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者,才之帅也

德者,才之帅也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指领导者的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领导者的政治素质、政治品质是关系到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大问题,是决定领导者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前途的大事。政治立场是领导者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阶级立场的集中体现。戏毕,三人展开讨论。政治态度是领导者对政治问题的情感体验,是领导者的政治敏锐性的体现。

一、德者,才之帅也

德是指领导者的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古人云:“德不重,不服众。”“无德不以使民。”司马光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这些指的就是德对领导者的重要性。

(一)政治品德

政治品德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条件。领导者的政治素质、政治品质是关系到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大问题,是决定领导者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前途的大事。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明确的政治态度、高尚的政治品质,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1.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领导者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阶级立场的集中体现。我们的领导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品德中,政治立场是最重要的因素,立场决定观点、决定方向、决定态度。有什么样的立场就有什么样的方向、观点和态度。民间传说一个故事:有瞎子、聋子、歪脖子三人同看一台戏。戏毕,三人展开讨论。瞎子说:戏唱得很好,就是没有表演好。聋子反驳说:不对,戏演得很好,就是没有唱好。歪脖子反驳说:你俩都说错了,戏唱得好,表演得也好,就是戏台子搭歪了。三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著名漫画家方成一幅题为“立场不同,结论不同”的漫画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个草写的“四”字,正面的人说它是四;右躺者说是“6”;左躺者说它是“9”,闭眼者说什么也没有,立场不同,观点迥然不同。

这里有一个相传在北宋京都相国寺中围绕“酒”、“色”、“财”、“气”四大物欲的故事。有一天,诗人苏东坡乘着酒兴,与相国寺主持佛印和尚谈古论今,佛印和尚泼墨题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这是一首不食人间烟火者抒发理想情感的诗篇,它之所以出自大和尚之口,是因为符合了禁忌七情六欲的僧侣情操。但凡夫俗子未必都能“跳出墙垛”。所以这是一首禁忌诗,借机言明出家人的人生价值观。但苏东坡对佛印和尚的主张不敢苟同,贪酒喜肉是东坡先生的人生乐趣,四川著名菜肴“东坡肘子”便是他的首创。于是,苏东坡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当即和诗一首,曰:“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真英豪。世财不义君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苏东坡毫不掩饰自己对“酒色财气”之好,但其“度”掌握得很好,“不醉”、“不乱”、“不义莫取”与“和气忍让”是其处世之道,进而为世人规范了人生哲理,当然这种哲理主要是对强势群体而言,因为弱势群体根本无缘“酒”、“色”、“财”、“气”。人类社会的世代繁衍和社会交往场所离不开“酒”、“色”“财”、“气”的伴随,虽然纵欲过度实不可取,但缺之少之也实在不行。社会变革家王安石便深谙其理,当他与宋神宗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诗时,不禁大发感慨,当即吟诗一首:“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富财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王安石以“不成礼”、“路人稀”、“才发奋”、“方生机”为由,道明世上不能“无酒”,不能“无色”,不能“无财”,也不能“无气”。这是一种典型的唯物史观,如果说苏东坡的诗句言明了他对世间物质财富的分配和利用之基本观点的话,那么王安石之吟诗则言明了他对维持物质财富小康水平必要性的强烈主张。宋神宗则从国家江山社稷稳固的角度和了王安石一首绝句:“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皇帝的视野则从国泰民安的重要意义出发,阐明了“酒、色、财、气”之功在于“助礼乐”、“重纲常”、“国家盛”和“如朝阳”。

纵览四位故人的思想和观点,头一位是僧人,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因而提倡不杀生灵,不沾酒肉,主张退避“酒、色、财、气”。第二位是饱经人间沧桑的诗家,目睹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同境况,主张救世济贫,呼吁社会节制欲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诗中充满了哲学思维。第三位是社会改革家,是皇帝的近臣,胸怀济世振国大志,时刻忧国忧民,借机向主子建言治国安邦之策,发展生产,加快物质财富的积累,以期富国强民。第四位是“家天下”的帝王,其视角当然是江山社稷,他之所以与王安石同游,足见其政治主张上对王安石的器重,故所和绝句也赞同物质财富之重要,但财富使用的指向都是天下社会之“纲常”和大宋江山之“朝阳”。可见,诗中言志,无不体现了古人的安邦治国之道,但立场不同,视角各异,结论有别。

