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伦理评价

循环经济伦理评价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横向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循环经济伦理评价。园区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还体现在园区内的所有企业对国家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企业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具体的生产行为表现,如是否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推行减量

14.4.1 循环经济伦理评价

1)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内涵

根据循环经济伦理的内涵和特征,循环经济伦理评价可以表述为:依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节约型和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标准,将人类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和人类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分解行为、决策行为及其综合行为划分成不同的级别。其中,分解行为主要指废弃物处理;决策行为体现在产业结构、国家政策、法规、战略、规划、计划等方面。显然,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注重行为过程评价,而不同于循环经济评价注重行为结果评价。循环经济伦理评价具体涵盖纵向和横向两大方面。

纵向包括宏观层次上的社会(国家)、区域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中观层次上的园区、社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以及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横向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循环经济伦理评价。

(1)纵向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

①社会(国家)层面

社会(国家)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是指对国家主体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在建设循环型社会过程中的对内及对外决策行为做出等级评定的过程。具体体现在生态环境在国家政治议程中的地位,国家在法律保障、经济核算体系、产业政策、消费政策、技术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是否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及支持的程度,是否在对内、对外资源开发、能源开采、环境治理保护的战略、政策、法律、规划、技术、市场、产业经济结构等方面促进人类社会内部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比如,若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则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是非伦理的;若体现出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重的思想,则是伦理的。再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集中在利用自己的强势霸权掠夺发展中国家及第三世界的能源资源,环境保护战略集中在将污染转嫁到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星球(如向太空倾倒垃圾)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则是非伦理的;若一个社会能从全球和国家发展战略综合的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全球和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则就是伦理的。

另外,在发展政策上,拟定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友好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使资源环境保护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规划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各区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能够做到这些,国家的决策行为就是伦理的。在发展手段方面,一个国家若能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如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建立健全的、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则是服从循环经济伦理道德准则的。

②区域层面

区域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是指对社会内部不同区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是否能够遵循国家及上级行政区的战略、政策、规划及遵循的程度等进行的等级评判,包括全国、省、市、县不同经济区和经济带范围内的循环经济伦理评价,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东部沿海经济区、中部和西部经济区等的循环经济伦理评价。具体体现在区域政府是否在法律保障、经济核算体系、产业政策、消费政策、技术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及支持的程度。

③园区层面

园区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体现在园区主体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园区的生产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园区是否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型、节约型生态工业园,即是否通过对工业园区内的物流与能源的科学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实现资源梯级利用。不同的企业是否按照生态产业链聚集在一起,通过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信息的共生关联,将一个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物或原材料,以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形成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共生的格局,以达到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甚至是“零排放”。如日本的川崎生态城是在川崎临海地区建设的一个工业区,这一工业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使工业活动与环境相协调,成为可持续的园区。具体目标是:所有的工业企业要在其整个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废弃物的弃置;有效地实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种循环利用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也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

园区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还体现在园区内的所有企业对国家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如工业园区内所有的企业是否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再利用或循环利用本企业或者其他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热、废水、废渣)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标准等级。

④社区层面

社区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主要涵盖社区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体现在社区内的建筑等公共设施是否按照国家的环保和节能节源建筑标准设计;社区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情况(如对雨水、太阳能的利用);社区家庭对节能节源设备的使用及循环利用情况;社区居民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程度以及居民日常的节水、节电、节约资源行为;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等方面。

⑤企业层面

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的积极行动,发展循环经济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企业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具体的生产行为表现,如是否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推行减量投入、少排放甚至零排放、能源资源再利用及循环利用,还体现在企业是否遵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及遵循的程度。

⑥家庭层面

家庭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家庭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行为表现。如家庭的环保意识,如对垃圾进行分类,以节约企业和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成本,有利于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家庭的节能节源消费行为,如选用节能设备、资源的再利用循环利用或等,以减少能源资源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⑦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个人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和外在的消费行为表现。如自觉遵守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主动购买使用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养成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注意节约用水,节约能源以及注重个人行为对于家庭其他成员、同事的影响与传导。在工作单位能够做到节约能耗、水耗及办公用品的消耗等。

(2)横向产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

①农业层面

农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体现在农业部门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和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的转变,如提倡绿色生产、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或不用、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农业代谢产物再利用或循环利用、建设农业生态链。

②工业层面

工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工业部门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行为表现,如是否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具体体现在工业部门技术标准的高低、工业部门之间按生态价值链的要求关联和依存的程度、工业部门按循环经济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占总企业的比重、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是绿色产品的比重等。

③服务业

服务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体现在服务业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及行为表现。如提倡适度消费,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提倡绿色消费,追求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提倡购买耐用并可循环使用的物品;提倡“绿色采购”;建设“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商场”、“绿色旅游”和“绿色社区”;大力推进消费、流通领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综合处理等。

2)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

以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内涵为宗旨,确定指标选取的原则,并建立基于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框架。

(1)指标选取原则

①综合性

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综合反应循环经济伦理发展程度各个方面因素,而不是单一方面的体现。通过循环经济论理评价指数,可以对某一层次循环经济伦理发展程度得到一个总体的综合判断。指标既要囊括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体表现出的一切行为,如资源开发行为、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决策行为(政策、立法、规划、战略等),又要兼顾纵向有序的个人、家庭、企业、社区、园区、社会层面和横向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层面。

