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及其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中央银行推行一定的货币政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作出的现实反应。这种偏差较小时,则货币政策有效性较高;偏差明显偏大时,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低。这就是说,货币政策仍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打折扣。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及其衡量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中央银行推行一定的货币政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作出的现实反应。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一种结果,目的是好的,但结果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有偏差。这种偏差较小时,则货币政策有效性较高;偏差明显偏大时,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低。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判断取决于具体的政策目标。若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则只需考虑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化情况即可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出判断。如果货币政策的目标较多,则必须综合起来进行判断。以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为目标评估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例,如果紧缩性货币政策平抑了价格水平的上涨,或者促使价格水平回落,同时又不影响产出或供给的增长率,那么可以认为这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大。如果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平抑价格水平上涨或促使价格水平回落的同时,也抑制了产出数量的增长,那么货币紧缩政策有效性的大小,则要视价格水平变动率与产出变动率的对比而定。若产出数量虽有减少,但减少规模还不算大,而抑制价格水平的目标接近实现,可视为货币紧缩政策的有效性较大;若产出量的减少非常明显,而价格水平目标的实现并不理想,货币紧缩政策的有效性就较小。如果紧缩性货币政策无力平抑价格上涨或促使价格回落,却抑制了产出的增长甚至使产出的增长为负,则可以认为货币紧缩政策是无效的。衡量其他类型的货币政策效应也可采用类似的思路,结合货币政策作用的自身机制来进行分析。

(二)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1.货币政策的时滞

所谓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货币政策的时滞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

(1)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认识时滞是指从确定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这段时滞的存在,一是因为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决策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占有各种信息资料和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

(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操作时滞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这段时滞的存在,是因为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无论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影响中介指标才能起作用。究竟能否生效,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和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程度。

市场时滞是指从中介指标发生反应到其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这是因为企业部门对中介指标变动的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而且投资或消费的实现也有一个滞后过程。这一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调控对象对中介指标变动的反应,从而对最终目标产生影响。

内部时滞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中央银行对外部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因为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反应大小,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货币政策各种时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2-3所示。

图12-3 货币政策时滞关系图

2.货币流通速度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另一主要限制因素是货币流通速度。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预料到或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假设在预测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20%;再假设,根据以前一些年份有关数据的实证规律,只要包括货币流通速度在内的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等比增加即可满足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对货币的追加需求。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在预测的期间加快了10%,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变化,货币供给则只需增加9.1%即可。如果中央银行没有预见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而是按流通速度没有多大变化的考虑决策增加货币供给20%,那么新增的货币供给量则必将成为助长经济过热的因素。

3.微观主体预期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构成挑战的另一种因素是微观主体的预期。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并很快作出决策,而且极少有时滞。因此,中央银行推出的货币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实施的抵消其作用的对策,很可能归于无效。例如,一国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人们通过各种信息预期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会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要求提高工资,企业预期工资成本的增大而不愿扩展经营,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货币政策只有在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中央银行不可能长期不让社会知道它所要采取的政策;即使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不久之后也会落在人们的预期之内。假如中央银行长期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导致微观经济主体作出错误判断,则会使经济陷入混乱之中。但实际的情况是,公众的预测即使非常准确,实施对策即使很快,其效应的发挥也要有一个过程。这就是说,货币政策仍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打折扣。

4.其他因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金融创新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

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任何一项货币政策的实施,都可能给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如果在自己利益受损时做出较强烈的反应,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当这些政治压力足够强大时,就会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一般来讲,高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会给执政党带来不少选票,所以,执政党在大选之前会力图刺激经济,而新政府一般在大选之后会采取紧缩政策,使国民经济平稳下来,这叫作“政治经济周期”,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生产和流通领域出现某些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又难以作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例如,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生产领域出现了生效要素的结构性短缺。这时纵然货币、资金的供给很充裕,由于瓶颈部门的制约,实际的生产也难以增长,扩张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也无从实现。

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对世界范围的金融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传导机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也极大地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例如,金融创新使各层次货币定义与计量遇到困难,削弱了中央银行对本国货币的控制能力。

由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导致资本跨国界流动更加方便和自由,从而通过利率汇率机制的作用,使一国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或者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就是说,一方面,货币政策在国内的效果可能会被外部的影响削弱;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可能延伸到国外。

阅读材料12-3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中的Redux模型

奥布斯特菲尔德和罗果夫建立了有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的、动态优化的Redux模型。相对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Redux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其简单分析的结构以及明确的政策含义。它是建立在名义价格刚性、不完全竞争、厂商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以及厂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等微观基础上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它假定在开放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资本市场中,两国能够自由借贷,而国际资本市场可交易的唯一金融工具是无风险的实际债券(该债券用消费品标价)。由于融入了微观经济基础,新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模型可用于福利分析,即在市场不完全性和名义价格刚性的情况下对政策进行评估。