2.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是领导者对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的反映。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领导者必须在政治上,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热情支持一切新生事物,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干扰,在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齐太史冒死直书就是一例。春秋后期,崔氏和庆氏在齐国专权擅政。当时齐庄公荒淫无道,竟然与权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发觉后,就将齐庄公杀死了。齐国太史知道这件事后,秉笔在史册上直书:“崔杼弑其君。”古代臣子杀死君主称为“弑”。崔杼没想到太史直书无讳,极为恼怒,就把他杀死了。太史的两个弟弟不屈不挠,仍这样写,又被杀死。幸存的另一个弟弟毫不畏惧,仍然不改一字,弄得崔杼没有办法,只得罢了。文天祥《正气歌》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之句。“齐太史简”就是说的这件事。“秉笔直书”是我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齐太史为了直书崔杼弑君而被杀,被尊奉为历史上有名的“良史”。直笔和良史就是一种鲜明的政治观点。

3.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领导者对政治问题的情感体验,是领导者的政治敏锐性的体现。一是必须关心政治,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心社会主义事业;二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满腔热忱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三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勇于同破坏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作斗争,有敏锐的政治触觉和洞察力,不要做政治上的庸人。

4.政治品质。政治品质是领导者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方面的本质。是领导者在政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领导者政治情操的具体体现。领导者在政治斗争中必须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坚持党性,不搞派性。明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民族英雄于谦写的著名《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仅充满浩然之气,流传千古,而且是他一生政治品质的真实写照。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幼年刻苦读书,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他很仰慕苏武、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书斋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并写了一篇像赞,颂扬文天祥“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等词句。由此可以看出于谦在少年时期的志愿和远大抱负。他曾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出任兵部尚书,主持军事,在国家危险之际,成为“救时宰相”。一生办事不徇私情,廉明公正。英宗复辟后,以“谋逆”大罪杀害了于谦。于谦遇害时,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抄没其家产时,发现“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于谦以自己的行动志向做到了“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领导者应是人类一切优秀品质的体现者,必须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遇事要胸怀广阔,宽宏大度,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1.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领导者的品德素养所达到的程度,是思想觉悟水平的重要标志。领导者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带头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首先,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从来都是一种能动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领导者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其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首先在于领导干部自己拥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何谓人?是指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有思维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性,所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人。而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有意识、有信念、有理想。人与人共存于世间,于是需要和谐相处、仁爱谦让;子女由父母所生,于是需要子女孝顺父母、父母慈爱子女;整个社会要和谐、条理、安宁、太平,于是需要固守一定的规范等等,这些都需要人的信念支配。中国的近代史之所以成为任人宰割的历史,近代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为“丑陋的中国人”、“东亚病夫”,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没有一个凝聚全中国人的理想信念。有了统一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推翻三座大山,就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最重要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一批又一批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甘洒热血投身于我们的事业、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极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先锋战士。”

再次,理想信念并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中国共产党人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高度统一的实践者。我们要履行好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必须不断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此而奋斗终生;另一方面则要脚踏实地地把党的最高纲领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做到既要胸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认真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美籍华人陈香梅对宋美龄用“罕见的貌、罕见的才、罕见的势、罕见的寿”来概括一生。抛开其他不说,就说她晚年以《圣经》为伴,这就是她能够生于19世纪、见证20世纪、走近21世纪的信念之所在,用她自己的话就是:“我还是喜欢《圣经》的那句话:‘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信念,守住了信念就历时三个世纪,活到108岁。我们共产党人更是应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心中不能有鬼,但心中不能没有神。”这个“神”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2.道德。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和调节人们的行为,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领导干部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模范;应成为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