②可比性

一是要求各个层面的指标体系计算出的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数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可以直接比较,即空间可比性。如社会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全球不同的国度具有可比性。二是时间上的可比性,即同一层次不同地域的经济主体采用不同时间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可以直接做纵向的比较。如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伦理评价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对比,从而反映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循环经济伦理发展进程。

③主导性

选取的指标应能够反映某一层次循环经济伦理发展的总体进程,若指标的选取与否对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综合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则这一指标是非主导的因子,需要舍弃;反之,则是主要影响因子。主导性原则还可以通过专家系统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来实现,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等。

④应用性

理论研究要反应实际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即评价成果要有应用价值。因此,在设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成果的社会舆论影响,满足比较和考核这两个基本要求。比如,在对某一政府部门进行考核时可以将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综合指数作为一个标准,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指标体系框架

由于循环经济伦理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此仅从宏观的角度给出指标体系的框架。具体评价时,指标的选取可以进一步细化。

①社会或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选取主要从国家总体的宏观发展战略及部门发展政策、规划、计划、法规,以及市场等方面入手。如国家发展战略因素,一是看对外发展战略,是否体现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对等的资源开发享有权、与权利对等的环境治理与自然资源保护义务。具体表现在有无对其他国家的资源侵略主张、污染等废弃物转嫁行为等。二是看对内发展战略,如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是否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程度。本书仅具体到因素层,提出国家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4.3)。

表14.3 社会(国家)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②区域层面

区域层次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趋同于国家层次,只是将战略、政策、规划、法规、技术、市场、文化等因素限制在区域层面。如战略因素是指本区域的国民经济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等;规划因素指区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规划;技术因素反映区域内的技术标准等级以及与国内先进技术的比较。区域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详见表14.4。

表14.4 区域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续表14.4

③园区层面

园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园区整体的节能减排行为入手选取,重点突出园区内企业之间共生关联的程度。园区内企业的关联程度或相互依赖程度越高,则整体的能源资源利用率就越高,排放的废弃物就越少;相反,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就越低,排放的废弃物就越多。如在生态工业园内,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废弃物的输入、输出关系;园区内物流和能源的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模式,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则园区能耗水平低,终端废弃物低排放或零排放。具体指标涵盖:园区物流、能流是否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原理设计、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共生关联程度(具体可按照某一企业停产之后受到影响和牵连的企业的数目来衡量。如果某一企业停产,园区的所有企业都要受到影响而停产,则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共生关联程度就很高)、园区内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情况、园区内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等级及其与国内先进技术的差距、园区终端废弃产品的排放(见表14.5)。

表14.5 园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④企业层面

园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企业整体的行为,则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企业的个体行为,主要从企业对国家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标准的执行情况入手选取。具体包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处理行为、国家标准的执行行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情况、采用的技术标准等级、废弃产品的消纳行为等。企业特别要自觉地回收利用生产中的可再生资源和再利用其他厂家的废弃物,并治理有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见表14.6)。

表14.6 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⑤社区层面

社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社区建筑和公共设施、社区家庭和社区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方面选取。如社区内的建筑等公共设施是否按照国家的环保和节能节源建筑标准设计;社区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情况(如对雨水、太阳能的利用);社区家庭对节能、节源设备的使用及循环利用情况;社区居民对循环经济伦理的认知程度以及居民日常的节水、节电、节约资源行为;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等(见表14.7)。

表14.7 社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img354

⑥家庭层面

家庭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家庭节能减排行为和环保意识方面选取。包括选用节能设备;资源的再利用及循环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以便于回收再利用,节约企业和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成本(见表14.8)。

表14.8 家庭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⑦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个人是否自觉遵守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主动购买使用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有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注意节约用水、节约能源以及注重个人行为对于家庭其他成员、同事的影响与传导方面选取(见表14.9)。

表14.9 个人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⑧农业层面

农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代谢产物再利用或循环利用情况、农业生态链建设、农业节约和环保技术、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环保观念等方面选取(见表14.10)。

表14.10 农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⑨工业层面

工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工业部门的生产方式、工业代谢产物的再利用或循环利用、工业生态链、工业部门技术标准的等级、工业部门环保意识等方面选取(见表14.11)。

表14.11 工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img358

⑩服务业层面

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物管、房地产、文化餐饮、旅游、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以及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行业。基于服务创造价值,服务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服务、服务业代谢物回收利用、服务业生态链、政府引导等方面构建(见表14.12)。

表14.12 服务业层面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img359

3)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思路

由于选取的指标以定性为主,为此需要引入虚拟变量将定性指标定量化;或者选用德尔菲法对因子进行打分量化,量化宗旨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以及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标准。然后通过加权求和综合出一个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指数来度量循环经济伦理的程度。

img360

式中,CEDI为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综合指数。

4)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标准

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标准包括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宏观标准是指对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综合指数等级进行评判的依据;微观标准是指对具体的循环经济伦理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的依据。比如对战略指标量化时,具体分值可能是80分、90分或者60分,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标准就是对这一指标进行打分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其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循环经济伦理评价的核心标准都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实现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根据这一核心标准以及人类对环保、发展循环经济认识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体现,提出循环经济伦理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见表14.13)。

表14.13 循环经济伦理评价标准及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