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异地商会的成长之路

异地商会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洪亮:宁波市工商联会员部副部长。这一年,我们一口气成立了10家异地商会,潮汕等几家商会也顺利过关。2011年伊始,又有将近10家异地商会紧锣密鼓地展开筹备工作。最终,在我们和市民政局的多方协调下,商

张洪亮:宁波市工商联会员部副部长。

近年来,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来甬经商的企业越来越多,抱团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工商联顺势引导,异地商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我于2009年11月转业到市工商联,2010年初就开始到会员部,直接负责异地商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见证了宁波市异地商会兴起的全过程。

那时候,工商联还在月湖旁边的柳汀街76号上班,会员部在五楼拐角,紧贴主席和书记办公室。我一到会员部,徐小华部长就交代我协助傅卫国副部长联系直属商会,具体负责异地商会。我打开通讯录一看,异地商会统共四家:温州、泉州、永嘉、三门。再听同事一讲,当时就乐了,合着这四家还“亲疏有别”:温州商会和泉州商会是2005年在宁波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归会里主管的“亲儿子”,而永嘉和三门只是2003年在原籍地登记注册成立、挂靠在会里的二级商会,不归我们主管,算是“干儿子”。

原来,当时社会团体登记政策还没放开,异地商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也不明晰,去民政局注册登记有审批限制,条条框框比较多,成立一家异地商会非常费劲,几个地方商会筹备组都对接一两年了也没有结果。近些年,企业一直反映情况,会领导也多次提出要加强直属商会工作,却一直陷于政策瓶颈,止步不前。不仅是宁波,其他各地也大多如此。

我发愁了,连“干儿子”才四家,还没法儿发展新的,工作可怎么开展呢?傅卫国又翻出来一沓子红头文件递给我,还幽了一默:“不用担心,你的潜在客户多得很,有尚方宝剑在此,生意很快就要开张啦!”他介绍说,2009年是异地商会的“吉祥年”。从4月份中央民政部下发《关于国务院授权全国工商联作为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9〕78号),到全国工商联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国务院授权全国工商联作为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有关问题的通知》[全联厅(员)通〔2009〕57号]、省民政局下发《关于规范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省民〔2009〕75号),再到9月份宁波市民政局下发《关于授权市工商联作为全市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的通知》(甬民发〔2009〕90号),异地商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果然,没过几天,我就迎来了第一位“客户”。那天,刚上班不久,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办公,突然听着楼道里热闹了起来,有人挨着个儿到每个办公室打招呼,然后进了贴隔壁的崔主席、余书记办公室。我刚来,还从来没见机关里这么热闹过,跟同事不熟,也没好意思打听。正想着,一位风度翩翩的帅哥敲门进来了,所有人都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就剩我一个呆坐着。同事连忙给我介绍:“这是我们市工商联副秘书长、宁波天麒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友水。”原来,他是听说有了新政策,特意前来咨询成立绍兴商会的事,刚才是向崔主席等领导汇报去了。当时具体讲了什么我现在都不记得了,但是他那口才、那帅气,以及对商会工作的热心,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有中央政策,有领导大力支持,我用最快的速度,协助完成了绍兴商会章程、有关制度的起草,以及人事安排、会议组织等各种审核材料的准备工作,然后送到市民政局行政审批处、民管局审核。过了一阵子,就收到了民政局批文,筹备工作简直是一帆风顺。傅卫国提起前几年的蜗牛速度,那是“羡慕嫉妒恨”哪!说来说去,总归是政策支持对商会工作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绍兴商会真是太幸运了!

