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政篇第二

为政篇第二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政篇第二2.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孔子主张以民为贵、反对刑法、希望减少战争、反对厚敛重赋。刘邦认清社会现实后,秉承“无为而治”的精神治理国家,推行仁政,轻徭薄赋,不久天下大治,万民归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这是指只有把丧礼、祭祀办好,才能赢得民心,才能使国家稳定。

为政篇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解

①德:道德。②北辰:北极星。③居其所:在一定的位置上。④共:通“拱”,拱卫、环绕。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感悟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延伸到政治上便是以德治国。他认为统治者应当具备高尚的品行修养,内心仁义,并将这种思想转化到对国家的治理上。儒家认为残酷的刑法只能让人短暂地远离罪恶,只有道德教化才能让百姓发自内心地从善,像众星拱月般拥戴他们的国君。孔子主张以民为贵、反对刑法、希望减少战争、反对厚敛重赋。虽然这些观点都符合人民的愿望,然而孔子的德治思想并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变革,所以未能成功实现。直到汉代,中国的政治才开始将法制与德治兼容起来。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国库十分空虚,百姓刚从战火中解脱,可以说整个大汉天下都是积贫积弱的萧条景象。刘邦认清社会现实后,秉承“无为而治”的精神治理国家,推行仁政,轻徭薄赋,不久天下大治,万民归顺。正是由于汉高祖刘邦践行以德治国的原则,汉朝才得以恢复国力,为后来出现的文景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汉朝得以统治天下四百余年。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解

①蔽:概括。②思:思想。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感悟

《诗经》是孔子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熟练运用《诗经》当中的诗句是一种文化风尚。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时也说:“不学诗,就不知道如何说话。”可见《诗经》在当时的重要性。孔子在这里用一句话概括了《诗经》在内容上的特点:思想纯正。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解

①道:引导。②齐:整顿。③免:此处指免于刑罚。④无耻:没有羞耻之心。⑤格:人心归服。

译文

孔子说:“用政策来引导,用刑法来整顿,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使用礼教来整顿,人民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感悟

在这章里,孔子比较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治国方略及其效果:“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后果是“民免而无耻”;但是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百姓自然就会有羞耻之心,且人心归服。这就是不同原因,导致不同的结果。

道德和法律,二者本身并不矛盾,因统治者施行它们的目标都是一样:即更好地治理国家。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单纯依靠一种治国方略是不明智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国力空前强盛,但过分迷信法制,刑法残酷、统治暴虐,百姓苦不堪言。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秦朝统治者以苛酷的刑法强行征用大量百姓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秦始皇坟墓,这些暴虐行径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因此最明智的方式是将道德与法律结合,使其优势互补,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推行以德治国。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解

①十有五:即十五岁。②志:立志。③逾矩:违反礼制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做事说话有把握,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明白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感悟

在中国,很多不识字的人都对本章内容熟稔于心,可谓千古传诵。这是孔子一生的写照。李贽在《四书评·论语》中评论此章云:“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即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树立了自己的志向。“三十而立”,可以理解为学业和修养已经可以自立,也可理解为人格已经成熟。“四十而不惑”,即到了四十岁不再受外界干扰迷惑,心中有了自己的思考。“五十而知天命”,李泽厚先生评论说:“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历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即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有限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这也就是‘立命’、‘正命’和‘知天命’。”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解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当时鲁国三家专权,孟懿子便是其中之一。②无违:此处指不要违背礼节。③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④御:驾车。⑤孟孙:即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懿子向我问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死了,按照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感悟

不同的人问相同的问题——“孝”,孔子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孔子因材施教,因此他的回答是因人而异的。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依杨伯峻先生的注释,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等级规范,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孟氏作为鲁国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jiàn)越礼制,是孔子最心痛的。孔子这几句话,可能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而发的。

孔子是从丧礼的角度去阐释孝道。儒家对孝道如此重视,不仅是出于道德层面的考虑,更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这是指只有把丧礼、祭祀办好,才能赢得民心,才能使国家稳定。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解

①孟武伯:名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②唯:仅仅。③忧:忧愁。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是为儿子的疾病忧愁。”

