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寂与感的对立

寂与感的对立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寂与感的对立聂豹的为学宗旨是“归寂”。聂豹认为,心体本来寂静,中无一物,感应是此寂体发生的作用,不能以作用为心体,抹杀、忘却能发生作用的寂体。所以他既反对割裂寂与感的关系,也反对把寂感混为一谈不加区别。归寂是为了通感,致虚是为了立有,主静是为了成动。但阳明认为,己学与禅学最大的区别在对伦理纲常的承认。

一 寂与感的对立

聂豹的为学宗旨是“归寂”。这里的寂是境界或本体,不只是心的暂时寂静状态。归寂就是使憧憧往来、意念纷扰之心返归其湛然澄彻、空无一物但又无物不照的本来面目。归寂才能通感,有归寂功夫,才能更好地照察、反应外物。归寂首先须认定心体本寂,聂豹说:“谓心无定体,其于心体疑失之远矣。炯然在中,寂然不动而万化攸基,此定体也。”(《与欧阳南野》,《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阳明弟子中,有人继承了阳明“心无体,以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的思想,认为心无定体,心无时不发,无时不感,所感所应的内容,即心之体。所感所应无停息,能感能应之心也无定体。聂豹认为,心体本来寂静,中无一物,感应是此寂体发生的作用,不能以作用为心体,抹杀、忘却能发生作用的寂体。他说:

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知其发也。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也。心主乎内,应于外而后有外,外其影也。不可以其外应者为心,而遂求心于外也。故学者求道,自其主乎内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与欧阳南野》,《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这里的良知即心体,非仅知是知非的道德判断主体。修养功夫就在使心返归本寂之体。聂豹认为,在寂体上用功,是宋儒所谓“涵养本原”之学。而在心的感应变化上为善去恶,不知恢复本寂之体,是就标末处修饰,不仅功夫繁难,而且容易养成一种侥幸苟且的习气,而归寂则一了百当。他说:

本原之地,要不外乎不睹不闻之寂体也。不睹不闻之寂体,若因感应变化而后有,即感应变化而致之可也。实则所以主宰乎感应变化,而感应变化乃吾寂体之标末耳。相寻于吾者无穷,而吾不能一其无穷者而贞之于一,则吾寂然之体不几于憧憧矣乎!寂体不胜其憧憧,而后忿则奋矣,欲则流矣,善日以泯,过日以长。即使惩之窒之,迁之改之,已不免义袭于外,其于涵养本原之功,疑若无与也。(《与欧阳南野》,《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这是认为,寂体是感应的本原,在后天意念上为善去恶固然不错,但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归于本寂之体。心体寂然,贞之于一,则憧憧往来之念一觑即破,情欲意见一照即消。只在意念上用功,遗却回归寂体,这是舍本趋末。这样做的结果,是违背了《易》所谓“洗心退藏于密”,纵使良知念念精明,也是在发用处理会,于未发之中,纯粹至善之体,尚隔一层。

聂豹认为,归寂之旨笼括功夫、本体,归寂可包王阳明“致良知”全部内容。寂体即良知,归寂即致良知,归寂自能通感。通感就是王阳明所谓格物。他说:

知者,心之体,虚灵不昧,即明德也。致者,充满其虚灵之本体,致知即致中也。寂然不动,先天而天弗违者也。格物者,致知之功用,物各付物,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何思何虑,后天而奉天时者也。(《答亢子益》,《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聂豹自认为他的归寂宗旨与王阳明的致良知相同,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大不同。在聂豹这里,心之体本寂,本寂的心体潜在地具有知的能力,但它本身湛然寂静,本体是“无”。而在王阳明,心之体是良知,良知是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判断能力的综合,它时时显露于心体,本体是“有”。王阳明的致良知是把良知判断为善者,推广于一切事为,使进行此事的行为主体,统御在道德意志之下。而聂豹的心体,本寂本空,虚灵不昧。他所说的知,重在“明”,即心体虚寂无物不照的状态。所以,聂豹的寂体、知等等是与王阳明的良知不同的。