2010年6月,在南苑环球大酒店,宁波市绍兴商会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时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旭明,宁波市政协主席王卓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崔秀玲和市政协秘书长王必恒,以及绍兴市委副书记谭志桂,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翁鲁敏,绍兴市政协副主席王玉书等两地几十位领导都出席了大会,连同社会各界名流、企业家总有四五百人。当时还没有规定在职领导不能兼任社会职务,很多市领导都兼任绍兴商会的名誉会长、顾问等。我第一次出席工商联这么大规模的活动,看着这么多大领导、大企业家汇聚一堂,对商会的影响力和作用深感惊讶。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出台后,我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办公室里经常电话不断,上门咨询的客人一个接一个。企业家或者直接上门咨询,或者托市里有关部门领导协商,有时候一天要接待好几批客人。

我的主要任务是业务指导和对接协调。虽然成立政策放开,但商会从筹备到成立,大大小小程序要准备的材料还是比较烦琐的。我要一步一步详详细细介绍所有流程,手把手指导筹备组准备商会章程、制度、人事等大量文字材料,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等组织机构,更要引导他们树立依法办会理念,按照民主、规范的程序办会,提高制度化管理意识,明确商会发展思路,制定商会长远发展规划。这中间我是一点也不敢大意,因为一个流程搞错、一个材料漏掉,没准儿商会筹备组就得白跑一趟。同时,我们要随时和市民政局保持对接协调,我是随叫随到,有问必答,有需必帮,尽量帮助商会少走弯路。这期间,我和众多商会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这一年,我们一口气成立了10家异地商会,潮汕等几家商会也顺利过关。其中,宁波市湖南商会成立大会的浩大场面再一次震撼了我: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甘霖出席会议并讲话,两地党政军团领导、各界人士六七百人共同见证了成立庆典。

2011年伊始,又有将近10家异地商会紧锣密鼓地展开筹备工作。

4月初,正当我们风风火火来回协调的时候,一封反映某异地商会问题的匿名信寄到了会员部。徐副主席非常重视,立刻要求会员部分头调查。由徐部长带队,我们一个多星期跑遍了余姚、慈溪、北仑、鄞州等地,走访调查了十余名相关人员,并迅速和市民政局进行协商,由市工商联牵头,多次召开商会理事会,协调解决办法。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姑娘哭哭啼啼地来到会员部,我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斜对面的徐副主席赶紧过来,把她带到自己办公室又哄又劝。原来是商会暂停运转,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没得发了。在我们的迅速协调下,商会妥善处理了这些事情,小姑娘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去了。最终,在我们和市民政局的多方协调下,商会通过法定程序,民主选举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步入规范运营轨道。

这期间,徐副主席带着我们马不停蹄地到已经成立的十多家异地商会走了一遍,发现异地商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会员结构、经营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隐忧。作为一种自发组成的社会团体和新兴组织,商会入会门槛都很低,小个体户、小企业很多,流动性很强。而商会服务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也没有专业的人才来经营,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退休老干部,为会员服务的功能还不够强大,有些就是年底碰个头吃顿饭。有些会员就说了,原以为加入商会对企业会有很大帮助,没想到光吃吃饭开开会,和同乡会有什么区别?不去了。再加上会长都是凭个人热情义务投入商会工作,自家企业一旦出现运营问题,就顾不上商会了。

我们分析,当务之急是商会人才队伍建设。4月底,我们和市委统战部联手,在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基层商会秘书长第一期培训班。一接到通知,20多家直属商会的秘书长全部报名参加,有几家商会还立刻要求增加培训名额,再加上县(市)区工商联,一共有六十来人,位子都不够坐了,只好靠墙加了一排凳子,大家上下课都挤来挤去,“亲密接触”了一把。上课过程中,秘书长们没有一个缺席、请假的。两天课上完,有半天的交流环节,5个典型发言后,是学习体会交流环节,大家都很激动,抢着发言,最后温州商会虞锦法秘书长等4个人上去交流。他们说,这个培训班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余海大书记亲自动员鼓劲,徐副主席结合商会建设对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都鼓舞了大家创办“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基层商会的信心。而吴德水副主席《培育发展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的专题讲座,更是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非常接地气。自来水同业公会的童恩祥秘书长人非常热情,工作很有闯劲和干劲,他很激动地说,商会秘书长培训班在省内、省外估计都是首创,这样接地气的培训班一定要定期办、多举办。大家轰然响应。可惜的是童秘书长后来不幸英年早逝,真是商会工作的一大损失。