Redux模型的核心是货币冲击对实际货币余额和产量的影响。在完全弹性的价格条件下,永久的货币冲击不会对实际货币余额和产量产生影响,世界经济的均衡状态将保持,此时货币是中性的。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假定存在名义价格刚性,当一国增加货币供给时,该国名义利率下降,本币贬值,此时本国居民对本国商品的短期需求上升,本国商品的产量上升。因为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是基于边际成本的,即使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厂商为满足非预期的需求的生产依然可以产生利润,此时货币冲击将对该国经济产生影响。在黏性价格条件下,多恩布什模型中的超调特征在Redux模型中没有显现。当市场处于垄断均衡状态时,由于商品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为获取高额利润,厂商的产量降低,当出现非预期的货币增加时,社会的总需求会相应增加,进而促使厂商增加产出,社会福利因而得到改善。因此,即使从长期来看,货币也是非中性的,关于政策对国家间福利的影响,本模型的结论与标准的凯恩斯主义模型的结论不同。

资料来源:王秀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J],2014(8).

二、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

货币政策的时滞等各种影响因素给政策的实施带来困难,甚至产生不良的后果,这就引起在如何执行货币政策的问题上的争端。

凯恩斯学派主张,货币政策应当“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过热时,相机采取紧缩性政策;在经济萧条时,相机采取扩张性政策。也就是说,利用反周期货币政策去稳定经济。

凯恩斯学派主张“相机抉择”的理由如下。

(1)市场机制本身是不稳定的,并且没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任其自我调节所需的时期较长,必须依赖于政府的一系列稳定性经济政策,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中央银行应会同财政部门依照具体的经济和金融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经济和金融。

(2)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根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遵守任何既定规则。当货币量的增减已成为稳定经济所必需之时,如在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就不应该再恪守“单一规则”。

(3)实行“单一规则”是以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至少其变动幅度稳定为假定前提的,但是,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而根据货币需要量与流通速度的关系来看,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必然使货币增长率难以稳定。

(4)贯彻货币政策应综合运用多种指标。“单一规则”只强调货币供给量指标,而使中央银行忽视对其他指标的运用,这必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反周期货币政策,但到了70年代,“滞胀”局面出现,反周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怀疑。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因为时滞的存在及其他因素,“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不能稳定经济,反而会使经济波动更大,因而他们主张应当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应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稳定。货币学派的这种主张也受到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经济学派的支持。

货币学派主张“单一规则”的理由如下:

(1)市场机制在本质上是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现实经济生活中虽然经常出现不稳定,其根源是货币供给的反复无常变动。因此,只要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保持稳定或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率,经济就会处于均衡与稳定状态,进而取得发展。

(2)中央银行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常常是起步太晚和行为过头,加上时滞因素,往往使政策负效应太大。例如,当通货膨胀已开始抬头时,中央银行却对此看得不太清楚,加之对紧缩政策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受损的顾虑,推迟了紧缩政策的实行,致使在有明显通货膨胀时实行全面紧缩政策,而过度的紧缩政策会给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失。又如,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但由于时滞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发生作用是在一段时期之后,而那时的经济或许已走出低谷,并进入了上升阶段。于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为高涨的经济推波助澜,反周期货币政策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相机抉择”难以准确、有效。运用“单一规则”更能有效地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在经济过热时,固定货币增长率小于经济所需的货币增长率,因而具有自动收敛经济过分膨胀之能力;在经济衰退时,固定货币增长率大于经济所需的货币增长率,因而具有自动刺激经济恢复之能力。

(3)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可能使中央银行无法酌情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以及合理预期等因素,这些都可能导致反周期货币政策失效或大大降低其有效性。

理论争论并没有终结,现实中的做法则较为折中,即在“相机抉择”中也要遵守一定的货币规则。

三、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对于政策效应的发挥至关重要,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1999年9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明确了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政策中有关透明度的做法。该准则将透明度定义为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并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决定过程和原理,以及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信息和机构的职责范围。

《货币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如下:

(1)明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包括应在有关立法或规定中明确定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制度框架,应明确定义货币政策和财政操作的制度关系,应明确定义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行使的代理职能。

(2)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程序,包括应向公众介绍、解释并说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分析框架、工具和某些指标;如果有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对基本经济状况进行评价、监测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以及制定未来政策,那么,应公开这一机构的组成、结构和职能的相关信息;应及时公布和解释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中央银行应就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和前景定期发表公开声明;如果拟对货币管理结构作出重大的技术性改变,则应为公众在适当时期内发表意见创造条件;应公布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报送执行货币政策所需数据的有关规定。

(3)货币政策信息发布,包括中央银行提交和公布的数据,应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标准中关于覆盖范围、频率、即时性和公众可获得性的各项标准;中央银行应按事先宣布的时间表公布其资产负债表,并按预定周期向公众提供关于市场交易总量的若干信息;中央银行应提供并保持公共信息服务,公众可以随时获得中央银行发布的管理条例。

(4)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包括中央银行官员应随时向指定的政府当局当面汇报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解释其政策目标,说明实现政策目标的情况,并就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情况交换意见;中央银行应按事先公布的时间,编制和公布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每年应向公众提供有关中央银行业务支出和收入的信息;应公开披露中央银行官员和工作人员个人财务行为的标准;防止利用利益冲突,包括任何一般性的受托义务规定。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如果公众知道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操作工具,而且中央银行对实施这些目标和工具作出可信的承诺,那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增强;第二,中央银行要对其行为负责,尤其是当其独立性较高时,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