爱国主义精神是领导者的道德规范基础。中华民族杰出的爱国诗人屈原,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优秀的诗作,特别是他高尚的品格、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财富。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相传生于湖北秭归。他学识渊博,熟悉战国时期各国情况,有治国兴邦之才,曾集楚国内政、外交于一身,上深得楚王的信任,下掌握着国家大权。他立志改革,企图在楚国明法度,使用贤能之人,力主“联齐抗秦”,保持楚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但是,他的这些宏远志向并未得到实现,不久即遭到了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楚国旧贵族的反对,并在谗言诬陷下,被楚王猜疑疏远,流放出楚国的国都,楚顷襄王即位后一度再被召回,但遭上官大夫谗言再度遭贬放逐。从此,他便再没有回到郢都。屈原从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北)出发,沿着汉水和长江东行。他认为自己所以被逐,是因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此后二十年,他终年飘泊,生活十分清苦。他怀恋故国一草一木,关心楚国人民的命运,强烈地热爱着祖国,宁死不离开楚国;看到国破民蹇,心肝俱裂,五内如焚;他怀着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心情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其代表作为《离骚》。诗中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关怀之情,表现了他追求崇高的理想、坚贞意志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他说道:“民生各有所乐,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其意为:人们各有爱好,我爱好高洁的品德,而习以为常;即使身体被肢解,我也绝不改变主张,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他还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示诗人为追求真理,不管道路多么漫长,我将要上天入地去探索,不怕任何困难。就在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郢被秦军攻陷,屈原再也难以抑制悲愤心情,投入湖南东北的汨罗江,以身殉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这样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屈原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朽的爱国诗篇,刚直的道德,一直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敬仰。唐代伟大的“诗仙”李白在《江山吟》一诗中称道:“屈原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确实如此,楚王的楼台馆阁都已成了荒丘,屈原的爱国诗赋,像日月一样高悬天际。人民怀念着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殉国的农历五月初五,成为中国人民传统的端午节;据说人们划龙船去抢救投江的屈原,但已晚了,于是留下了划龙船的习俗;而汨罗江畔人民哀悼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水中祭祀他,包粽子自此传遍了全国,甚至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屈原之所以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敬仰,原因在于: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人行为规范的基础。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的基础。一个领导干部连国都不爱,你给谁当领导干部。

3.情操。情操是对客观事物的持续稳定的情感倾向和坚定而持久的行为方式的综合,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坚定性的表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要经得起生死的考验,要经得起各种压力的砥砺,要经得起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要经得起顺境和逆境的磨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一直成为后世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成为鞭策人们立节辨义的标准和方向。

“富贵不能淫”是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达不离道”,不以富贵乱方寸之心,经受住地位、金钱、美女的考验。三国时东吴的陆机,升任郁林郡太守,处事慎独,注重名节,为政清廉。他任满回乡时,经海道坐船返故里,因实在没有可以运回家乡的东西,又怕船太轻,压不住海上风浪的颠簸,只好请船夫搬来一块石压在船头。陆机返回故里后,因思念巨石,请人将这块石头运回宅院,并书“郁林石”三字镌刻其上。明代弘治九年,监察御史樊祉又把这块巨石移入城内巡按御史衙门,称其“廉石”,以为百官之戒。清朝苏州知府陈鹏又将“廉石”移至苏州况钟祠旁。至今这块巨石虽经1700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屹立在那里,警示着人们。

据《党的建设》杂志: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举世哀悼。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前后去世,联合国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词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的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不计其数,她使用过的人民币多的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的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下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明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情操举世无双。

“贫贱不能移”是说“穷不失义”,“不为贫穷怠乎道”,“不以贫累其心”,在穷困苦难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春秋时期,齐国曾发生一次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人,在路旁给饥饿的人施舍饭食。这时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襟蒙着头,趿拉着鞋,艰难吃力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水,洋洋得意地对饥饿的人喊:“嗟,来食。”饥饿人早已饿得头昏眼花,但听到这种喊声,猛地睁开眼睛,注视着黔敖,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此也!”黔敖听完,才知道自己刚才施舍的喊声侮辱了这位志士,赶忙向他道歉。可是这个志士坚决不肯吃黔敖的东西,最后不食而死。魏源说:“君子之节,仁者之勇也。”齐饿者宁死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他宁死不忘气节的慷慨勇气。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把“弯腰”拾美国的救济粉的人比喻为食“嗟来之食”,并表扬了“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并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先生是不食“嗟来之食”而死的。“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他的精神,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威武不能屈”,是说威武不能挫我之志,居鼎镬而气不屈,临刀锯而色不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重名节、讲正义、脊梁直、骨头硬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如家喻户晓的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邓世昌等,革命战争年代的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涌现出了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他们都做到了“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在民族危亡之时,能大义为重,舍生忘死;在强权高压面前,能不畏权贵,坚持真理;在身处逆境之时,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金钱美色诱惑面前,能淡然处之,一尘不染。

