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攻克中医药“哥德巴赫猜想”的人

攻克中医药“哥德巴赫猜想”的人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攻克中医药“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江西中医学院校友涂瑶生的创业故事涂瑶生,现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江西中医学院78级校友。

攻克中医药“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江西中医学院校友涂瑶生的创业故事

涂瑶生,现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江西中医学院78级校友。

涂瑶生院长1957年生于江西南昌,11岁随父母下放农村做了一名放牛娃。13岁在文革年代“初中毕业”,后来又在钢厂、纺织厂当过工人。1978年文革结束,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当“工人老大哥”涂瑶生准备参加高考时,同车间400多名工友无不诧异,有人戏谑道,初中只读过一年级,也能考大学?涂瑶生不为世俗所动,用5个月自学了初、高中所有课程,以意想不到的成绩,考进了江西中医学院。留校任教3年后,1986年,他突然萌生了考研的想法,经过半个月的突击,一考成了广州中医药大学赫赫有名的邓铁涛教授的弟子。一片唏嘘哗然之后,他南下广州,在校面壁3年,完成了《叶天士医学实践中创造性思维特点初试》硕士论文,文中提出了“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寻求事物间的差异性”“揭示创造性思维与中医药发展的内在联系”等诸多哲学思辨,初现了他的哲学思维范式,也为我们解读他日后的创业传奇,找到了他早期的哲学伏笔。

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研究生毕业后,涂瑶生先后到广东省计生委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他毅然放弃了国家公务员的身份和升迁的机会,于1990年12月来到了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当时研究所20多人挤在不足100平方米的民宅上班,时任办公室主任的他和大家苦战2年,至1992年底,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两幢办公大楼已耸立在广州市恒福路旁。

“社会的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的发展”。恩格斯此语对涂瑶生影响至深。还在大楼建设期间,有人从日本给他带回了汉方制剂“葛根汤单方冲剂”,简单的事实对他产生了不简单的启迪:能不能把单味中药制成类似日本“葛根冲剂”的中药配方颗粒呢?研究所如何与某种“社会需求”契合呢?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他注意到几十年来国内不断有人进行过这种尝试,但都因难度太大而失败。他组织了6000份问卷调查,有70%的患者支持这项改革。他又对广东省中药饮片改革的鼻祖邱晨波教授做了专访,50年代邱老在广州星群药厂研制了300余种单味中药水剂,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由于历史原因,改革被迫中辍。

涂瑶生在研究所曾多次说过,要“注意选择前人已经开展了一定研究、虽然失败、但积累了相当经验的项目”。眼下,这一别人一挫再挫、成就很少、问题多多的项目,不就是他逆向思维所要寻找的那个不二选择吗?恰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药饮片剂型改革项目,他迅速组织研究所进行项目申报并顺利立项。与国家改革思路不谋而合,或许又一次印证了他“如有神助”的感觉,此刻他心里涌动着的是要创办一家专业生产配方颗粒的药厂,进而形成以研究所为“主体”、以医院和药厂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的激越思考。

攻克中医药的“哥德巴赫猜想”

中药配方颗粒研发项目,是对几千年来中药传统用药方式的一次革命,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改革的阻力相当大,当时被人称为中医药的“三峡工程”和中医药的“哥德巴赫猜想”。

1993年2月,涂瑶生代表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签订了联合兴办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协议,随后他以公司筹建办主任的身份,率领一个5人小组,在旗峰山下铲起了第一锹“三通四平”的土,拉开了创业的帷幕。

“吃药不用煎,一方敢为天下先”是当年写在墙上的一句口号。1995年12月,投资2000万元的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并且一次试车成功,项目相继列入省和国家火炬计划,公司大门挂上了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开发试点单位”和“中药饮片剂型改革基地”两块沉甸甸的金色铭牌。1996-2003年,涂瑶生主持引进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指纹图谱等高新技术,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不具备饮片外形后的真伪鉴别和优劣评价等重大技术问题,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1999年,他以澳大利亚联邦药品管理局来一方进行GMP认证为契机,启动了一方的国际化进程。他站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纽约山奈医学院、多伦多世界中医药大会和悉尼“澳华中医药学会”的讲坛上,侃侃而谈中药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并从容答问,他用国际社会能够听懂的语言,开始了中医药与世界的对话。2003年,一方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回款达3757万元,实现了30%的增长,国家发改委“年产100吨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药产业化示范项目”也顺利启动。

