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教的发展简史

道教的发展简史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道教的发展简史———介绍《回归自然》的有关内容从道教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道教与心性之学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情况。在东汉时期,道教是被称为黄老道的。下面看冯达文《回归自然》一书中的内容:黄老道于东汉末年分为两大支派。正一教于宋后,发展为道教的大宗。道教丹鼎派,组织的实际建立是在南北朝。

二、道教的发展简史———介绍《回归自然》的有关内容

从道教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道教与心性之学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道教是中国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组织的最早建立不知始于何时,可是到了东汉时期,道教的影响力已经是很大了。在东汉时期,道教是被称为黄老道的。比如,古书上这样说:

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后汉书·楚王英传》)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

(《后汉书·王涣传》)

黄老,黄为黄帝,老为老子。浮屠,指佛教。为什么道教被称为黄老道呢?下面看冯达文《回归自然》一书中的内容:

黄老道于东汉末年分为两大支派。一派为太平道,首领为张角,以于吉结集的《太平清领书》为教义。《太平清领书》许多思想来源于老子,但未直接称老子为神。另一派为五斗米道,即后来的天师道。创立者为张陵之子张衡,孙张鲁相继而使之得以发展。这一派直接以《老子》为教义, “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 。据传,《老子想尔注》即张陵所作。该书将黄帝描写成“道”的化身,将太上老君推崇为道的教化者。可见,老子在五斗米道中,已经有教祖的意味。

五斗米道以黄帝为“道” ,太平道以“黄天”为道。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所喊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可见,早期的道教,与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上的哲学都有相当大的关系。可以说,道教是以形而上的道为根基,以老子的形而上思想为依据的。早期道家以黄帝为道的化身,以老子为道的教化者,故此称为黄老道。后来张角的太平道由于起义被镇压而随着绝灭了。而张衡的五斗米道的发展情况是这样的:

张鲁建立的政权持续了三十年,后降于曹操,曹操把张鲁及天师道的骨干迁到魏都邺城。后来,魏为晋所篡,晋又为北方部族所迫迁于建康。自此,天师道便在江南广泛地传播开来。其中,张鲁的第三子张盛不愿受封,携祖传印剑居江西龙虎山布道,创立龙虎宗。此宗后来又称正一教。正一教于宋后,发展为道教的大宗。

(《回归自然》)

既然龙虎宗为天师道的分支,而正一教为龙虎宗又一名称,可以想见,天师道的龙虎宗与后来的正一教也必以形上的道为根基,以老子的形上哲学思想为依据。

上面所提到的太平道和天师道有一个特色,这特色就是:

原张角的太平道,张鲁的天师道,都属于民间宗教。主于符箓驱邪去灾,故后又称为符箓派。龙虎宗属符箓派。符箓派迷信色彩极浓。

(同上书)

晋朝的葛洪,著《抱朴子》一书。书中所说的是关于丹鼎烧炼的理论。这理论提倡追求长生不死与冶炼金丹,由此而形成了后来的有别于符箓派风格的丹鼎派。道教丹鼎派,组织的实际建立是在南北朝。据冯达文所说,情况是这样的:

(北朝)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下凡赐予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要他革除“三张伪法” ,清整道教。由此,寇谦之开创了北天师道……南朝陆静修则以“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 ,弘衍二葛(葛洪及其祖葛玄)”的面目出现,汇总天下道书,著《道门科仪》,创立南天师道。

(同上书)

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都属于丹鼎派。北天师道的建立,寇谦之革除“三张伪法” ,却又要假托太上老君(老子的奠号)下凡,而南天师道要“祖述三张” ,当然要尊奉老子。可见,无论是北天师道,还是南天师道,都离不开老子的作用,说得准确一点,实际上是都离不开老子哲学思想的作用。

到了唐代,道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李唐王朝认老子为先祖,老子不但沾了形上哲学理论的光,而且还沾了姓氏(老子姓李名耳)的光。在唐代,老子被封了许多尊号,老子的学说也受到了很大的推崇。到了宋代,老子陆续受到尊封。宋徽宗本人也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 。可见道教在当时的地位是何等的崇高。关于宋代及宋代以后道教的情况,冯达文说:

宋帝特重天师道龙虎宗。北宋之后,南北分裂,道教也因而分为南北宗。南宗仍以天师道龙虎宗为主,北宗则以在金代由王喆(重阳)创立的全真教影响最大。全真教于元朝发展到鼎盛时期。但在明朝,由于中央政权着重支持龙虎宗,全真教式微。明王朝虽然表面仍尊崇道教,但对道教的发展做了许多的限制。至清代,则连龙虎宗正一教也被冷落了。

(《同上书》)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道教的发展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属符箓派的龙虎宗,自东晋以来自始至终一直伴随着道教发展的全过程。因而也可想见,以龙虎宗为主的道教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以形上道为根基,以老子哲学思想为依据”的传统的,而且一直以来也都是带有极浓的迷信色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