聂豹反复言,他的归寂是为了通感,心体本寂,感是其用,寂感是体用关系,不是心体发出的两种功用,“寂感无二时”。所以他既反对割裂寂与感的关系,也反对把寂感混为一谈不加区别。他主张执体以应用,归寂以通感,他说:

夫无时不寂、无时不感者,心之体也。感惟其时而主之以寂者,学问之功也。故谓寂感有二时者,非也;谓功夫无分于寂感,而不知归寂以主夫感者,又岂得为是哉!(《答东廓》,《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在聂豹,寂体是形而上者,超越具体意念的发生和停止。感是形而下者,它有发生和停止。“感惟其时”而“主之以寂”。因此,他对寂体的“寂”和感应的停止状态这种“寂”区分得很清楚,他说:

虚寂二字,夫子于咸卦特地提出,以立感应之体,非以寂与感相对而言之也。夫寂,性也;感,情也。若曰性本无归,即情是性,乃为真性,恐不免语病也。(《答黄洛村》,《双江聂先生文集》卷九)

这种分别在他是重要的,因为寂体是性,具体的寂是情。寂是本体,它超越具体的动静寂感。性与情、形而上与形而下分际甚明。

聂豹也认为,归寂以通感,是儒学与禅学的区别所在。当时有认为聂豹归寂之学是禅学者,因为禅学的中心意旨即归寂。聂豹力辩己学与禅学的不同,他说:“夫禅之异于儒者,以感应为尘烦,一切断除而寂灭之。今乃归寂以通天下之感,致虚以立天下之有,主静以该天下之动,又何嫌于禅哉!”(《答东廓》,《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在聂豹看来,归寂之学与禅学对心本体的看法上有共通处,此亦不必讳言。但禅以空虚寂灭为目的,它要去除一切感应,时时保持心的虚寂状态,不许外部感觉、表象容留在心,否则就是对虚寂状态的窒塞。故必“以感应为尘烦,一切断除而寂灭之”。儒家是寂感一如,体用不二。归寂是为了通感,致虚是为了立有,主静是为了成动。儒家不以归寂为目的,而是以其为手段。王阳明也曾力辩己学非禅学。但阳明认为,己学与禅学最大的区别在对伦理纲常的承认。禅学以知觉作用为性,其所谓性体流行、立处皆真者,处处不离空。而己良知之学,良知即性,即天理;性体流行,对一切伦理事务皆有轻重厚薄的区别,这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聂豹辟禅,是因为禅学有寂无感。王阳明是从本体的不同上说(空与理之别),聂豹是从功用的不同上说(有感与无感之别)。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对良知本体的看法,要比聂豹所容纳的伦理内容多得多。在阳明,良知主要是伦理范畴,知识范畴是次要的。而在聂豹,良知几与一般所谓心同一意义,其知识的意义为主,伦理意义是次要的。虽然他所说的感、格物,有相当多的伦理意义,但他所谓寂体,却主要是一般意义上的心,包含知情意三者,但主要是知识意义的心。所以,他把心之本体或良知本体看做“寂”。

聂豹认为,他的归寂之学并非杜撰,而是来自王阳明。阳明曾说过:“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答陆元静》,《传习录》中)但阳明的“寂然不动的本体”与聂豹的寂体有两个主要的不同,一是阳明的寂体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是性体。就是说,阳明的寂是心的寂静,是形下经验的止息和泯除。而聂豹的寂体是形而上的,是心的本来面目,是心本体未与外部接触而具有的绝对虚寂状态,这种状态不具有良知之善。二是阳明的形下之寂是为了让形上之性体流行。阳明的良知是性和觉两个方面的合一,他常说人心是天渊,去得恶念,便是善念;去掉形下之念,形上性体便会自然流行。而聂豹的归寂是为了通感:保持寂体不受杂念的干扰,才会有“物各付物”的结果。阳明主要是伦理的,聂豹主要是知识的。这后一点极其重要,因为这恰是阳明弟子认为聂豹背离师说因而环起攻之的最主要的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