感悟

只为孝子的疾病忧愁,意味着其他各个方面都无需父母挂念。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试问有几人能做到除疾病外无需父母牵挂呢?为人之子,应当做的就是努力减少父母对我们各方面的担忧,这一点值得深思!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解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②别:区别。

译文

子游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孝啊,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尊敬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感悟

孔子对当时流行的“孝”就是“能养”的思想观念予以否定,他认为就是狗马,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孩子不能尊敬父母,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显然这是两种层次:低一点的是“能养”,高一些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李贽评论说:“今之孝也,并‘能养’亦无之矣,岂不可叹!”(《四书评·论语》)李贽的话直指明代社会存在的某些丑陋现象。孩子抛弃父母者,早已屡见不鲜。很多人连“能养”都无法践行,何谈尊敬之心?孔子几千年前就指出孝的基本内涵,他认为子女不仅要尽赡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要有爱敬之心。今天的中国人,更应当很好地践行这一点。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解

①色: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②弟子:年轻人。③先生:长辈。馔(zhuàn):吃喝。④曾(céng):副词,竟,难道。

译文

子夏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饭,年长的吃,这难道就是孝么?”

感悟

何为孝?孔子从不作明确界定,他只是就问者个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谈了自己的观点。就同一问题,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给出不一样的回答。这一章和上一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孝”并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是赡养或者帮忙做事并不是真正的孝道,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尊敬。为何“色难”呢?人的脸色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总是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说明孩子心里一直尊敬父母。秉承对父母的这份尊敬才是真正孝的体现。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解

①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鲁国人,字子渊,又名颜渊。②终日:整天。③违:此处指持反对意见。④愚:愚蠢之人。⑤省(xǐng):观察。⑥发:启发。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说话,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蠢的人。我私下里观察他的言行,却发现也能对我讲的内容有所发挥和践行,颜回其实并不愚蠢啊。”

感悟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论语》一书提到他共计二十一次,都是称赞他。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但家道衰落后穷居陋巷却不抱怨,也不改变自己的快乐。颜回生性敦厚却天资聪慧,本章提到孔子也曾误解他,认为颜回“愚”,但是最后孔子还是看到了他的聪颖。这个故事也启发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仅靠自己所看、所听,而且还需要用心观察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另外,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最看重的是弟子对所学内容能够用心领会,从中受到启发并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实践之中,孔子看重的并不完全是上课时认真听讲,乐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廋哉?”

注解

①所以:动机。②所由:是指所由从的道路。③安:满足。④焉:何处。⑤廋(sōu):隐藏。

译文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言行的动机,观察一个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了解他心情的寄托,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感悟

孔子在这里谈到的是如何观察别人,方法确实很妙。这是教我们如何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中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孔子对其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总结。这种对人的观察与了解方法,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也是很有启发的。

2.11子曰:“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解

①温:温习。②故:旧知识。③知新:有新的体会与发现。④师:老师。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感悟

这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名言。“温故”可以解读为温习和研究过去所学知识。“知新”则要善于总结研究过去所学,然后进行思考拓展,从而获得新体验、新知识。《论语·子张》中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知识,就可以说是很好学了。”月无忘其所能“即相当于这里的“温故”,“日知其所亡”即这里的“知新”。可见好学之人,必定要将“温故”与“知新”两者有机地结合,才可以到达学习的理想境界。这些学习方法在今日依然很实用,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够用温故知新的方式,那么将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子曰:“君子不器。”

注解

①器:器皿。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

感悟

孔子所讲的“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应当像器皿一样,局限于一才一艺。孔子自身精通六艺,文武兼备,可以说这也是他被尊称为圣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代对于君子要求甚高,首先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涵盖了重道明本、明辨义利、胸怀坦荡、注重团结、讲求风度等。其次是知识层面的要求。这一点参考孔子的教学内容便可知晓。孔子教授弟子的六艺就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可见孔子致力培养的是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君子不器”此时显得更加重要。

