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升服务“三农”综合能力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升服务“三农”综合能力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升服务“三农”综合能力王妙荣[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升服务“三农”综合能力

王妙荣

(浙江省桐乡市农业经济局 浙江,桐乡314500)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整合“三农”工作信息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强化“三农”服务,是各地政府农业部门拓展“三农”服务内容,满足农业、农村工作中农村经济主体对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迫切需求,提供更丰富、优质、快捷公共服务,提升政府部门服务“三农”综合能力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浙江省桐乡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的实践,总结了几年来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三农”能力

1998年4月10日,浙江省桐乡市以开通农技110热线电话为标志,迈出了由传统的农技单向推广向技术信息双向互动式服务转变步伐,同时,也为我国基层政府农技部门的“农技110服务”开了先例。几年来,桐乡市农业部门围绕“整合信息资源应用、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通过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整合信息与服务资源、构筑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提升“农技110”功能,形成了一个以“一个体系、二个网络、三个平台和四个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特别是从2005年9月该市率先在浙江省实施“浙江农民信箱工程”以来,通过全面推广应用农民信箱、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和培育农业信息应用示范户等措施,全市农业信息在进村入户和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方面得到了更快速和更有效的发展,政府和农技部门服务“三农”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1“浙江农民信箱”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桐乡市从2005年9月率先在浙江省开通农民信箱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桐乡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农民信箱的推广应用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2007年底,桐乡市已注册农民信箱用户19364户,启用率100%。其中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17333户,占总用户数的89.51%(主要为种养专业人员、涉农企业人员、专业合作社人员、农村营销人员和普通农户等)。在全市建立乡镇联络站13个,村级联络点178个,市级涉农部门联络室36个,农民信箱管理体系站点在涉农部门和乡镇、行政村等建成率达100%。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推广应用,桐乡市1.9万多注册用户已将农民信箱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农民信箱已成为桐乡市农技推广服务的一个新途径、农村工作的“政务通”和广大农户的“信息桥”,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仅2007年度,桐乡市市、乡镇两级农技推广单位利用农民信箱这个信息平台和通道,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发布重大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122.69万件次,发送手机短信116.63万条次,涉农部门在农民信箱上发布公共信息1954条,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挽回灾害损失980万元;全市注册用户建立农民信箱网上摊位111个,发布买卖信息16050条,其中有90多个注册用户通过农民信箱与省内外260多个客户实现了农产品买卖等业务对接,实现交易业务265笔,农产品交易额达到1750万元,节约营销成本115万元,节约邮件、电信及办公费用131.12万元,挽回灾害损失2200万元。

2建立“三电合一”信息新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桐乡市的农业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近十年来,先后通过实施“农业信息万户通工程”、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试点工程和“浙江农民信箱工程”等载体工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全市的农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农业信息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得到快速推进,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断增强。

2.1整合资源,建立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新体系

桐乡市在2005年利用实施农业部首批“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试点项目县的建设机会,通过整合电信、广电等部门传输技术资源,强化“农技110”服务功能、完善农技信息网络平台,建成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新体系,即以农技110座席电话为核心,由农技110咨询电话网、网络农技信息语音电话(听网)、“农家乐”语音电话、手机短信服务等组成的综合电话语音系统;以《东方农业信息网》网络信息平台为核心,由市、乡两级宽带城域网和村级宽带网络组成的电脑网络系统;以《绿色田野》电视专题节目为核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广电节目制作系统。

2.2搭建平台,奠定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桐乡市在2001年构建《东方农业信息网》网络信息平台,经多次改版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使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网站浏览量和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仅2007年,《东方农业信息网》发布本地信息3081条,网站浏览量达60万人次(累计近157万人次)。在2003年,建立了包括连接市农经局和各乡镇农经中心的百兆宽带城域网,2006年,桐乡市178个行政村全部配备电脑并开通宽带上网,市、乡镇、村三级农业信息宽带网络联为一体,为桐乡市各级政府和农技部门的“三农”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桐乡市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的全覆盖和农村居民通信终端和电脑网络的高普及率,为桐乡市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及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据统计,到2007年9月底,全市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总量已有26735台(不含在农村的各类工商企业拥有的电脑数),电脑拥有率已近30%,农户固定电话普及达90%以上,有线电视通户率已达85%,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53万余部,已建立农业信息化示范村2个,农业信息应用示范户150户。