一句话,不管顺境、逆境,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保持政治道德上的坚定性,“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这就是中国传统领导者应有的情操。

这种政治情操上的坚定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要保持道德的坚定性,一个是要从小节、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积善成德”,一个是善于在各种条件下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坚忍强厉的精神,不苟得,不妄取。这样,积之既久,守之有素,就能够在富贵贫贱、取予得失、生死穷达面前做出正确的抉择,“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临患忘刑,视死如归”。正如毛泽东同志赞扬白求恩那样:“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除了行为和意志的锻炼,一个人的荣辱、苦乐、美善观教育对于培养坚定的情感操守也是非常必要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这段话意思是说: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情操,有的跟上面两种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称心就快乐,也不因为个人失意就悲哀。处在朝廷的高位上,就担忧那些百姓;处在偏远的江湖上,就担忧那些君主。这样,入朝做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享受欢乐呢?他们一定会说:“要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愿我们的领导干部以此为座右铭。

(三)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气质、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基本条件。个性心理品质是领导者的个性心理素质,是决定和影响领导者成长发展的主观因素。

1.气质是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相联系的较为稳定的动力特征。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曾将人划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平和五种类型,其中前两者好动,第三、四种喜静,第五种动静适中。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的基础上发展出“四液说”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并由后人发展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气质类型学说。

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特点。

一是胆汁质。胆汁质的特点是情绪具有爆发性,但难以持久;精力旺盛,争强好胜,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这种人比较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欠思量,鲁莽冒失,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

二是多血质。多血质的特点是富有朝气,聪明伶俐,情感丰富而且外露,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语言表达能力强,而且富有感染力。活泼、好动、热情、头脑灵活、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和可塑性均很强。但也容易表现为缺乏耐力和毅力,稳定性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见异思迁。

三是黏液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安静沉稳,沉默寡言,喜欢沉思,性情内敛,情绪体验深刻,自制力强,有韧性,外柔内刚;思维的灵活性低,但考虑问题细致周到,作风踏实,但也可能表现为缺乏生气,行动的主动性较差。

四是抑郁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体验深刻、细腻而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但这种人聪明而富有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行为举止慢而单调,稳重踏实,但也可能优柔寡断。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属于这些典型类型的人是很少的。由于感受性、耐受性等特征还有许多不同组合形式,因此,在大多数人身上可同时表现出具有多种气质类型或中间型的特点。同时即使某些人的行为表现出以某种气质类型为主或接近某种气质类型,但是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中,他们的表现可能也有所差别。由于气质是先天的,反映的是人的生理特征,所以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优点缺点。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价值,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只要努力,都可能成就伟业。

2.性格是与气质并列的另一种心理特征,指的是与个人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有关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诚实或虚伪、热情或冷漠、谦虚或傲慢、勤劳或懒惰、细心或粗心、公而忘私或自私自利等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形形色色的性格特点是通过这样和那样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气质和性格作为两种不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起着主导作用,是个性中有核心意义的组成部分,对领导者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一是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的自然属性,而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成长的,和领导者的处世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相联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二是性格与个性倾向性的联系比气质更为直接,性格体现了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做什么”和“怎样做”),总是表现出某种意识倾向,而气质本身则缺少这种倾向性。

三是性格比气质更能体现个人的心理面貌,对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描述可以勾画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的基本轮廓,性格虽然不是个性的全部,但可表现出一个人的社会性及精神面貌的主要方面,气质是性格的物质基础,性格是气质的外在表现。

根据性格的不同,可以把领导者分为如下几种:

一是社会型。这种类型的领导者一般是由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组成。他们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对教育和社会活动感兴趣。

二是传统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为多血质。他们喜欢有条理和有系统的工作,具有友好务实、善于控制和保守等特点。

三是社交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为胆汁质。他们富有冒险精神、性格外向、喜欢担任领导工作,具有说服、支配、使用语言等能力。

