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币数度贬值舞动

人民币数度贬值舞动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币市值并未能反映经济向好的状况。人民币兑美元的第二次大贬值是发生在一年之后的199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5.76一次调整到8.7,人民币在一年之内贬值51%。而这次的调整时间只有1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成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也是人民币最大幅度的贬值。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也开始反思人民币贬值的速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有所调整,从1美元兑8.7元人民币开始逐步回落。

人民币数度贬值舞动

自人民币创立一刻起,就确定了对外币的汇价。从人民币的历史演进看,人民币经历了从过度贬值到理性回归阶段,之后再到完善发展最终走向自由兑换。而必须经历的人民币过度贬值到理性回归阶段,为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条件,给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人民币几十年的汇率变化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人民币的汇率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不可分割,建国之初,国民经济需要休养生息,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加上刚建立的新中国尚处于对外封闭状态,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处于低位,也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在一种封闭的状况下运行,人民币汇率得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一直盯住一篮子货币。

1981年到1984年,为解决人民币汇率对于非贸易外汇价格偏低,而对于贸易中外汇价格又偏高的问题,当局推行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和非贸易公开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以这样的方式,把进出口和非贸易的外汇收支采以不同的汇率来表示,中国要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出发点是鼓励出口创汇,而限制进口,从而促进经济向对外出口型发展。

1981年,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是按当时全国出口商品平均换汇成本加10%利润计算,定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的结算,同时继续公布官方汇率,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计算和调整,用于非贸易外汇的结算,但两者相差87%。

1980年代的双轨制下,实际存在三种兑汇的价格形式:计划内价格、调剂价格和计划外黑市价。计划内价格是官方制定的;计划外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调剂价则是在一定的政府管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外汇调剂市场是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场外”交易市场,因为当时各地分中心并不联网,调剂价格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是一个政府管制相对较少的市场。事实上,当时的外汇在企业之间自由买卖的价格更能反映市场需求。

此时也正是亚洲强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腾飞时刻,亚洲这些国家都采取经济出口型贸易形式,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借机推动出口型经济发展的模式。

采以两种汇率对鼓励出口和照顾非贸易利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混乱,给外汇核算和外汇管理带来不少复杂的问题。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贸易内部价格,实行人民币单一汇率制度,而当时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汇率严重背离。1985年1月1日取消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汇率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次并轨。

第二次并轨是把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统一起来,当时对于国家计划分配的外汇和留成外汇分别采取官方汇率和比较高的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结算。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开始改变外汇的稀缺资源的性质。1994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第二次并轨,从此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汇率。

金融专家钟伟指出,1994年前后的汇率并轨,大背景是企业外汇存款多,而官方外汇储备不足。当时外汇调剂市场价格和官方价格差距甚大,美元兑人民币的官方汇价是1∶5.7,而外汇调剂市场的价格则一度达到1∶10,甚至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基本上都不愿意将外汇卖给商业银行,而愿意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出售外汇。一些企业为突破外汇管制、抢占市场先机,也愿意到调剂市场购入外汇。中国的外汇管制很特殊,一方面很严,另一方面又很不严,比如中国很早就允许居民和企业持有外汇的现汇和现钞,这就形成了私人部门外汇多、官方外汇储备少的局面,调剂市场规模越做越大,官方市场却越来越萎缩。当时通过调剂市场进行的外汇交易大约占全部外汇交易的80%—85%,通过官方市场进行的外汇交易却只占15%—20%,外汇黑市也相当活跃,这使得官方市场看起来似乎是配角了。

为了增加外汇储备,缩小调剂市场与官方市场之间的价格差距,政府推行汇率并轨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实现了外汇从企业到商业银行再到中央银行的集中,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官方汇率则直接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定为1∶8.7。

这两次人民币汇率并轨的过程中,是人民币过度贬值的时期,从1949年至1978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基本是从1949年7月的3.5上涨到1978年的1.61附近,总体人民币是升值的阶段,幅度达200%以上,时间是30年。

1979年之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美元兑人民币从1980年1月达到历史最低1.4937之后,一路爬升,到1993年人民币汇率已经调整到5.76。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380%,时间是14年。

1978年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腾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这个时刻的现象颇为有趣,中国的经济在启动,经济增长不断出现好转,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却在不断创造新低。人民币市值并未能反映经济向好的状况。

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汇率实际上一直处于被高估的位置。因此,80年代的中国金融领域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消化汇率高估的压力。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改革大致采取了两步走的方法进行。先利用双重汇率、出口补贴等形式,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设计所暗含的汇率高估问题明显化和外在化,然后在推进和配合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的进程中,改变这些扭曲形态的影响,这一改革过程客观上导致实际汇率的持续贬值。

另一方面,进入80年代,在人民币汇率并轨中,改革开放的成就很快显现出来,中国经济也呈现高速发展,效益明显提高。但外汇不足和物价上升,时不时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阻力。中国80年代时期,外汇短缺比物价约束更严重,迫使人民币汇率不断贬值,直到1994年以后外资大量进入,才逐步摆脱了外汇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人民币兑美元的第二次大贬值是发生在一年之后的199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5.76一次调整到8.7,人民币在一年之内贬值51%。而这次的调整时间只有1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成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也是人民币最大幅度的贬值。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也开始反思人民币贬值的速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有所调整,从1美元兑8.7元人民币开始逐步回落。在1999年基本稳定在8.27附近,波动不是很大,直到2005年汇改启动。