日前,研究所刘法锦研究员在一封丁颖科技奖推荐信中写道:“涂瑶生研究员经过十八载寒暑,将源于1993年的他的一个理念,变成了现代中药的一个朝阳产业。他通过实践,证实了‘单味中药单独提取原则’理论上的正确、生产上的可行和临床上的有效,在中药药剂学学术理论、技术水平上均具有较高的原创性。他主持并通过国家验收的多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内外奠定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2003年,涂瑶生的“三峡工程”已经“高峡出平湖”,他完成了他的“中医药哥德巴赫猜想”第一章,完成了一次对中药的史前超越。

用企业家的理念开拓事业

2003年初,涂瑶生提出“把企业交给企业家管理”;同年9月,他选择了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股东和控股方,他只当董事长,不管具体经营,实现了企业所有制从国有向民营的历史性转变。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历史性联袂,使一方制药2008年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

1993年12月8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综合大楼剪彩落成,数年后医院仍门可罗雀,患者寥寥。2003年9月,涂院长把“一方”改制后,将全部精力投放到医院,将企业家的开拓精神运用到医院的经营管理中的。按照涂瑶生医院的思路,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要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医院大手笔构建了中西医结合康复系统,推出了从针灸、理疗、推拿到康复训练的完整康复服务,骨关节病专科和针灸康复专科各组建了3个病区,拥有200张病床,骨关节病专科还推出系列程序化治疗项目,由此聚集了医院的优势资源和旺盛人气,形成了医院人口相传的口碑和品牌特色,迎来了医院强势发展的新拐点。2008年医院业务总收入比2003年增长430%,日均门诊量达2500多人次,年住院病人近10000人次。在2009年院、所中层干部会议上,涂院长作了《同心同德,践行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促进院所再腾飞》的报告,他预计2009年医院全年业务收入将增长20%,达到3亿元。

涂院长有一个著名的“专家制造”论。他说:“实际上,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是由我们的领导层帮着他们成长为‘专家’的,可以说,第二中医院制造了一批专家。所谓‘制造专家’,不是包装,而是为他们创造条件,把他本身的潜质发挥出来,成为专家。”医院多位专家坦陈,他们的“出名”,更多的是被涂院长“打造”出来的。

涂院长力推医院“满意文化”建设,在大会、小会都谈到:“在我们医院,大家都要明白一个道理,是我们‘求’病人,不是病人‘求’我们;病人可以不选择我们医院,但我们医院不可以没有病人。医院文化,说到底就是满意两个字。”现在,医院成立了高血压、中风、骨关节病、糖尿病、乳腺病、咳喘病等专科病友组成的健康俱乐部,对出院患者作回访、给病人写慰问信、开展免费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满意文化”搞得有声有色,凝聚了涂院长所说的一大批“病人群”。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涂瑶生医院发展和建设理念,已然越过理论的灰色,给第二中医院的生命之树注入了常青。

马克思说:“我们的事业也许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目前,涂瑶生正在主持研究所一项国家级新药开发和省科技厅《绘制广东省中医药产业技术路线图》的重大创新项目。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他经常就改革发展中关乎民生的热点如社保、养老等问题提案,受到政府重视和回应;他最近的一次提案呼吁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向社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惠及超过50%的亚健康人群。

(供稿:江西中医学院 吴晓明)

点评

1.涂瑶生具有创造性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方法演变成一种创新精神,在企业和医院经营过程中,这种思维方法表现为一种创业精神。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使涂瑶生在科学研究和企业经营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科学家和企业家有共性,那就是都具有强烈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但社会是有分工的,涂瑶生的准确定位,使他的科学事业、医院管理和企业经营实现了三赢。可见,涂瑶生不仅用创业创新精神管理企业,也用创新创业精神管理人生。

(点评:江西省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陈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