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经报道的受众需求

财经报道的受众需求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接受美学充分重视读者的地位,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需要作者—文本—读者三个环节来共同创造完成,新闻传播中也存在着三大要素:新闻事实—传者—受众。因此,了解财经报道的受众需求,并尽可能对这些需求予以满足,是财经报道及其译文能够吸引读者,起到良好传播影响和效果的关键。财经报道的受众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个体,对财经新闻信息的接收具有选择性。

接受美学充分重视读者的地位,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需要作者—文本—读者三个环节来共同创造完成,新闻传播中也存在着三大要素:新闻事实—传者—受众。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其有共同之处——文学作品需要由读者的具体化阅读来完成其存在意义,而新闻事实则需要受众的接受才能实现其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受众类同于接受美学的读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新闻报道的传播进展及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受众是一个个充满了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主体,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接收新闻信息。因此,了解财经报道的受众需求,并尽可能对这些需求予以满足,是财经报道及其译文能够吸引读者,起到良好传播影响和效果的关键。

财经报道的受众,是指在新闻传播中,以财经类新闻为主要接收内容的传播信息的接受者。过去,财经报道的受众主要是投资决策者,因而财经报道中所含的信息应该专业、准确、具有针对性。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经新闻的蓬勃兴起,财经报道逐渐成为普通大众关注的热点新闻,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过去仅仅为精英人群、专业人士关注的专业类新闻报道。各种职业、不同社会阶层、文化层次的人混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财经新闻传播的对象。而新闻信息传播的接收并不具有强制性,媒体无法强迫受众接受其新闻信息。相反,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需求、动机来选择其所愿意接触的媒体和愿意接受的信息。财经报道的受众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个体,对财经新闻信息的接收具有选择性。

财经报道的受众是具有特定欲求和兴趣,具备相应的财经知识,其关注的新闻媒介以报道财经为主,接收目标为他们感兴趣的财经类新闻信息的群体。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寻求和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其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去,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的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者的地位获得了充分的重视与尊重。财经报道的受众是财经新闻信息的接受主体,是财经新闻传受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新闻报道作为媒介产品的消费者,是财经信息流通的终端和反馈者,是财经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检验者。

财经报道的受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经济信息为主要接收内容,其接收新闻信息出于一定的动机和需求。其需求大致可归纳为:求新需求、求知需求、求近需求、求趣需求。首先,求新需求。指的是受众对于新近发生的、有新意的新闻信息的心理偏好和指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富有新意的事物最能引起注意力的集中。新闻活动的产生,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求新心理。了解国内外的财经新闻时事,随时掌握财经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变化,是财经新闻受众的首要目的;其次,求知需求。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人们为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渴望及时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人们对新闻信息的寻求,就是求知欲的反映。对于财经报道的受众来说,获取经济知识,明了一些重大的经济政策,掌握一定的经济规律,了解经济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趋向,是很重要的一种求知需求;再次,求近需求。读者爱看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与自己利益有关系的新闻。财经报道的受众在接触新闻信息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注意那些和自身生活环境贴近的、自己需要和关心的财经类新闻信息,以及与自己原有观点、理念和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信息,避开或排斥那些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以及自身不甚感兴趣的信息,或者那些同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相悖离的信息;最后,求趣需求。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对于有趣的事实、反常奇异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在财经报道方面,那些特殊突发的经济新闻内容,活泼有趣的新闻报道形式,都易于为受众所注意,满足其求趣心理和欣赏需求(谭云明、祝兴平,2011:252—256)。

针对财经报道受众的种种心理需求,财经报道及其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有所响应,以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如针对受众的求新需求,财经报道应该及时更新传播内容,提供最新的经济动态和财经趋势的信息;针对受众的求知需求,财经报道应该全面、准确、客观地提供各种财经信息,并且对专业性知识予以适当解读与诠释;针对受众的求近需求,财经报道应该关注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事件和社会焦点问题;针对求趣需求,财经报道则应该在增强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上多下功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