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与成效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与成效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由浅入深,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实现了从政策性对外开放向制度性对外开放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由浅入深,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实现了从政策性对外开放向制度性对外开放的转变。对外贸易发展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也充分显示,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4.2.1 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和战略演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对外开放方式、有效降低开放的风险,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从对外开放的总体步骤和地域格局来看,35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逐步推进、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主要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9~1992年):特区先行尝试、沿海地区重点推进的起步探索阶段,形成了沿海开放格局

1980年,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契机,我国的对外开放正式起步。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之后,对外开放的范围由特区逐步扩大到了沿海地区,包括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战略措施。至此,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阶段,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加快了外贸体制的改革步伐,形成了有利于吸收外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措施,改善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

(二)第二阶段(1992~2001年):纵深推进、稳步发展的阶段,对外开放从沿海向沿边和沿江、从东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逐步扩张,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和改革开放思路,由此中国对外开放出现新的转折点。1992年,我国相继开放了6个沿江城市、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和13个沿边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到广大西部地区。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地域格局基本形成。

在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出现了重大转变:一是开放的战略格局开始由沿海经济特区向内地扩散;二是开放的战略重心开始由体制试点向全面制度建设转型;三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大幅提高,外向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此外,这期间,中国以入世谈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外贸和外资法律法规,外汇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服务贸易的许多领域逐步开始向外国投资者开放。

(三)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与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惯例接轨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加入WTO后,原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单边自主开放转向多边框架下的相互开放;开放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扩展,服务业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环境也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而更加透明和规范;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所遵循和参照的基本依据。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了中国新一轮开放的风向标,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深化的决心。

以上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对外开放策略,即开放区域采取了由点(经济特区先行)到线(沿海地区)、由线到面(内陆)梯度推进的做法;开放领域采取了先货物贸易后服务贸易、先制造业后服务业逐步扩大直至全面开放的做法;市场运行规则逐步与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惯例接轨。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立足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适应性开放,进入全球化视野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开放阶段。

4.2.2 对外开放与市场国际化程度

一个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就是国内市场不断国际化、与国际市场逐步融为一体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前者指国际商品和生产要素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包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等;后者指我国商品和生产要素“走出去”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包括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本章关注的是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内向国际化程度及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本节首先分析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下一节将分析技术引进方面的现状。

(一)市场开放与进口贸易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地位也迅速上升。1978年,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世界排名为第32位。到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87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这是继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又一个象征性节点。

对外贸易分为出口和进口两部分,两者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不过从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角度看,进口贸易的发展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本国市场的开放现状。图4.2显示了1980年以来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概况。2012年,进口总额达到18 184亿美元,与 1980年相比增长了9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6%。造成我国进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和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进口商品结构显示,工业制成品仍旧占据了主导地位。2012年,机电产品进口额为7 824亿美元,占全部货物进口额的43%。同期,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为5 068亿美元,占进口额的28%。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增长,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图4.2 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版。

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用于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低的常用指标之一,其中,进口依存度还可以反映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图4.2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80年进口依存度只有6.6%,到2005年上升至29.3%,增长了近4倍。2006年之后,虽然进口依存度呈逐步下降的态势,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国内市场已经从根本上走向国际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二)市场开放与利用外资

与国际商品的进入相比,国外企业的进入难度更大,涉及的因素更多,也更直接地反映了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这可以从一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进行把握。

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197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的引进外资工作几乎从零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努力,随着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吸收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图4.3显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以及与全球跨境投资趋势的比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引进外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借款,特别是以政府贷款为主,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所占比重均较小。从1992年起,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大幅度增长,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方式。1992至2001年,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第一波高潮,2001年实际利用额达到468亿美元。2002年之后,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外资企业的对华投资出现了第二波高潮,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利用金额不断创出新高,2011年达到1 160亿美元。2012年的实际利用额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 117亿美元。外资企业不断扩大对华投资的现状说明,经济方面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

图4.3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全球FDI 发展趋势

注:中国吸收FDI额为非金融领域(不含银行、保险、证券)的实际利用金额。全球FDI额为世界各国的流入金额。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UNCTAD《世界投资报告》各年版。

对华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从1992年起不仅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而且也逐步成为全球吸收FDI大国之一。如图4.3所示,近30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先后出现了2000年和2007年的两次高潮,而中国的吸收外资规模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其结果是,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显著提升。1994年,中国占全球FDI的比重达到13%,之后虽有所下降,但近年来仍保持着7%以上的水平。

(三)市场开放与外资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投资对东道国的主要贡献已超越了弥补资金缺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网络等,对于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全球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通过推进投资自由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成功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不仅加快了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如图4.4所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不仅推动了工业生产,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也增加了国家财政税收。

首先是进出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进口额和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59.7%和58.2%,与1985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1倍和52倍。近年来,外商投资的进出口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这说明,外商投资企业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

其次是工业生产方面。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9%,近年来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而1985年这一比重仅为1.2%。外资企业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与我国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从三次产业分布情况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截至2012年的累计统计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吸收的外资企业数和投资额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7.2%和61.4%,但近年来第三产业吸收外资的比重上升较快。

图4.4 外商投资企业占工业生产、税收和进出口的比重

注:(1)2012年的工业总产值占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计算。(2)税收比重以涉外税收(不包括关税和土地费)来计算,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占涉外税收的98%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商务部外资统计资料。

再次是工商税收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不仅推动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生产,也为国家财政税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统计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的税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2013年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21.6%,而1990年这一比重仅为2.2%。

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弥补了投资资金的缺口,同时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纳的就业人口近5 000万人。这些均表明,外资引进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