四是务实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为黏液质。他们喜欢有规律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

五是研究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为黏液质和抑郁质组成。他们喜欢智力活动和抽象的工作。

六是艺术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为抑郁质。他们喜欢文学和艺术,善于用艺术作品来表现自己,感情丰富,爱想象,富有创造性。

3.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通过个人对情绪的控制程度表现主要为:一是从情绪强度方面看,表现为一个人情绪体验强弱,易受情绪影响、感染的程度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等;二是从情绪稳定性方面看,表现为情绪起伏波动的程度,在成功或失败、顺利或困难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三是从情绪持久性方面看,表现为某种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或受某种情绪影响的时间长短;四是从主导心境方面看,表现为不同的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表现的稳定程度。主导心境是起主导作用的情绪表现,如愉快或忧伤、乐观或悲观、兴高采烈或垂头丧气、暴躁或温和等等。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和一定的个人能力基础上,情绪决定着领导者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未来发展方向,这是因为:

首先,情绪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起导向作用。对客观事物持肯定态度时,就会感到愉快、满意等;反之,持否定态度时,会感到憎恨、恐惧、愤怒或悲哀等。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有什么可高兴的?”哲人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每天仍非常快乐。又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他说:“我有很多书哇!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和这些老师在一起,随时请教怎不令人高兴?”几年后,这位哲人成了家,搬进大楼,住一层,仍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有人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能快乐吗?”哲人说:“一楼有多好啊!进门就是家,搬东西很方便,朋友来访很方便……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这些乐趣真好啊!”又过了一年,这位哲人把一层让给一位有偏瘫老人的朋友,自己搬到楼房的最高层,而这位哲人仍是快快乐乐的。朋友问他:“先生,住顶楼有哪些好处?”他说:“好处多着哩!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书写文章光线好,没有人在头顶上干扰,白天黑夜都安静。”正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过:“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情绪。”从这个意义讲,一切的满足都是自我的满足,反之,持否定态度,牢骚满腹,心躁气浮,怨天尤人,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满意,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给自己定的目标属于幻想型;牢骚多,一切都是别人不对;工作中不精益求精,不考虑为他人创造条件;将个人利益看得过重,总想短期致富;不会做任何自我批评等等。存在这种情绪者,往往不会成功。美国约翰普金斯医学院研究所贝斯和托马斯教授在1948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45个性格、情绪有比较明显差别的学生分了三个组,第一组学生是处在谨慎、安静、知足、很平稳的状态;第二组是自觉、积极、开朗、很活泼;第三组是情绪易波动、急躁、易怒、不知足。过了三十年再看这三个组人的健康状况,第三组的这些人,患癌症、心脏病和精神混乱症的占77.3%,另外两个组的一个是25%,一个是26%,就是说情绪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不满意、不知足,对自己能力高估的情况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从积极意义上讲,这种情绪的存在也并非全是坏事,如果人人知足自满社会就失去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如果走向极端,那又会危及社会稳定。对社会的认知度高了,你的情绪也就稳定了;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是灰色的、黑暗的,你会去造反,判断错了你就会失败,给社会造成损失。

其次,情商对一个人特别是领导者至关重要。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现今这种观点被认为是片面的。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主宰人生可有80%的作用,智商对人生仅有20%影响力。特别是在领导层中,情商的作用更为重要。美国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机构调查了188个公司,测试了每个公司的高级主管的情商和智商与工作表现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这也就是智商高的人为什么事业无成,而智力平庸的人却表现非凡的主要原因。

情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简要地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时时处处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只有正确地了解情绪,才能主宰生活。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中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二是妥善管理情绪。在对情绪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能把情绪保持在适度、适时、适所的状态。三是自我激励情绪。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陷入怎样的困境,总能鼓动自己振作精神,奋发向上,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乐观的驱动力。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不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肚量接受不可克服的困难。凡是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成功率都比较高。四是认识他人的情绪。会从细微处觉察识别他人的情绪,善解人意,就是将心比心。这种人特别具有同情心,而同情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人际基础。五是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会有好人缘,在复杂的群体中能与人和谐相处,被人推崇,成为好的领导者。

情商水平高的人一般具有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