纵观中外名家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博学多识的通才。比如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化学、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更难能可贵的是罗蒙诺索夫也是一位出色的人文学者,他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另一位则是中国的数学大家——华罗庚。他不仅在数学领域成就卓著,而且在语言文学方面也有造诣。新中国成立初期,华罗庚和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赵九章等一起到国外访问。在途中,华罗庚以钱三强的名字为题,给大家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强:赵、魏、韩,求下联,一时间大家无法作答。华罗庚便笑吟吟地道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这副对联赢得了满堂喝彩,因为上联表面是指战国七雄中的三个国家,其中包含了钱三强的名字。下联表面是指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弦定理,实际也包含了赵九章的名字。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解

①行:动词,做。②后从之:然后再说出来。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做,再说出来。”

感悟

言行一致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为人处世原则之一。孔子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讲信用是立命之根本。对于君子尤其如此。这一观点在《论语》一书中被反复提及。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解

①周:是以当时所谓的道义来团结人。比:是以暂时的共同利益互相勾结。

译文

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们,而不偏袒勾结;小人偏袒勾结,而不普遍团结。”

感悟

《庄子·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讲的是与此章同样的意思。相传在唐代,有个人叫薛仁贵,家中清贫。他为了改变家中经济状况,实现自己的理想,便从军入伍,跟随皇帝东征。因为薛仁贵军事才能突出,智慧胆识过人,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很快被加官晋爵。一时间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但薛仁贵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谢绝了所有贺礼,唯独收下了昔日好友王茂生的两坛酒。手下人打开酒坛,却发现坛中所装并非美酒,而是清水。令在场所有人惊讶的是,薛仁贵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笑意。薛仁贵让手下人将坛中清水取出三碗,一饮而尽。在场的人更加百思不得其解。看到众人的疑惑,薛仁贵道出了其中原委。原来在薛仁贵还未功成名就时,与妻子生活窘迫,住在一个破窑洞中,经常为生活发愁。好朋友王茂生经常接济他们,两家关系十分要好,可谓患难之交。薛仁贵说:“若是没有当日王兄的雪中送炭,恐怕我薛仁贵也无今日的荣华富贵。今日王兄家里清贫,虽然只是送来清水两坛,但是其中承载的盛情我心中自明。这就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啊!”后来这段佳话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解

①学:学习。②思:思考。③罔:迷惑。④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危险。”

感悟

《孟子·尽心下》讲“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与此处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是一个意思。如果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不会思考,而是全盘的相信、接受,那么还不如不读这些书。书海广阔,但其中亦有粗制滥造之作,就算名篇巨著,其中也有不足之处。因此,读书的过程就是做思维体操的过程。思考,然后批判式的接受其中的精华,摒弃糟粕,将所读内容加以研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但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个人如若整天思考,那么所想之物,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最终都无法实现。可见,孔子想要表达的是“学”与“思”的完美结合。二者之间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解

①攻:致力于、钻研。②异端:不正确的学说。③斯:指示代词,这。④也已: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钻研异端学说,这是祸害啊。”

感悟

本章的含义争议较大,比较合理的理解有两种:第一种将“攻”理解为“钻研、致力于”,本书采取此种理解。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朱熹,其《四书章句集注》采用此种看法;第二种将“攻”理解为攻击,全句可译为“攻击那些异端学说,祸害就可以消除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即采用这种说法。

但不论是哪一种解释,从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孔子对异端学说是持很鲜明的批判态度。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解

①由:孔子学生,仲由,字子路。②诲(huì):教诲。③知(zhì):智慧。

译文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对待知或者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智慧。”

感悟

这一章里孔子告诉了我们做学问应有的诚实态度。短短几个字,然而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许多人唯恐别人拆穿他的虚假,不知装做知道。孔子教导人们坚持真诚的原则:不知为不知。天下之大、学问之广、书籍之多,凭借个人之力,是无法将天下所有知识囊括于一身的。韩愈《师说》中也讲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讲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个人所学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只有端正态度,不断积累,才能向无限慢慢靠近。这个过程必须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诚实。只有承认自己不懂,持有一个虚心求教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驰骋于学术海洋。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解

①子张:孔子学生颛(zhuān)孙师。②干:求。禄:旧时官吏的俸禄。③阙:保留。④慎:谨慎。⑤寡:少。尤:错误。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保留有所怀疑的地方,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就能减少错误;多看,保留有所怀疑的地方,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讲话少过错,行为少懊悔,官职薪俸便自然会有了。”

