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是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精神境界的

孔子是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精神境界的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孔子是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精神境界的孔子告诉我们,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就是一心想着“仁” ,心中有仁,就有相当高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不违仁,正是孔子教人心思向内用功的具体的修身方法。可知,孔子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与道佛的方法是一样的。

二、孔子是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精神境界的

孔子告诉我们,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就是一心想着“仁” ,心中有仁,就有相当高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假如要使仁暂时来到心中,这是很容易的事,对此情况,孔子这样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可是,心中暂时有仁是不够的,应该要使仁长久地保持在心中,为此,就要一刻不停地想着仁,无论是在怎样紧急的时候,也无论是在怎样困难的地方,都要一心想着“仁” ,绝不能改变。这个意思,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样的: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不违仁,就是心中有仁,也就是明明德,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存仁” 、“以仁存心” 。而违仁,是指把仁置之度外。心中有仁,不仅是一种思想意识和思想境界,也是一种改变心态的实践方法。一刻不停地想着仁,就能不想任何问题不想任何事物,这就是心思向内用功。

不违仁,正是孔子教人心思向内用功的具体的修身方法。他说不违仁,就相当于孟子教人用“求放心”的方法来实行心思向内用功,对于这个意思,朱熹曾明确指明道: “所谓求仁者,不放此心也。 ”求仁就是不违仁,不放此心就是求放心。可是,不违仁的仁是指什么呢?仁,就是求放心的这个心,它就是人的心性、心的本体,也就是人在不想事物时的自我意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教人不违仁,就是自己想自己的心,这是一种心思向内功夫的实践方式,这方式相当于佛家所说的“观自性” 、 “守本清净心” ,是属于最上乘的禅修方式,对佛家来说,可叫做最上乘禅,也叫如来禅。可知,孔子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与道佛的方法是一样的。

不违仁,是孔子被载在《论语》中的一个说法,除此以外,孔子还有与不违仁的意思相同的另一个说法,这就是明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