽视个体;强调政治斗争而忽视经济运动规律;强调生产而忽视需求;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强调生产方式的经济结构而忽视生产方式的技术结构;强调生产关系的微观结构而忽视生产关系的宏观结构;强调国家而忽视人群共同体;强调意识形态而忽视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强调社会运动规律而忽视个体行为规律;强调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而忽视整个社会有机体;强调历史过程的统一性而忽视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强调五种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而忽视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强调产品经济而忽视市场经济;强调历史过程的内部因素而忽视历史过程的外部因素;强调国家的阶级斗争功能而忽视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等等。它舍去了社会生活中普遍的、对夺取政权关系不大的因素,而专门突出与夺取政权有关的规律。因此,一旦党的中心任务发生根本变化,转向经济建设,并进而探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探讨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探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国家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其内在的不完善性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对待时代紧迫问题上,传统哲学教科书却往往言不及义。例如,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规律?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对内对外开放?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为什么必须“以人为本”?对于这些重大问题,传统哲学教科书都不能作出明确的回答。哲学,作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沉思,它的使命之一就是回答时代课题,哲学的生长点也在于回答时代课题,如果哲学不能直面时代,脱离当下的生活,那么无论它在形式上多么严谨,或者被强调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权威性和合理性都会受到时代的挑战。

马克思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千年伟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同时也是研究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的理论以其深邃性、辩证性、全面性著称于世,即使在今天,他的思想依然散发出无限的光芒。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即“回到马克思”,从源头上划清马克思与以后打着马克思旗号而实质偏离马克思的各种观点的界限。同时要结合时代的课题,揭示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因此,除了理解马克思的现代史观和古代史观外,我们还必须对马克思的人类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以揭示它的当代意义。在当前,尤其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必须从根基上夯实历史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基础,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前提、根据,回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2)必须从整体上完整地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的角度展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体系;(3)必须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揭示马克思研究人类史的立场、视野和方法。《资本论》及其手稿是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最重要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