1993年,江泽民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年,朱镕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在清理“三角债”首战告捷之后,朱镕基在金融领域开打“第二战”,他在金融政策的调控上再显铁腕手段。

同年7月2日,朱镕基亲自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下定决心清理金融领域的体制外活动,对于任何有可能扰乱现有金融秩序的行为都严惩不贷。

朱镕基提出分税制,头顶着巨大压力,下死命令,要重新梳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原因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国营企业的发展,靠的都是中央财政的投入。到90年代初期,中央财政已非常拮据,不得不靠大量发行货币来解困,因此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危机则让人不寒而栗。有消息指,当时有些中央机关都山穷水尽,已经到了借不到钱,公务员的工资就难以为继的境地。中央政府在这种财政分配体制中表现得非常被动。鉴于这种状况,朱镕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礽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1993年7月23日,朱镕基在全国财政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分税制的想法,1个多月后,分税制改革的第一个方案就快速出台。为了说服地方各省,朱镕基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奔波于全国各省,去一一说服地方官吏。虽然其间颇多拉锯、妥协,但是,实行全国统一分税制改革的大原则,朱镕基始终没有动摇。

除了靠分税制拯救危机中的中央财政之外的大手笔,朱镕基另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金融决策是,力排众议实行汇率改革,让人民币大幅贬值。大刀阔斧,从1994年1月1日起,两种汇率实行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

早前,在1978年是1美元兑1.7元人民币,1991年为1美元兑4元,1992年初是1美元兑5.7元。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8.72元兑1美元,比之前的官方汇率5.7元兑1美元贬值了33%。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得中国商品一下子在世界市场上价格变得便宜了,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便宜了,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更具魅力,海外资金,包括热钱,就从那时滚滚不断进入中国。

朱镕基同时还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建立,当年人民币兑美元约为1∶8.6。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1996年12月,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资本项下依然实行严格管制。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铢等亚洲货币竞相贬值,日元兑美元一度创下七年以来的低点至147日元水平,但中国政府自始至终恪守人民币保持稳定,并采取多项配套措施,当时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为8.2800至8.2770元,而8.2800元被看作是人民币贬值与否的重要关口,央行进场护卫频繁,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标志性的政策变化。从此之后,中国经济走上了外贸拉动、出口导向型的道路,于2005年达到顶峰,引发了中国与欧美乃至周边国家的贸易大战。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的变化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1978—199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大大超过人民币国内购买力下降。从1978年到1993年底,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贬值到8.7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8.7/1.7-1=412%。

同期国内消费物价指数(所谓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了255%,就是说,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速度,比以消费物价指数的倒数表示的国内购买力下降速度高出60%。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迅速贬值时期。

第二时期:1994—1997年11月,人民币名义汇率稳中有升与国内购买力迅速下降并存。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外汇额度价格和外汇调剂市场,将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5.8贬值到1∶8.7。至1997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汇率大幅度贬值,引起人民币贬值预期再次出现。

第三时期:1997年11月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继续稳定与国内购买力提高并存,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产生严重的贬值预期。这一时期,中国迅速进入通货紧缩,国内消费品价格在1996和1997年连续跌落十几个百分点,1998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物价负增长,人民币国内购买力开始提高。

第四时期: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对人民币产生巨大升值压力,贬值预期变为升值预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可望在浮动中升值,与国内外通货紧缩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人民币名义汇率在1994年以前迅速贬值,主要是因为外贸、外汇和汇率体制改革的结果。财政对于外贸的补贴逐步减少,就需要相应把名义汇率贬值。财政补贴变为价格上升,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的重要标志。汇率也是一种价格,国内物价的上升等价于名义汇率贬值。

杨帆教授认为,计划经济下国内外价格脱节,名义汇率严重高估,无法调节外贸。计划和财政既是隔绝国内外价格的手段,又是决定外贸的政策工具。财政手段与货币不同,它不是直接调节经济总量,而是通过调节经济结构间接影响总量。对于外贸的调节有许多手段,分别调节进口和出口,内容和力度都不相同,应分别计算财政手段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国家也可以直接使用汇率手段调节外贸结构,即分别规定出口汇率、进口汇率、贸易汇率、非贸易汇率,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汇率,这与在名义汇率之外再加上财政补贴是不同的。影响出口汇率的因素有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利息补贴、外汇额度补贴、地方补贴等。影响进口汇率的因素有财政补贴、进口关税、走私、非关税壁垒等。

改革意味着减少以至取消进出口财政补贴,将财政负担向价格转移,一方面是名义汇率贬值,一方面是国内价格的市场化。首先是进口代理制度,其次是国内出口收购价格放开,至1992年生产数据价格大部分放开,价格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贬值与财政补贴的减少是同步进行的。

名义汇率贬值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国内购买力的降低,同时就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出现汇率贬值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