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哥德巴赫留猜想

哥德巴赫留猜想

时间:2022-08-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数学发展史上,有过许多光辉灿烂的成就,它们曾经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和深刻的启迪。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原始陈述。这就是千百个数学家们迄今为止仍在努力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无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在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实质上未取得丝毫进展。人们把数论称为“数学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数学发展史上,有过许多光辉灿烂的成就,它们曾经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和深刻的启迪。哥德巴赫是个著名的超级数学难题。

什么叫猜想?在数学上,猜想可不是胡乱猜想,它是一些经过反复实践,用大量数据验证出其结果是正确的,但一直未能给予理论证明的数学命题。

哥德巴赫是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认识了任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的伟大的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往来30多年。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一封信中写道:“任意一个奇数,例如77,可以分解成三个质数之和:77=53+17+7;再任意一个奇数461,有461=449+7+5,这三个数也都是质数;461还可以分解成另外3个质数之和,257+199+5,如此等等。现在我们对此已十分清楚:任意奇数都可以分解成为3个质数之和。但是如何证明呢?”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原始陈述。不久欧拉在回信中说他也没有办法证明这个猜想,但认为这个猜想完全正确。同时进一步指出,这个猜想还可以进一步叙述为:“从4开始,任意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质数之和。”这就是千百个数学家们迄今为止仍在努力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伟大的猜想,自从提出之日起,吸引了多少优秀的数学家去证明它,因而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这一古老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哥德巴赫猜想,有人验证过,从4到900万这个范围,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正确的。后来又有人验证到3.3亿,发现在这样大范围内,哥德巴赫也是正确的。但谁也给不出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数学猜想。

要举出这样一些例子来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实在是太容易了,随手就可以写出一大串:

4=2+2,6=3+3,8=3+5,10=5+5,20=13+7,30=11+19,100=97+3,……

但是,这样的例子举得再多,也不能把哥德巴赫猜想变成哥德巴赫定理。3.3亿以内所有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正确的,可谁能保证,对于比3.3亿还大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也一定正确呢?除了从理论上给予证明外,别无其他选择。

欧拉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有人赞誉说:“在数学上,18世纪是欧拉的世纪。”人们能在几乎所有的数学领域内,看到他闪光的名字:欧拉公式、欧拉方程、欧拉常数、欧拉猜想、欧拉图解、欧拉定理、欧拉准则、欧拉多项式……历史上,从未有人像欧拉这样巧妙地运用和把握数学,取得过那么多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无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可见这个问题的难度之大。在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实质上未取得丝毫进展。人们把数论称为“数学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各国数学家们都绞尽脑汁试图摘取这颗“明珠”。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一个数学结论:每一个比2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里的“9”是一个记号,它表示一种数,这种数可以分解为几个质数的乘积,而这些质数的个数不会超过9;“9+9”就是两个这样的数相加的意思。

证明“9+9”有什么用呢?布朗想:既然一下子证明不出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不妨步步为营,采取逐步缩小包围圈的方式来解决它。如能从证明“9+9”开始,逐步减小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不就证明了哥德巴赫才猜想了吗?

布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迈出了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以后,各国的数学家们各显神通,逐步向前逼近。

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德马哈证明了偶数=(7+7);

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偶数=(6+6);

1938年,苏联数学家布赫塔斯布证明了偶数=(5+5);

1940年,苏联数学家布赫塔斯布证明了偶数=(4+4);

1950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偶数=(3+3);

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偶数=(2+3);

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成桐证明了偶数=(1+5);

1962年,我国数学家王元和潘成桐证明了偶数=(1+4);

1965年,苏联数学家布赫塔斯布、维诺格拉多夫和朋比利都证明了偶数=(1+3),这个成果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但人们认为证明(1+2)是非常困难的。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偶数=(1+2),这一成果达到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数学难题的最高峰,已经非常接近于偶数=(1+1)的最后解决了。

陈景润的论文于1973年发表后,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一位英国数学家写信给陈景润,称赞他“移动了群山”。陈景润为中国和中国科学界赢得了非凡的荣誉。

陈景润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因素。

1.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母校和他的师长。陈景润于1957年毕业于福建厦门大学数学系,起初被分配到北京一个中学当老师。他天生不是当老师的材料,只适宜于离群索居,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和研究问题。于是他给母校校长王亚南写了一封信诉说了苦衷。不久,他就回到了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当了一名辅导员,同时兼做图书资料工作。在1958年,全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陈景润受到周围气氛的影响,决心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进行钻研,把数学大师华罗庚的经典著作《堆垒素数论》研读了七八遍,而且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重新演算,然后把自己研读的成果写成《塔内问题》的论文,寄给了当时素不相识的华罗庚。华罗庚的高足、著名数学家王元和华罗庚看了论文,都认为很有水平,不久就把这位颇有才华的年轻人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陈景润在大师云集的最高研究机构工作,如鱼得水,又有王元和华罗庚等耳提面命,为攻克哥德巴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陈景润具有锲而不舍、顽强刻苦的进取精神。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以后,每天清早夹着书本走进数学所大楼的图书馆,日复一日地专心钻研和演算。有时,下班时间到了,他全然不知,以致被图书管理员锁在里面。人们见他如醉如痴地认真钻研,不修边幅,渐渐地把他当成了怪人。陈景润小时候总患肺结核,常年发低烧,但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有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攻猜想。以致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时,他却大惊失色地跑去向组织报告。奋战了五六年,终于在1965年冬天,陈景润完成了一篇50多页的论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正当陈景润准备把这篇论文搞得更好更完美时,“文革”爆发了,他的论文只能在即将停刊的《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页纸的简报。因此,国外数学家只知道陈景润发布的结果,但无人相信这是真的。著名的“1+2”这个后来被称为“陈氏定理”的成果就是以这种方式问世的。

自从发表了那个结果以后,陈景润就深居简出,对外称病。实际上他一刻也没停止过研究,日日夜夜勤奋地演算,忘了成家,6年中稿纸盈筐满屉,后来各处都放不下了,只好装进麻袋。1972年,他把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论文交给了王元。王元欣喜地看到,这位后来居上的青年数学家已经超越了前人,超越了国内外数学家的研究水平。陈景润这种高度的创造性和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博得了华罗庚和王元的高度赞赏。王元和闵嗣鹤教授签署了3条审核意见,推荐给《中国科学》发表。著名的“陈氏定理”诞生了,震惊了国际数学界,它宣告了一位数学天才的问世,也使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地位。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皇冠上的明珠”——偶数=(1+1),这个200多年来世界上各国数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难题,离它的最后成功仅有一步之遥了。但是谁能够摘取这颗闪亮的“明珠”,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在前人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后来者正在逐步逼近。陈景润也在继续向这个光辉的目标挺进。不幸的是,多年来刻苦研究而身体欠佳的陈景润,已经于1996年3月19日不幸去世,他未能摘取这颗闪光的“明珠”。但他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早已载入中国伟大科学家的辉煌史册。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寄希望于我国更加年轻的一代数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