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理论与会展业

区域经济理论与会展业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一)区域经济是会展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区域协调是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是会展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形成对会展产品的有效需求。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区域;(2)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4)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5)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

(一)区域经济是会展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区域协调是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是会展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形成对会展产品的有效需求。从另一方面看,会展业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面对面交流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加速有形和无形资本流动,有利于突破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的制度与非制度障碍,有利于区域统一的市场规则、惯例和经济秩序的形成。会展业的发展是以区域经济为依托,会展场馆是否要建,建成多大规模,与当地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以及当地和周边城市展览市场的需求总量息息相关。

现代会展已成为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方式。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新马印尼增长三角、亚太经合组织等,他们的各种协议和共识都是通过会展的方式实现的。我国比较有名的区域合作会展活动有: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合作论坛、APEC财富论坛、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中韩区域合作论坛等。但整体上讲,我国区域内大都市圈各成员城市之间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体系,重复建设、市场分割、相互设置关卡、基础设施分割、政府行政保护、区内外区别对待、无序化争投资争项目争人才、生态环境分而治之等诸多行政区经济现象,人为地分割了原本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严重制约了都市圈所具有的城市群体效应,难以发挥整体性竞争优势。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成为当前都市圈亟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二)产业集群实现会展业资源优化配置

1.产业集群含义。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现在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新的理论支点,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见表1-1)。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首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用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1]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产业集群的含义及其本质进行了总结,把各国学者对产业集群的本质的理解进行了归类,认为“产业集群本质上是由价值链和生产系统构成的网络状的区域创新性系统”。[12]学者王缉慈认为“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个或多个相关企业为核心,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地方生产系统”。[13]产业集群的出现并不是某种偶然,只有产业条件和空间条件同时满足生产要素所有者利润最大化要求的地区,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在该地区形成。与此同时,产业内的资源通过整合,使得产业内网点连接持续密集,这是实现产业升级和迈向发达经济体的重要阶段。

不同学者对于集群的表述(表1—1)

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存在集群,综合来说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看该地区某一产业内企业的数目以及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二是看该地区某一产业在市场上的地位。集群合作关系既不同于纯粹的公平市场交易,也不同于企业内部化交易,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即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第三种协调机制。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现象不仅存在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且也出现在服务业,如纽约的金融业好莱坞的电影产业。鉴于会展产业与生俱来的“集聚性”,世界会展业也显露出产业集群的端倪。许多国际知名会展场馆的成功经营均得益于会展企业集群的支持,其中柏林展览馆、伦敦展览馆、东京国际展览馆等都是典型的案例。会展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接近,由价值链和生产系统相互关联的、以会展业为核心产业、以相关产业为支撑产业的“企业集合体”。[14]为此,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会展业集群进行系统研究,产业集群是形成、凝聚会展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会展业自身就是一个相当综合的产业,这也有益于产业集群的产生。

会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摒弃现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而实现集约型发展,会展业集群正是顺应这一要求的产物,它所具有的一系列优势,譬如资源整合优势、创新优势、信任优势等等,能够对会展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当前世界各地的专业行业会展情况来看,著名的会展中心城市大都着眼于本国、本地区的集聚产业,举办自己的展览。如意大利米兰的时装展,巴黎的时装、化妆品、航空展,美国休斯敦的航天器材展,日本东京筑波科技发明展等。中国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河北香河的家具博览会、哈尔滨冰雪节经贸博览会等,都与当地的产业集群和优势资源有密切关系。

2.我国会展产业集群。我国已经形成了八大会展产业集群区域:长三角会展产业集群、珠三角会展产业集群、环渤海会展产业集群、中部会展产业集群、西部会展产业集群、东北会展产业集群、西南会展业集聚群、台湾海峡西岸(福建)集群区(见附录10和附录11)。