感悟

孔子教学既有他的政治目的——“学而优则仕”,也有他的文化目的——提升人的修养,培养品德高尚的君子。当时的社会以世袭制为主,一般情况下只有贵族出身,才有可能在朝廷为官,布衣百姓通常无缘官场。孔子办私学,打破了这一社会准则。《论语·子张》讲“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是讲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得好就去做官。做了官有时间再去学习的,是那些世袭的贵族。学习的好就去做官,这成为庶民阶层为官的重要路径。在今天看来,孔子开展的教学活动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也推动了士阶层的觉醒。

本章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现的师生对话。除此之外孔子也经常和学生讨论从政的话题。孔门最优秀的学生都被分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科也都直接间接地与从政有关。“德行”可看作为官之本。只有个人德行高尚,才能赢得他人的肯定与举荐;“言语”即培养学生善于辞令。善于辞令的官员,往往可以在迎接宾客,出使别国时表现出众;“政事”就是纯粹的为官之道;“文学”应当指拥有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文采。无论是官场之上、宴席之间还是祭祀典礼、朝堂之上,学富五车、侃侃而谈必定会赢得领导者的青睐。事实证明,孔子的办学目的是达到了,他的学生中确实有不少为官者。仅《论语》一书中记载的就有:冉有、子路为季氏宰,闵子骞为费宰,子游为武城宰,仲弓为季氏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还曾任鲁国军队的“左师”。由此看来,孔子对于从政人才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这里,他也为我们展示了为官的奥秘。今日看来,对有志于仕途之人,本章仍然大有益处,值得仔细品鉴。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解

①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哀”是谥号。②何为:做什么?③举:选拔,举用。错:放置。枉:邪佞。

译文

鲁哀公问:“要做些什么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举用正直的人,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便服从。举用邪曲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便不服从。”

感悟

影响国家兴亡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用人”。贤明圣主,要想国泰民安,必定举用贤才,罢黜奸佞小人。《论语·泰伯》道:“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乱”在古汉语里和“治”通,“乱臣”就是治国之臣。意思是说,舜和周武王都是因为举用了大批贤臣,得到了他们的真心拥戴、全力辅佐,才得以天下大治。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提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由此可见,用人之道对国家社稷是何等重要。

商聚德《孔子的智慧》一书指出,在宗法制、世袭制的社会环境中,平民阶层是很难被皇帝任用为官的。但随着养士之风的盛行,慢慢地改变了贵族世袭官吏的旧制度。孔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了“举贤才”的观点。所谓“举贤才”就是英雄不问出身,只考察个人的才能、道德。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当时社会举荐人才的方式并不民主,而是在位之人对下层人才的挑选、举荐。但是这种改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选用,有助于国君更好地治理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历史的进步。《孟子》一书中就提及了很多出身卑贱的贤能之士被举用的情况:“傅说(商王武丁的臣子)举于版筑之中,胶鬲(商纣的臣子)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齐桓公的宰相)举于士,孙叔敖(楚庄王的令尹)举于海,百里奚(秦穆公的臣子)举于市。”这些故事虽然具有传说色彩,但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举贤才”的范围之广。曾经有人问孔子,卫灵公那么的昏庸无道,为什么他的国家还不灭亡呢?孔子回答说:“仲叔圉治宾客,祝img1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论语·宪问》)这意思是说,卫灵公虽然昏庸,但是他有一大批贤臣:仲叔圉接待宾客,祝img2管理祭祀,王孙贾统帅军队。正因为这些贤臣辅佐他治理国家,怎么会亡国呢?总之,能否举用贤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甚至生死存亡都关系甚大。孔子的举贤思想,也得到了墨子、孟子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员选拔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解

①季康子:季孙肥,“康”是其谥号。鲁哀公的臣子,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②以:连词,与“和”同。③庄:严肃认真。④不能:弱者。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而互相劝勉,如何办?”孔子回答说:“你对老百姓严肃认真了,他们对你的政令也就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老百姓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你提拔好人而教育那些能力弱的人,老百姓就会互相劝勉。”

