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英国尽管在国际贸易中仍占第一的位置,但比例逐渐下降。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一)地理大发现下的国际贸易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地理大发现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1488年,葡萄牙迪亚士发现“好望角”(风暴角),1492年热那亚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的资助下,1519—1521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是将各大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了“世界”的概念,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使西欧各国纷纷走上了向亚洲、美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道路,在殖民制度下进行资本血腥的原始积累。

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此时贸易的流向及商品主要包括:欧洲向美洲出口制成品,包括纺织品、家具、家庭用品;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美洲向欧洲输出黄金、白银、烟草和茶叶;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仍然是丝织品、香料和茶叶等。

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信条件的约束,世界只有一部分国家纳入到跨国交换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还没有形成。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国际贸易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建立起了纺织、冶金、煤炭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蒸汽机在火车和轮船上的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革,相对缩短了国家间的距离,使更多的国家和商品进入了国际交换的领域。产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最终确立统治地位,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建立起了机器大工业,实现了由“机器推动机器”的转变,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加,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大工业使交通和通信联络发生了变革,极大地便利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一次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总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世界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世界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见表1-1)。

表1-1 1720年到1870年分阶段的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国际贸易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张玮.国际贸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大宗商品,如香料、茶叶、丝绸、咖啡等,虽然绝对量增加,但份额降低;纺织品贸易迅速增长,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玉米、煤炭、钢铁、农业原料、机器等商品的贸易亦有较大的增长。

第三、机器设备在国际贸易中比重逐渐提高。

第四、农产品贸易大量增加。

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英国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到19世纪中期,随着美、德等国经济相继获得快速发展,开始与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展开竞争。

4.国际贸易方式有了进步

运输业、保险业、银行业等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展览会、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国际信贷关系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发生变化,支持自由贸易。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后(19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产业革命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德国。以电力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以重化工业兴起为特征。到1914年,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农业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转变,并通过国际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展开。

第二次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量继续扩张,但增长速度减缓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工业和国际贸易都在强劲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开始减缓。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虽然都超过了3%,但是从实践序列上来看,已经远远低于1810年到1870年平均9.6%的年平均增长率(见表1-2)。

表1-2 1870年到1913年分阶段工业生产增长率及国际贸易增长率

资料来源:张玮.国际贸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

商品结构的特点是初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稳定,但在这两大类商品的贸易中各种商品所占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

初级品:矿产品的比重上升,而食品和农产品原料的比重下降;

制成品:纺织品比重下降,金属产品比重增加,化学品、纸张、木制品、陶土制品和玻璃器皿的生产和出口增加。

3.国际贸易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英国尽管在国际贸易中仍占第一的位置,但比例逐渐下降。1870年,英国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为22%,1880年为16.3%,1913年为13.1%。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中心。

(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1914—1945)

两次大战期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和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极为缓慢,更为糟糕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三次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1921、1929—1933、1937—1938,其中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破坏尤为严重,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利的影响,而战争的破坏性直接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在危机中实施的超贸易保护政策和破坏性的竞相货币贬值更是使国际贸易雪上加霜。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有:

1.世界生产和贸易经历了衰退和萧条,许多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减小。

两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而其中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严重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同时,给国际贸易也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1929—1938年的国际贸易增长率甚至出现了-1.15%的负增长(见表1-3)。

表1-3 1913年到1948年分阶段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赵春明.国际贸易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

2.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分别所占的比重持续稳定,但他们的内部结构却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品、农产品原料、纺织品比重下降,燃料、矿产品、金属、化学品比重增加。

制成品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的贸易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初级产品中,矿物产品和石油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

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变化

一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但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处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

(五)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战后,以美国为先导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合成材料、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这次产业革命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劳动自身性质以及人和机器相互关系的变化,促成了一系列产业的诞生和发展。此次产业革命带来了运输方式、信息技术和办公软件的发展,从而完善了国际贸易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软化,即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技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

二战后国际贸易特点主要有:

(1)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的差异,见表1-4:

第一阶段迅速增长。有两大原因:一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而且使国际分工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了国际分工的体系。二是战后建立起了国际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预见的、自由的外部贸易环境等。

表1-4 1950年到1995年分阶段世界生产年均增长率和货物出口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赵春明.国际贸易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

第二阶段发展缓慢。其原因是经济危机及世界经济进入了滞胀期,使许多国家开始实施新的保护贸易政策,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三阶段,特别是1995年以后,由于WTO正式运行,国际贸易获得了飞速。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见表1-5:

表1-5 1950年到1990年世界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整理而成,2007—2010年数据来自WTO网站数据库。

(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产值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服务贸易持续以高于货物贸易的速度发展。在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有710亿美元,而到1980年则猛增至4 020亿美元,10年间增长5倍多;到1996年增长到12 600亿美元,2002年达到15 400亿美元,比1970年增长了20倍,明显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在20世纪80年代约占五分之一;进入90年代后逐步增至四分之一。随着新的产业革命的完成以及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甚至第五产业将更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从实物生产转移到服务生产。与此相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预计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到21世纪30年代末,服务贸易的比重将与货物贸易比重大体相当,甚至超过货物贸易的比重,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内容。

(3)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贸易中占统治地位,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已从过去发达国家的一统天下,变为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的场所。

(4)从贸易政策和贸易体制来看,从二战后50年代到60年代,贸易政策和体制总的特点是自由贸易,70年代以来,贸易政策有逐渐向贸易保护主义转化的倾向,国际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走向管理贸易,国际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发展。1995年1月1日,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进入又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

(5)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新商品大量涌现。制成品、半制成品,特别是机器和运输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贸易增长速度,石油贸易增长迅猛,而原料和食品贸易发展缓慢,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在制成品贸易中,各种制成品的相对重要性有了变化。非耐用品的比重下降,而资本货物、高科技办公用品所占的比重上升。技术贸易等无形贸易及军火贸易迅速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