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

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气的观念起源很早,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了“气”字。最后,医和指出疾病的发生皆由六气失序所致。医和认为五味由六气产生的观点包含着气化思想的萌芽。阳气上升形成天之风、热、湿、

1.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

气的观念起源很早,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了“气”字。经过春秋以前漫长时期对自然界的云气、雾气、风气和寒暖之气,生活中的烟气、蒸汽及自身气息的观察思考,人们逐渐形成了万物皆有气、气是决定万物存在发展与消亡的动力这一表示世界普遍原理的观念。最早在哲学意义上使用气的概念的是著名的论地震的伯阳父。《国语·周语》上曰:

伯阳父曰:……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伯阳父认为,天地阴阳二气交通升降、和谐调畅是保证天地万物正常生化、运动有序的条件。由于“阳伏”“阴迫”,阴阳二气不能正常“出”“蒸”,天地运动失去了固有的秩序,结果发生了地震。伯阳父把阴阳二气的正常升降运动看做是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因而,这里的阴阳二气就具有世界本原的意义,成为对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哲学解释。伯阳父第一次用阴阳二气这一物质世界自身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异,冲破了殷周以来天命鬼神世界观的束缚,宣告了气论哲学的诞生。伯阳父的学说预示了后世中国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无论在政治思想史和自然科学思想史上都具有奠基的意义。

img176

泰山经石峪石刻

古代中医学很早就接受了气论自然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秦国的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的故事。医和认为,晋侯之疾“非鬼非食”,而是由于生活荒淫、纵欲过度而致。最后,医和指出疾病的发生皆由六气失序所致。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将对经脉的研究与对人体生命动力——“气”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认识到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化的动力。气是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具有消长、转化等运动属性和规律性。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对先秦气论的重大继承和发展(61)

《内经》对气的独特认识,与先秦两汉哲学是基本一致的:

以气为天地万物的元素和本原,是气论自然观的根本观点。“本”“原”是统一的万物由以生成的物质,气正是万物由以产生并最后又复归于它的东西。较早提出万物由气生成的当推春秋时期的医和。医和认为五味由六气产生的观点包含着气化思想的萌芽。庄子使这一思想更加明确化了,庄子提出了万物由气构成的观点。《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由气聚合而成,气聚万物生,气散万物死,宇宙万物都是一气所化,宇宙万物最后都归于一气。这里气就有了构成万物材料的意义。《管子·内业》《荀子·王制》都有以气为万物构成材料的思想。

img177

《国语》

《内经》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亦曰:“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这就是说,气聚合变化产生有形有名的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内经》的这一认识与《淮南子》是相同的。《素问·宝命全形论》对此作了更详细的发挥。它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这就是说,九野、四时、日月、万物,世界上一切纷繁复杂的现象都是一气所化。气是宇宙的本原,是生成万物的原初物质,作为万物中的一员的人类也不例外。故同一篇中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总之,《内经》认为,气是原始物质,是构成万物形体的材料。

img178

《管子》

中国哲学的气概念具有生成天地万物的材料之意。但是,先秦哲学的气概念更强调的是气是天地万物生化运动的动力,这与西方哲学的本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早期哲学,无论是泰勒斯的水,还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和阿那克西美尼的气,作为本原的第一意义都是从质料上来说的,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批评的这些哲学家只是从质料的意义上来研究本原。后来原子论者的原子本原说仍然给人一种质料本原的感觉。而中国哲学的气概念强调的并不只是质料,更重要的是动力。气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狭义的气指维持万物存在运动的能动力量,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因;广义的气概念除了作为动力因的气外,还包括生成万物的材料,作为生成万物的气,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因。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作为质料因的气一般不再称“气”,而叫做“形”。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都是由“形”和“气”两方面生成,“形”“气”是形成万物的两个基本要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这里的“精”就是“精气”,天地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父母,是由于天之气与地之形的结合,形气交感化生万物。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之前,气概念主要是指作为动力因的气,而到了宋明理学“气”概念才明确地泛指一切客观实在。

《内经》以气为万物生化动力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素问·五常政大论》曰:

img179

民国石印本《灵枢素问集注》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明确指出气贯穿于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全过程之中,从始至终、从生化到象变皆一气所为。

img180

明刊影宋本《灵枢》

《内经》认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还是人类的生、长、壮、老、亡都是气盛衰变化的结果,由气所推动。《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阴阳即阴阳二气。五运阴阳都是一气所化,是一气的不同表现。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运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万物生长、变化、衰亡的原动力,是天地万物神妙变化的内在原因。这段话是《内经》论阴阳五行的总纲。下文接着论述了一气化为天之六气和地之五运,形、气相合,产生万物: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阳气上升形成天之风、热、湿、燥、寒五气,阴气下降凝聚成木、火、土、金、水五行,天之五气与地之五行交互作用产生万物。人体的一切生理过程也由气来推动,《天元纪大论》开篇即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是说人的情志由五脏之气产生。

个体生命历程决定于气的盛衰。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踈,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62)

img181

《内经》片段

经文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论述了个体生命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从文中可见,人体之气(血气)有一个由初生到盛满,再到衰弱以至离开人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个体各个时期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

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是道教修持思想和实践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的定型,是历代道家、道教学者们对传统医学成就的认识、继承和改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