感悟

季康子的问题是为政者如何才能让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互相劝勉。也许有人认为要改变的对象是百姓,所以必须推行一定的法令,或者对他们进行相关教化。但孔子的回答却是另一种思路。孔子认为,虽然目标是让人民具有高尚的德行,但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为政者的行为。只有为政者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赢得百姓的尊敬与爱戴。也就是说,只有为政者自身做到“庄”、“孝”、“慈”、“举善”、“教不能”,才会出现为政者所期盼的“使民敬”、“忠以劝”。孔子认为一个上下有序、文明和谐的国家是每个为政者梦寐以求的,然而这一切的核心要素不在别处,就在为政者自身的修炼与提升。《礼记·大学》中这样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在古人眼中,为政者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解

①书:指《尚书》。以上引文《伪古文尚书·君陈篇》作:“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②有:名词词头,无实义。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为什么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感悟

针对为什么不参与政治的疑问,孔子答得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孔子对政事的另一种解读。其中既体现了孔子的含蓄表达——并不反对直接参与政事,又体现了孔子对于家庭伦理与政治关系的看法——“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此处所讲有一定关联。修身是第一要义,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这一理论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修身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将家庭治理的井井有条。家庭内部需要尊卑、长幼有序。进而延伸到一个国家,再扩大到整个天下。这就是儒家治国方略中为何要反复强调孝道的原因。

从另一角度思考,这也是一种对于义务和责任的强调。儒家学说带有较浓的集体主义色彩,具体说,就是个人的生存并不仅仅只为个人,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修养功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因而个体对于民族、国家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儒家认为,如果国君仁爱,那么臣子就会忠诚;如果做父亲的慈爱,为人子者定会孝顺。孔子很注重对国君进行劝谏,要求身为君主,首先要以身作则。但是他也提倡做臣民的应当安分守礼、遵守孝道。总之,各负其责,相互影响、彼此促进。虽然,君臣父子的理论含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img3,小车无img4,其何以行之哉?”

注解

①而:语气词。②img5(ní):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二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车上叫做鬲,小车上叫做衡。鬲、衡两头都有活销img6就是鬲的活销img7就是衡的活销。车子没有它,自然无法套住牲口,那怎么走呢?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小车没有了驾车的横木木销,如何能走呢?”

感悟

孔子的比喻很形象,点出了诚信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像“大车无img8、小车无img9”,是无法行走的。《论语》全书多次提及诚信,古人对它相当重视。在今日社会,建筑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都让人民缺乏信任,诚信的倡导确实应该遵循古礼,把诚信当作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才会进步!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解

①殷:就是殷商,即商代。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因:继承。②周:即周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代。

译文

子张问:“今后十代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继承了夏代的礼制,所削减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朝的礼制,所削减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也许有继承周代的,即使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感悟

子张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具有跨越性的文化问题。中国人一直在探索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前代文化),有阶段性的全盘接受,也有阶段性的全盘否定。孔子在这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按图索骥的研究方式。从商代看夏代,从周代看商代,在这幅历史的画卷中,孔子读出了其中的精妙之处——继承与发展。所以,面对弟子子张的疑问,孔子才能淡定从容地回答说今后百代的礼仪制度都是可以预先知道的。继承并非全盘接受,而是需要有“损益”,这是说吸收传统文化,并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进行改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出中国人应当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和此处孔子的观点是共通的。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解

①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②谄(chǎn):谄媚。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应当去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这是谄媚。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无勇气。”

感悟

表面看,孔子强调的是对鬼神不要谄媚,但实际上是告诫人们在做事时不要功利心、目的性太强。儒家认为对于自家的鬼神,或者说对自家的祖先进行祭祀,这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责任。但是对别人家的鬼神进行祭祀,明显是有其他目的,或者是为了祈求避免灾祸、或者是非分的祈求福佑等,这些心理都被孔子视为谄媚。有关见义勇为的故事,《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可以说对这一名言践行得最为彻底。后人多把孔子视为只读圣贤书的老夫子,这是因为他们对《论语》及孔子本人研究不深、了解不够。这里对见义勇为的提倡,就是孔子侠义之气的自然流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