下半年,我们趁热打铁,举办了第二期直属商会培训班,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也把基层商会负责人培训班纳入市社会主义学院的主体培训班次。之后每年一期,从市委党校到省委党校、井冈山等革命老区,从单一的课堂授课、业务指导,发展到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精神指引,秘书长队伍越来越壮大,群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依法办会、民主办会、规范办会的意识不断增强,异地商会的功能发挥越来越明显。这些是后话。

刚刚松了口气,6月份的一天,岱山县工商联副主席黄富岳一行非常急切地来到会员部,他们想筹划组建宁波市岱山商会。根据现有的“一地一会”原则,市工商联批的都是省级外地商会,县级商会尚无先例,也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我立刻向分管领导徐建初副主席汇报了这个情况。徐副主席立刻表示,只要各项软硬件达标,民政部门同意,我们自然是很希望能促成,会员部要积极配合。可是我们跑到市民政局,他们也感到为难,说从来没开过这个口子,无法表态。徐副主席把这个问题提交到主席办公会上专题讨论后决定,建议筹备组按照程序先递交申请,崔主席等会领导亲自出面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协商。7月,宁波市岱山商会筹备组尝试着向市民政局审批窗口递交了筹备申请,得到的回复是,宁波市已经有了舟山商会,和拟成立的岱山商会会员交叉重复较多,没必要成立,申请被退回。岱山商会筹备组随即向时任副市长陈奕君反映了这个情况,表达了众多在宁波经商的岱山籍企业家抱团发展的强烈愿望。陈副市长非常重视,立刻向市民政局作出指示:“近日,有人向我反映,民政审批窗口对已有地市级商会的县市要求再成立县级商会的申请审批把关较严。就此事,我已向省民政厅梁厅长了解了相关情况。建立商会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应予以支持。今后,对于省、地级已有商会的下级地、县级如要求建立商会的,也应予以支持。”民政部门立刻把这个批示传真发给了我们。8月,宁波市岱山商会正式进入筹备阶段。不过,岱山商会100多家会员,确实有不少和舟山商会重复,一些还是副会长企业,舟山商会也很有顾虑。我们就多次找到宁波舟山商会会长陈定龙进行沟通,希望舟山商会能多多支持,把宁波市第一家县级异地商会顺利筹建起来,并加强两个商会之间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整合资源,凝聚乡情,共同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把两个“小家庭”团结成一个“大家庭”。陈会长非常配合,两家商会就组织架构、会员交叉、联谊活动等情况进行了反复协商,达成了共识,妥善解决了之前的各种担心和疑虑。

9月,宁波市岱山商会正式成立,岱山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到会祝贺。这是在甬异地商会成立中家乡领导出席最多的一个商会,充分体现了岱山县领导对成立岱山商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宁波市岱山商会的成立,标志着在甬县级异地商会审批正式放开,在甬的县级异地商会从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就这样,一路边学边做,我从一个商会“菜鸟”,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平均每年至少接手10家异地商会的筹备工作。每次出去,一看到企业,我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就是,这是不是我们异地商会的?商场里拿到东西,我也下意识地先看看是不是我们异地商会企业的,都快成职业病了。

2012年5月,机关干部轮岗,我被调整到经联部,李安奎副部长分管组织工作,异地商会两年间发展到了40多家。2014年,我再次被调整到会员部,重新分管异地商会工作。年底的市工商联执委会上,我放眼望去,异地商会会长的桌牌有整整四排,几乎占了执委会出席人数的三分之一。我不由得回想起刚到会员部的时候,执委会上只有寥寥几个异地商会会长的桌牌。是啊,现在全市异地商会已经发展到60多家了,会员也有5000余家,占全市工商联会员总数的六分之一强。每家异地商会至少有70多家会员,多的有300多家,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提供投资信息、业务咨询、推荐合作伙伴、解决经济纠纷、帮忙解决企业和个人的意外困难、联络乡情,逐渐发展到统一投资项目、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参政议政等层面,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福建商会、温州商会、泉州商会、台州商会等还被评为全市工商联系统的“示范商会”,成为各地商会竞相学习的对象。

政策的春风、经济的活力促生了异地商会的春天,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宁波当作创业的福地、宝地、第二故乡。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化,我们也迎来了新时期的新任务:引领异地商会转型升级,进入茁壮成长的夏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