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子》的“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但老子却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而治”作了系统论述,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政治思想。老子认为这样做没有办不成功的,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他的历史观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社会不是前进而是倒退的。

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而治”

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卿士、诸侯把一切大事都办得很好,天子已经无事可做了。这是春秋时“无为而治”的一般含义。当时的现实情况并不是什么“无为而治”,所以孔子主张用礼、乐、仁、义治国。但老子却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而治”作了系统论述,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政治思想。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这是说,“道”效法“自然”,天、地、人直接或间接效法“道”,所以,天、地、人也都效法“自然”。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统治者的作为不干扰人民而顺乎人民的需要,事情办成功了,人民觉得是事情自然发展的结果,一点也不觉得受到外来的干预。总之,少施政教、法令,才合乎自然。这是老子的理想政治。在他看来,苛烦的政令犹如飘风骤雨,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它不合乎自然。“道”和“德”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它不干涉而顺任自然。一般人追求声色货利,政教礼法,实在是一种过错。理想的统治者——“圣人”应该从这种过错中解脱出来,顺任万物自我发展而不要“有为”。以上这些文字中所说的“自然”与“无为”是同一的含义。只是“自然”主要是对天地万物而言,而“无为”则主要是对人的活动而言。

除了《老子》第三十七章中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无为”描述道以外,其他章所讲的“无为”都是指政治问题。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老子讲“无为”是针对“有为”的。在他看来,“有为”政治带来的祸害非常严重。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贫困;法令越森严,盗贼越增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七十五章)统治者征收大量赋税,造成人民饥饿;统治者越是强作妄为,人民越是难以管理。对“有为”政治的批评,以第五十三章的话最为激烈。这一章里写道: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大路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径。朝政腐败了,弄得农田也全部荒芜,仓库十分空虚;统治者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吃厌了精美的饮食,搜刮更多的财货。这样的统治者简直是强盗头子,多么无道啊!这里确实描绘了春秋时期的一些社会景象。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子的答案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主要指的是消除独断的意志和专断的行为,含有不妄为的意思。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四十一章)又说:“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三十三章)可见老子思想并不是消极怠惰的,而是强调人们行事要以“道”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失误。因此,“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它正面的说法叫做“好静”“虚静”,是一种顺乎“自然”的行为状态。老子认为这样做没有办不成功的,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他的历史观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社会不是前进而是倒退的。这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来。他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三十八章)

老子说的“道”“德”“仁”“义”“礼”是五个思想范畴,也是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老子是用思想范畴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人类社会最初阶段是“道”统治的,一切纯任“自然”,是完全的“无为”。第二阶段是“德”统治的,分为“无为”又无心作为(“上德”)和“无为”而有心作为(“下德”)两个时期。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都是“无为”的。所以老子不反对“德”。第三阶段是“仁”统治的,“为之”却出于无意。第四阶段是“义”统治的,“为之”且出于有意。第五阶段是“礼”统治的,“为之”却得不到响应,于是就伸出手臂来使人强就,即用强力使人服从。第三、四、五阶段都是“为之”的,都是“有为”的。老子在这里只说到“上仁”“上义”“上礼”的状况如此这般,没有说到“下仁”“下义”“下礼”的状况又是怎样的,无非是说在“有为”的几个阶段最好不过如此,不好时更不堪设想了。老子对社会历史的这种描述,反映出古代思想史上的“德”“仁”“义”“礼”几个基本范畴产生的历史顺序,客观上是一个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每后一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离“无为”越远,美的善的东西越少,丑的恶的东西越多,离他的政治理想越来越远。

由此,老子提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发展物质生产和社会文明,却希望人人能得到甜美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居处。老子这个舍弃文明而守其朴素的社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注释】

[1]通行本作“高下相倾”,据帛书《老子》甲、乙本改。见高明:《老子帛书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