不透明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但不能与保密要求统一的透明也是不成立的。例如,对于利率调整,如果把中央银行的决策全过程都袒露在公众面前,那么市场就会在胡乱猜测中紊乱。因此,透明、保密与取得公众信任这三方面要求协调统一才有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阅读材料12-4

当前特别需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不管是货币政策取向,还是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在一定时期都应该是明确的、透明的。否则,不管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投资,还是作为服务于经济主体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会失去方向,举棋不定,造成整个市场处于不稳定的预期和猜测中,失去政策实施的最佳时机。首先,在这样一个中国经济走向的敏感期和外部货币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矛盾交织的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假如举棋不定,甚至优柔寡断,那将失去政策实施的最佳时机。其次,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考察,当前迫切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指向性。2008—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突出、已成经济的基本矛盾的时候,货币政策的重点毋庸置疑就是“保增长”。再次,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看,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要求更为迫切。一方面,透明度高的货币政策可以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行方向,使货币政策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方向明确以后,政策工具的运用也应当目的指向明确,更有针对性。

资料来源:潘正彦.上海证券报,2012年9月26日。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除了货币政策以外,还有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每一种政策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宏观经济变量。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往往是各种政策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往往要与其他政策相配合来完成,配合得好,政策的总体效果就好,不配合或者配合得不好,政策的总体效果就差。因此,衡量和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看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与配合的情况。我们着重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上来说明。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运行,两者的配合历来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核心。为了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一国应该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和配合的好坏,所以,我们首先来理顺这两种政策的关系。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利用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方式,指导和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财政收支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们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政策,均由国家来决策;三是为达到同一个经济目标,这两种政策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产出水平,来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的,所以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主要有:一是政策实施者不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具体实施,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二是政策工具不同。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与中央银行业务相关,如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等;财政政策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如税收、政府支出及政府转移性支出等。三是作用过程不同。货币政策作用的直接对象是货币流通过程,主要通过影响货币供给的数量和结构,进而影响利率等关键经济指标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而财政政策作用的直接对象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政府通过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控制其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货币政策更直接一些。

由此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出于同一个决策者,但由不同部门来实施,作用于同一经济范围但各有不同的政策工具,致力于同一目标但作用过程又不尽相同。因此,只有两者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更好地稳定经济的发展。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方式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具体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状况以及产业、产品结构的平衡情况。如果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首先需要了解这种过度需求是如何造成的,又是谁在总需求膨胀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找到症结后再确定是以哪项政策为主,哪项政策为辅来抑制总需求,矫正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现象。

所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保持高度一致。一般来讲,配合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①紧缩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②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③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④紧缩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具体采取哪种配合模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应视具体的经济环境而定(见表12-2)。

表12-2 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政策配合模式

(1)紧缩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等手段来减少货币供给、紧缩银根,进而抑制需求,压缩支出规模。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等,来限制投资与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这种组合模式作为紧急调控方式,适用于总需求过度膨胀、经济过热、供给严重短缺、物价急剧上涨的情况。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遏制住通货膨胀和总需求的膨胀,但很容易引起生产停滞、经济衰退。因此,应慎重采用“双紧”政策,并要把握紧缩的力度和实施的时间跨度。

(2)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增加货币供给,扩大信贷规模。宽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双松”政策适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双松”政策能够迅速提高总产出水平,扩张生产规模,但要注意运用时间不能太长,以防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3)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搭配。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适度的增长,防止出现经济衰退。而紧缩的财政政策旨在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出现通货膨胀。这种搭配方式运用的效应是在控制通货膨胀反弹的同时,又能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4)紧缩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搭配。紧缩的货币政策在于避免通货膨胀反弹或防止通货膨胀率过高。宽松的财政政策在于适度扩张需求,巩固治理通货紧缩的成果。这种搭配方式的运用,其效应是摆脱通货紧缩,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同时又避免出现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此种政策组合,会使财政赤字积累,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一般而言,“双紧”或“双松”的政策配合模式只有在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或者经济极度疲软的情况下才采用。由于两种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保持一致,缺乏相互制约的缓冲作用,无论是“双紧”还是“双松”,其结果都会因政策力度过大、缺乏弹性,而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大的震荡,并且,还会因此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一旦发生通货膨胀,采取“双紧”政策,会因导致生产停滞、经济衰退而不得不改变政策;为了保持或恢复经济增长速度,改用“双松”政策,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健康发展。经验表明,在并未出现上述两种极端的情况下,“双紧”或“双松”的政策配合模式应尽量不要采用。

当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总需求水平偏高时,可以一个政策手段为主,采取紧缩措施,而以另一个政策手段为辅,采取适度宽松的调节方法,来实现经济“软着陆”,避免过大的动荡。至于谁松谁紧,则要依据政策目标的侧重点和这两种政策对本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自弹性大小而论了。“一松一紧”的配合模式为实现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率的同时,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因有财政与信贷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机制,使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减缓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从而并不需要经常对政策本身进行较大的调整,增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