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效果的评价模型

循环经济效果的评价模型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测度评价方法的选择目前可用于区域循环经济效果度量的统计资料的时间跨度较短,难以采用计量经济的方法进行实证统计,大多采用系统评价方法。

(1)测度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可用于区域循环经济效果度量的统计资料的时间跨度较短,难以采用计量经济的方法进行实证统计,大多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常用系统评价方法的比较如图9-8所示。

表9-8 常用系统评价方法的比较

在上述几种方法中,模糊评价法和灰聚类评价法都是在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排序法的基础上,对数据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或者是使用白化权函数对数据进行白化处理。因此,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排序法是主要的系统评价方法。

①层次分析法。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按属性的逻辑关系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层次结构来加以分析,并在逐层分解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给出复杂问题的求解结果。它是用一定标度把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将定性问题进行半定量分析的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多准则评价决策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的客观性不强,其判断矩阵的建立会因人而异,难以综合各位评价人员的意见;并且要求各层评价指标不超过9项。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解决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问题。

②多指标排序法。多指标排序法是给每个衡量指标分配一个权重,对评价方案各项指标的取值进行可比性处理(统一量纲、统一指标极性),再将各指标的处理结果与其权重线性加权(乘积求和),作为系统方案的定量评价结果。线性加权是目前定量评价最常见的方式。评价结果仅对方案决策或排序比较有效,并不反映现实中评价目标的真实重要性程度。也就是说,使用该方法只能进行方案排序,不能回答评价方案的技术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等关键问题,即不能确定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等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一是要求评价对象的各因素须有具体的数据值,最好全部都是定量性指标;二是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单项评价都可行的方案中,进行方案的排序优选时采用此法才有意义。

具体到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对区域循环经济的推进效果进行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过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后,通过多指标排序的线性加权,能得出比较符合逻辑的评价值;其次,隶属函数、白化函数的确定在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在应用上不是很具有说服力,选用多指标排序法可以避开这些问题;最后,要对长三角区域三省市(上海、江苏、浙江)的循环经济推进效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评价值应具有可比性和可排序性。因此,根据系统评价方法的优劣势比较,选择多指标排序法比较合适。

(2)区域指标值的规范化

由于各指标的性质各异、范围不同,为了增强数据的可比性,须进行无量纲化和极性变换,以统一指标值的量纲和极性。

无量纲化有很多处理方法,如初始值法、均值法、区间值法、线性差值法、均值方差法等,应根据指标性质选择合适的无量纲化方法。其中,初始值法比较适合处理具有时间序列的数据,均值法适用于几个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而长三角地区实证分析中既会用到时间序列上的数据处理,也会用到地区之间比较的数据处理,因此,采用初始值法和均值法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表9-9 循环经济原始数据

其中,v(t)i为第t年第i项指标的无量纲、无极性的指标值。

最终应使原始数据转化成[0,1]区间内量纲统一、极性为正、可进行综合评价的相对数值,为后面的综合评价作好准备。

(3)多指标排序法的原理

设有n个评价对象,序号为t,即t=1,2,…,n,每个评价对象都有K个衡量指标Vk(k=1,2,…,K),其权重向量记为β=(β1,β2,…,βK)。

评价对象t对于评价指标Vk的取值用v(t)k表示,n个评价对象对于评价指标Vk的取值组成一个序列vk=(v(1)k,v(2)k,…,v(n)k),如表9-10所示。对各对象进行价值分析,就可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排序。

表9-10 评价指标的规范化数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