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理论的沿革

区域经济理论的沿革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的沿革一、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探讨生产资源在空间(区域)内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勒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为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经济区的地域结构及区划研究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认为,地区、经济部门或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的不平衡。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的沿革

一、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探讨生产资源在空间(区域)内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早在18世纪,“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了地域分工理论,可以说是最早的区域经济理论,此后很多学者都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下面就一些主要的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引起了人们对于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视。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创立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杜能认为“不是任何地区和地带,都必须采用同样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关键在于根据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各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所能支付的区位地租(土地经营者为了取得对空间某一处土地的使用权而必须支付的代价)的差异,以及其空间的分布呈现出以市场为中心的向心环。这种农业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

2.韦伯的工业区位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系统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为: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然后逐步放松假设条件,研究劳动费用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对于劳动费在成本中比重较大的工业,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聚集因素的作用表现在由于聚集可以产生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

3.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论

韦伯之后涌现出的市场学派认为生产成本最低点并不是市场上最优区位的选择点,厂商应该以市场为中心,充分考虑市场因素,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进行区位选择。市场学派的代表克里斯泰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乡村集镇及其与四周的农村服务区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了中心地理理论。克里斯泰勒认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城镇为其服务的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提供货物和服务。每个城镇大都位于其服务区域的中央,即中心地。一个区域内中心地的大小与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高级中心地只有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较多,等级越低的中心地数目越多、规模越小。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中心地理理论打破了传统区位论的束缚,使区位论的研究从农业、工业等生产领域扩展到商业、服务业等消费领域,由局部小区域的个别企业和微观分析扩展到大区域范围内的、多个企业或区域的宏观综合分析。

4.勒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勒什利用克里斯泰勒的理论框架,对中心地理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45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提出了市场区位理论。勒什所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城市或区域,而是更加注重企业之间、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地域构造规律。勒什首创了经济景观这一概念,认为市场区内既有最大的中心城市,又有次级、规模较小的中心城市,城市之间有分工协作;区内还有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商品和劳务。勒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为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经济区的地域结构及区划研究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纳克斯在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恶性循环,即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恶性循环,即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造成的。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就要实施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另一方面,要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平衡发展战略主张通过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主张平衡发展的另一个理论是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既创造出一个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好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扩大投资,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由此推动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2.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地区、经济部门或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要解决这种不平衡,只能是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因为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效应,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通常是关联度最大的优势产业,通过集中发展这些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的产业,还是后向联系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带动关联产业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优势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平衡发展理论对以后许多新理论的提出都产生了影响。

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鲁提出,后来汉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完善。该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通常是在整个区域中发挥支配作用的城市或大型工业基地。增长极通过集聚和扩散两种极化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他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4.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是在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经历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并在一定的时空中处于其中的一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形成了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其中创新阶段是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验证、充实和发展,并将之引入到区域经济学形成了梯度转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地区主导产业部门处于创新阶段,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则区域处于高梯度区域;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处于高梯度区域的地区主导产业部门为保持优势地位,会将进入低梯度阶段的生产活动逐渐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生产活动对于低梯度区域又是相对比较先进和缺乏的,有利于促进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区域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后凯等学者的归纳,当前区域经济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有:

(一)区域的边界与区域生命周期

长期以来,区域的边界和形成机制、区域发展的生命周期、区域的衰退与反衰退策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这些问题既是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问题,也是近年来各国学者一直在努力探索但仍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问题。除了上述基础理论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当前还迫切需要重视以下现实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是从区域调控和区域政策的角度,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经济功能区域以及作为国家援助依据的各种类型问题区域;二是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为代表,探讨区域衰退的动力机制以及反衰退的保障机制和援助政策措施;三是大都市区和都市圈的合理边界以及其形成演化的规律性和内在机制。

(二)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条件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永恒的区域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区域增长的不平衡并由此引起的区域差距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不仅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各国学者长期争论的焦点。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一是探讨FDI、出口、人口流动、技术溢出和扩散、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等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二是研究基础设施、规模报酬递增、集聚经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等与区域增长之间关系,尤其是衡量它们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三是考察和衡量人力资本、教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并试图把教育、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引入区域增长模型;四是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波动以及区际增长的传递机制。

(三)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

从全球范围看,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全球共有19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70年代增至28个,80年代再增至32个,90年代达100多个。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脚步更快。从国家层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各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如何分工,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区域间、城市间如何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产业和空间结构一体化以及政府间政策的协调问题,都是现实经济中亟待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其中,大都市圈或经济圈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协调机制问题,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

(四)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程度的广化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区域分工的深度与广度。当代国际和区际分工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特征,就是分工从部门间分工逐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并且开始向产业链分工发展。也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产业链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国际和区际分工形态。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模块化的趋势,这种模块化趋势是否意味着一种更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的探讨。

(五)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弹性。一方面,对特定区域而言,要素的可获得性在增加,而基于要素的比较优势在减小;另一方面,极大增加经济主体在进行空间决策时的选择区位的自由度,增加了经济主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企业可以用脚投票。为了留住企业,各地区努力创造优势,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在区域间竞争加剧的同时,使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明显,区域间利益共享、经济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从而使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于是,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争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及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等问题,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

(六)企业迁移与产业转移理论

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是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近年来,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转移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迁移研究的较少,这恰好与国外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建立中国企业迁移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迁移的基本特征、决定因素和动力机制,企业迁移与区域就业的关系,区域补贴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对企业资源的竞争问题,以及企业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中央区域政策及其效应评价

中央区域政策一直是各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对区域政策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但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政府援助方向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如何采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区域政策手段,也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央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宏观政策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区域效应,以及基于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也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