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纲纪为不可阙矣。桓谭作为两汉时期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政合于时”的治国理念,要求执政者处理国家事务,要和当时的社会风俗相吻合,不合时宜的治理措施往往都是错误的,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

——《后汉书·桓谭传》

释义:

善于施政的人,能够根据当世的风俗而施行教化,明察自己的过失而小心设防。

点题:

社会风俗和政治实践之间一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桓谭追求天人和谐的政治理想,在国家治理方法上反对强制性的简单粗暴的统治手段,而是希望当政者能够将治理手段和民间的社会风俗相结合,相互感应、协调配合,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顾炎武提出一切社会变革“自正风俗始”,即社会制度的改革应从移风易俗开始做起。

链接:

《礼记·学记》——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后汉书·桓谭传》——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然后政调于时,而躁人可定。

《宋书·志·第四·礼一》——

弘化正俗,存乎礼教,辅性成德,必资于学。先王所以陶铸天下,津梁万物,闲邪纳善,潜被于日用者也。故能疏通玄理,穷综幽微,一贯古今,弥纶治化。

《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纲纪为不可阙矣。百年必世养之而不足,一朝一夕败之而有余。

延伸悦读:

中国历代非常重视风俗,社会风俗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桓谭作为两汉时期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政合于时”的治国理念,要求执政者处理国家事务,要和当时的社会风俗相吻合,不合时宜的治理措施往往都是错误的,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桓谭在他的著作《新论》中举了王莽和汉高祖的例子,他认为由于王莽希望比肩先圣,所以事事效古,在制度的制定上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当时的施政能力,导致没有取得预先设想的效果,“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致废乱”。与此相反,汉高祖刘邦则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怀大智略,能自揆度”,在群臣制定规章制度之前,往往会告诫他们不要脱离实际,制定过大的目标,要综合考虑国家的现实情况和治理能力,所以才能“宪度内疏,政合于时,故民臣乐悦,为世所思”。桓谭还针对这一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施政措施,他提出,即使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管理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各级官员去落实,所以执政者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做到“君臣致密坚固,割心相信,动无间疑”,才能实现“遂功尽意”。

桓谭虽然一生的仕途并不得志,但他的政治思想内涵丰富、洞悉时事,倡导古文经学,反对谶纬迷信,继承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向前发展,表现出在那个时代极为可贵的求真务实和理性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东汉思想家王充就深受桓谭思想的影响。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也认为,“桓氏识超行辈者有二:一,不信谶纬;二,不信神仙”,并且认为如果桓谭的《新论》一书能够保留完全,那么“当与《论衡》伯仲”,对桓谭做出了极高的历史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