(1)长三角洲会展产业集群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宁波、温州、义乌、杭州、南京、苏州、南通。特点是以上海为中心,起点高,市场化程度高,区位优势明显。拥有的品牌会展包括华交会、工博会、义博会,还有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杭州西博会、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2)珠三角会展产业集群。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东莞、顺德、中山、香港、澳门。特点是以广州、香港地区为中心,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征突出、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拥有的品牌展会包括广交会、广州国际照明博览会、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广州美容美发博览会。另外,深圳的高交会、文博会、珠海航空展、虎门服装展、佛山陶瓷博览会、东莞家具展等。(3)环渤海会展业集群。以北京为中心,包括天津、青岛、济南、烟台石家庄廊坊、唐山等。特点是发展早,数量多,规模大,门类齐全,知名品牌会展集中,且辐射广。拥有的品牌展会包括北京汽车展、北京工程机械展、北京国际机床展、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等,其他如天津的中国国际化工展,中国国际工控自动化与仪表展、青岛的啤酒节、药交会等也享有较高的声誉。(4)中部会展产业集群。以武汉、郑州为中心,还包括长沙、太原、合肥、南昌等。特点是会展业起步早,但发展缓慢,区域产业集群已见雏形,但仍需大力发展,会展数量多,但品牌展少。代表展览有武汉机电产品博览会、湖南(国际)农业博览会、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太原的中国煤炭博览会。(5)西部会展产业集群。西安为重点的西北会展集群区域等有了一定的发展,代表展有西安东西部洽谈会、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洽会”),甘肃、宁夏、青海地区会展相对落后,但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西部会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6)东北会展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会展中心城市,包括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代表展会如大连服装节(国内规模最大)和与日本札幌冰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渥太华冬乐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齐名的哈尔滨冰雪节。(7)西南会展业集聚群。本集聚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行政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南宁昆明为两翼,代表展为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重庆高交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昆明中国—南亚博览会(南博会)等,这些展会标准较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8)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集聚区。本集聚区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代表展览包括福州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厦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等。本展区区域较小,发展规模小,但对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作用巨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对本区会展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降低交易成本是会展市场基本价值取向

从制度经济学来看,交易成本是为达成一项交易,做成一笔买卖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科斯与威廉姆斯都强调过交易成本对企业行为(营销手段、组织行为与利润获取等)的重要作用。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包括发现和通知交易者的费用、谈判费用、签订合同以及保证合同条款的履行而进行必要检查的费用等。威廉姆斯对交易成本的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提出了人们在交易中的行为特征:一是有限理性,二是机会主义。有限理性是指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度的,因为交易方的知识、预见力、技能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稀缺性资源。而机会主义是指人的行为具有强烈而复杂的追求自我利益的倾向,即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方会投机取巧,会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机会主义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交易风险。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会展是一种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媒介,贯穿其始终的是交换环节。因此,会展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交易手段,它通过提供会展商、参展商(代表卖方)和参观者以及与会者(潜在的购买力)面对面的交流,省却了厂商寻找合作者、订立契约、议价谈判等中间交易过程,降低了厂商与企业的交易费用,也相应减低了消费者寻找新产品(品牌、效用、质量等)的机会成本。[15]因而会展是一种低成本的交易行为。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调查,通过一般渠道寻找一个客户,需要成本219英镑,而通过会展,成本仅为35英镑。会展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会议等手段的首选营销渠道。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统计,贸易展会的成交额仅次于直销,四分之三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四分之一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通过参加展会实现的商业销售所花费的成本仅是没有采取展会促销方式的商业营销耗费成本的一半。三分之二以上的制造业、通信业和批发业的企业经常参加会展。[16]法国企业(占参展商的67%)每年由于参加各种展览会而获得的订货合同总金额达到229亿欧元,相当于直接创造了25万个工作岗位。[17]作为对传统交易方式的一种制度创新,[18]会展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交易发生的可能性(如表1-2,表1-3)。

展会企业交易可能行矩阵图(表1-2)

(基于资质审核与欺骗交易机会成本下)展会企业交易可能性矩阵图(表1-3)

综上,会展产业不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全球任何地方,它必须有一个主要的分布区域,一般集中在某地区、某国或某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会展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形成对会展产品的有效需求。从另一方面看,会展业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面对面交流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加速有形和无形资本流动,有利于突破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的制度与非制度障碍,有利于区域统一的市场规则、惯例和经济秩序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