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早在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初期,“地区分工”在英国首先出现。马克思以生产地域分工为出发点,进而提出了区域经济理论,恩格斯、列宁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早在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初期,“地区分工”在英国首先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纺织机的发明与改进,以及火车等一些先进运输工具的问世,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和商业贸易的兴起,导致了原料产地、加工区与销售市场空间上的分离,交通运输业与通讯业也被带动,若干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区开始形成。

到了19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光、热、电等的理论突破,电力、电气、电讯等新兴工业的兴起,专业化分工多样化和普遍化起来,并向德、俄、法欧洲各国蔓延,一些经济区逐渐形成。这种经济区具有离心(开放)与向心(集聚)的两大特点,于是走向了大型化和综合化。最先是在一个原料、市场、交通多种条件兼顾的地方设一工厂,与此相配套的其他工厂相随而至,相关的服务业如饮食、金融、通讯等紧伴而上,附近的农产品供给亦一唱一和并导致周边农业结构和耕作方式的变革,从而使农业自身也相随步入现代化,于是一个大型综合化的经济区域形成。

对这些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就导致了区域经济理论的萌芽。在这一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的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吸收了他们理论中的合理部分,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地域化的历史,提出了劳动力地域分工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表现,地域分工与部门分工一起组成社会分工共同的形式,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地域分工往往是通过各区域部门的差异来体现,而部门分工又总是与某区域相结合。生产地域的最突出特点是与各区域的生产条件紧密联系,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是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及发展水平,金融、税收政策和通讯、交通设施,也是引起生产地域分工的重要条件。产品销地价格为产地价格加运价之和是地域分工得以实现的经济前提。也就是讲,区域间各种条件的差异是导致地域分工的原因,也是研究地域分工的依据。

马克思以生产地域分工为出发点,进而提出了区域经济理论,恩格斯列宁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区域经济的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冲破家庭小手工业的范围,城市与乡村得到了沟通和联合,形成了新的经济范围。恩格斯曾指出,大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使工业生产摆脱了地方局限性,相对地摆脱了本身所需原料产地的地方局限性,导致了新的经济区域的产生。列宁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要求有广阔的、联合的、统一的地域。这就是说,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要求有经济区域的出现。

区域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马克思指出,把一定生产力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各种手工工场乃至大工业的出现,获得了新的推动力,建立在发挥区域优势基础之上的分工和相互协作,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新的巨大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交通、通讯等设施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某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分工和协作,将作为集合使这种分工和协作进一步深化与扩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综合性的经济区域,导致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理论概括地讲就是,劳动地域分工是其理论的基点,地域分工或经济区域是劳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并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地域分工或区域经济必然发展到区域综合体,在这一区域内既有高度的专业分工又有高度的综合性一体化结构。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理论是我们制定区域经济战略的理论依据,我们只有按区域综合体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来制定区域的发展战略,才能使制定的区域经济战略积极地指导区域的发展,满足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