2.3规范管理,确立了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机制

近年来,桐乡市通过建立机构、健全体系,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考核、落实措施,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和信息服务上实现“四个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取得了转变农技部门服务职能,拓展服务“三农”领域,改善服务方式手段、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以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四个结合”是指:在服务内容上,推进单纯技术服务与产业链全程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在服务形式上,推进单纯电话服务与网络化全方位服务的有机结合,在服务机制上,推进被动坐堂服务与依托体系上门服务的有机结合,在服务效果上,推进单纯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综合提高的有机结合。

2.4强化服务,提高了农业信息化的社会效益

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网络运行、电话咨询、农民信箱和电视媒体传播等服务工作,使农技部门的为农服务由原来只注重产中技术服务拓展到面向“三农”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转变,使服务效率与效益得到了新的提高。2007年,桐乡市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农民信箱和农业信息网络实现农产品交易额达到3500余万元。2007年,桐乡市农技110值班中心已接受电话咨询1471次,接待农民来访咨询337人次,组织农技专家为农民上门服务21次,解决问题1443个,问题解决率98.1%,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80多万元;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东方农业信息网》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交易额近1800万元(不含通过农民信箱系统的交易额)。

3桐乡市农业信息化实践的主要工作

3.1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是桐乡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桐乡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把农业信息化工作当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市农经局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信息资源整合、财政预算和体系建设等方面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一方面桐乡市委市政府把农民信箱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党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局对下属科站和乡镇农经中心进行年度责任制考核。

3.2体系健全,职责明确

桐乡市市级建有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乡镇农经中心通过市编委设置信息员岗位、核定编制和落实人员,村级设兼职信息员队伍。市农经部门对市、乡镇、村三级信息服务机构、人员专门发文,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目前,桐乡市有三级信息员队伍人数达到233人(其中系统管理员22人,部门信息员33人,村级信息员178人)。

3.3培训引导,强化服务

从2005年9月开始,桐乡市将以农民信箱应用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列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到2007年底,全市已面向各级农技人员、信息员队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普通农户,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农民信箱使用技术培训累计达到1.52万人次,其中已通过“农民信箱”应用培训网上考试7409人。桐乡市、乡镇两级农技人员也将农民信箱应用培训和操作指导作为农技推广工作内容,落实到农技推广服务日常工作,为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

3.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从2006年开始,桐乡市将农民信箱工程实施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党政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市农经部门以局文件形式制定了《桐乡市农业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桐乡市农业信息网络管理制度》、《桐乡市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员职责和工作要求》和《计算机办公信息保密管理规定》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对局属各单位和乡镇农经中心的信息服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工作考核制度。

4几点实践体会和下阶段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工作设想

4.1几点实践体会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项全新系统工程。桐乡市经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虽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离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迫切需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如:基层和广大农民对信息化建设意义与作用的认识问题;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对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如何去协调和整合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作为政府面向“三农”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在投入机制上存在的人、财、物不足问题;以及如何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效率问题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实践和去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4.2下阶段农业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工作设想

对于下一阶段的农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和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中共中央在2006至2008年的三个“一号文件”中,都将农业信息化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其中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中,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第一次专门用单独章节和较长篇幅作了阐述和部署,近年来,农业部和省、市等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都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因此,现在正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大好时机,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化宣传力度,统一和提高全社会对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认识,特别相关部门、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要通过宣传,引导促使全社会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4.2.2统筹规划,整合资源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5〕51号)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搞好统筹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有组织、有秩序地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4.2.3健全体系,增加投入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市、乡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增加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提供保障。

4.2.4强化服务,讲求实效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浙江省和桐乡市有关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关政策,狠抓载体工程建设,以全面实施浙江农民信箱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为载体,加强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应用,讲求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2007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郭作玉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多元化、社会化、网络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