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币贬值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这一系列国际政治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出现,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安全问题也开始凸显。其中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479.7亿美元,占63.9%,拉丁美洲196.9亿美元,占26.3%,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比重较小。这样的趋势不利于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对外投资效益低下。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但这种崭新的形势也带给中国企业许多烦恼和风险。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形势不稳定,比如利比亚政局动荡、我国邻国日本也遭受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这一系列国际政治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出现,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安全问题也开始凸显。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发展迅猛,在“走出去”政策的促进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统筹推进企业对外开展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加工制造、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但由于目前中国海外投资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对外投资的经验中存在问题是难免的。主要的问题是: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过于集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集中于亚洲和拉美,存在明显的集中倾向。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海外投资的探索,但当时一般选择在地理位置比较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积累经验和培训对外直接投资人才,降低风险,后来才拓展到距离比较远的北美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中,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比例占到了九成。其中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479.7亿美元,占63.9%,拉丁美洲196.9亿美元,占26.3%,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比重较小。(10)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在总投资额中,亚洲居占了首位,投资存量为792.2亿美元,占67.2%,主要流向于香港金融界地区、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投资存量为247亿美元,占20.9%,排在第二,主要流向与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欧洲和非洲位于第三,均占总投资额的3.8%,投资存量为44.6亿美元。其中主要流向与俄罗斯、英国、德国、南非、尼日利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北美洲和大洋洲占的比例较小,分别占2.7%和1.6%,主要流向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11)2009年,中国海外投资流量上亿的国家和地区较2008年增加9个,中国香港、开曼群岛、澳大利亚、卢森堡、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美国聚集了当年流量近9成。2009年,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较2008年成倍增长。其中2009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33.53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2.8倍,占流量总额的5.9%,主要流向卢森堡、俄罗斯、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中国对北美洲投资15.22亿美元,较2008增长3.2倍,占2.7%,主要流向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对拉丁美洲投资73.3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1倍,占流量的13%。主要流向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巴西、委内瑞拉、秘鲁等。(12)表12.1显示了2009年我国海外投资流量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图12.2显示了2009年中国海外投资流量地区分布。

img56

图12.2 2009年中国海外投资分布

表12.1 2009年我国海外投资情况(13)

img57

续表

img58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投资区域虽然有比以前更趋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从投资额角度看,投资区域过于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近期欧洲也有逐步夸大的趋势。这种过于集中的投资区域结构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造成投资交叉重复,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导致企业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不利于中国海外投资市场进一步扩展和开发发达国家市场,限制了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二)产业选择不尽合理

近两年来,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存量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是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行业,截止2009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合计占存量近八成。这体现出中国企业主要聚集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商务服务业。而在知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较小,这将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中国服务业的全面发展。这样的产业布局与中国经济发展有关,因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中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为了突破经济资源的约束,许多企业纷纷投资于资源开发业。

(三)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仍偏小

近几年来,中国虽然越来越重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有所增长,高科技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有了一定的增速,许多企业在发达国家通过建设合营企业或者并购当地企业,以便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经营质量和产品档次的提高,如海尔、联想、华为、四通集团等技术型跨国集团已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这样的企业比例仍较低。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偏重投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而相对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是批发零售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资源开发业四大领域(14)。这样的趋势不利于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对外投资效益低下。

(四)缺乏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海外投资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目前中国企业发展跨国投资的主要限制条件就是海外投资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普遍缺乏熟悉管理知识和当地法律制度的人才。因此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寻找到具有海外背景、适合海外经营的人才。企业在选拔驻外人员过程中,仅仅考虑语音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考量选派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业经验,同时还必须要求驻外人员具有对异国文化的较强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像海尔、TCL等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企业还是缺乏熟悉跨国公司管理的人才。例如,2009年初,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交出的两份财务报表显示,上一年财政年度净利润增加两倍,2008年第一财政季度净利润较2007年同期增长65%。尽管这样,他依然承认联想在自身战略执行上还有欠缺之处。管理层无论是新产品的推行和毛利率的把握以及区域战略的执行都不到位。找不到合适的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对外投资进程中中国面临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也阻碍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整体推进。鞍钢集团近14万名员工,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只有200多人,虽然也在通过国家级国际工程承包公司间接参与国外冶金工程施工,但按照鞍钢自身的国际化战略要求,能够通过国际贸易的平台寻找资源和市场投资机会,真正具备国际化项目运作能力的人才十分缺乏,对一些项目开展也产生一定影响。2009年6月,中国五矿成功收购澳洲OZ矿业公司后,以OZ公司主要资产设立了五矿全资拥有的新公司——MMG公司,生产经营沿用原有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维持一线生产经营的稳定。同时,将MMG公司产品纳入五矿全球营销体系,互派业务人员进行协调。

(五)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是信息不灵,境外信息渠道少,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投资环境了解得不多,相关部门互联网站上能够查询到的有用的信息不多,有关的研究、咨询机构较为分散、各种信息资源未能很有效的结合。因为我国国内企业对海外投资接触比较少,加上中国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企业虽有对外投资的愿望,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