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也要根据本国的国情,作出符合自身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对外开放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从以上分析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必要的,而且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利益,从其结果来看,就是更快的经济增长和由更快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更高的福利水平。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坚定地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不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

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是开放经济,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给社会主义经济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因此,处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一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对外贸易和包括资本、劳务、技术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参与国际流动是常见的对外开放形式。一国的对外开放还面临多种战略的选择问题。中国也要根据本国的国情,作出符合自身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对外开放战略选择。

对外开放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互共享全球市场和资源。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要求。

一、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的利益

世界经济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处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必须不断加强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在与其他经济制度竞争中不断增强竞争力,最终赢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相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社会主义经济体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通过对外经济开放,不仅可以获得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能够获得的一般利益,而基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位,还能获得其他许多方面的经济利益。

第一,通过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以在国际分工中充分利用本国产品生产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获得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可以大量地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将此种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而获取大量的出口收入,然后再用它购买、输入本国不具优势的产品,那么就可以从中获取绝对利益。即便许多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仍然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而大量生产那些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输出这种产品,然后输入对本国来说生产成本相对更高的产品,还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第二,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获得后发性利益。后发优势是指经济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由其经济相对落后所致的特殊有利条件。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其所面临的后发优势可归结于以下几方面。(1)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从经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本国的技术创新,这样可以以比经济发达国家少得多的代价获得相同的先进技术;可以迅速缩短同经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还可以通过对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经验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在自主性的技术创新中,避免错误的路径选择,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快地进行自主性的技术创新。(2)经济方面的后发优势。经济方面的后发优势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可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引进资本,加快资本积累;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转移,为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利用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产业结构与要素供应上的差别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提供了条件;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跨国公司的巨大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尚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技术、资本,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机会。(3)制度发展方面的后发优势。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经济管理制度,以及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借鉴它们这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制度,既可以使我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建立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经济管理以及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还可以减少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

第三,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以获得国外资本,加快和增强本国的资本积累。引进外资是加快和增强本国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社会生产力发展尚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自身资本积累的增长会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引进外资能够加快其资本积累。从国际范围看,依靠自身积累进行的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过程,而通过引进外资进行的资本积累是资本集中的过程,显然,后者能够更快地扩大一国的资本积累规模,从而更快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经济资源,加快经济增长。一方面,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有利于扩大本国产品的销售市场,为扩大本国产品生产规模提供条件,而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自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经济资源,从而提高本国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经济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快和增强本国的资本积累,这也有利于提高本国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还可以通过输出闲置的劳动力资源等来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国民产出。

第五,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会引入国际市场竞争,从而会促使国内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上,产品的价值是国际市场价值,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国际市场价值决定的。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出口企业直接面临着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本国市场向外国企业开放,国内市场的竞争性会提高,国内生产企业也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要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第六,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供给方面看,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有利于从国外输入机器设备、原材料、资金、技术及人才等,从而可以促进短缺部门的发展和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从需求方面看,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将会迫使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由此就会不断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以上分析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必要的,而且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利益,从其结果来看,就是更快的经济增长和由更快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更高的福利水平。因此,要实现经济更快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坚定地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并且要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

二、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坚定地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不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但是,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开放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一,国际经济波动可能会造成或加剧本国的经济波动。实行对外开放,开放国的经济就会通过产品出口、进口,资本输入、输出等多种途径与国际经济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就会通过这些途径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影响。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越大,国际经济波动造成该国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程度就越高。

第二,与国际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可能会造成本国经济对国际经济的依赖。实行对外开放,虽然可以使开放国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从而提高本国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但也可能会因此在技术、市场、资金、管理及某些产品的供应等方面依赖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一个国家在这些方面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依赖程度越高,其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就越大,本国经济受外国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影响到一国政治上的独立性。

第三,开放国内市场可能会引起或加剧本国的失业,增加经济资源的闲置,也可能限制民族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一旦开放国内市场,竞争力弱的产业就会萎缩,进而引起相关产业的萎缩,这样会引起一国失业率上升,经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第四,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能造成优质的生产要素流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影响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要素的收益率。由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因此许多种类的优质生产要素在这些国家或地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就有可能造成稀缺的优质生产要素大量流往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第五,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畸形,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劣化。一个国家如果不加选择地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就会使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被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传统产业进入该国,特别是具有较强负作用的外部性的产品(如生产过程会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生产进入该国,这既会限制该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产业结构畸形,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劣化,而且会损害该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六,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还会带来和加重金融风险等经济风险,会使本国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外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会限制一国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对外经济开放有利有弊,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能给开放国经济带来的上述种种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对外经济开放,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下,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所有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如果实行不加选择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就将无法避免上述种种负面影响。因此,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下,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要坚定地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对外经济开放进行有选择的控制。

三、中国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经济上实行的基本上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封闭经济。其主要表现在:(1)本国生产要素和产品输出到外国市场要受到严格的限制,外国生产要素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所有生产产品的输出和输入都要受到政府极为严格的管制,其结果是,在中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外国生产要素和产品所占的比重极低;(2)国内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不受外国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影响,而是由政府决定;(3)国内企业的生产基本上都是面向国内消费者,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由政府计划决定,不受外国生产要素和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影响,企业没有任何来自于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而只有来自于政府计划部门生产经营任务的压力;(4)国民经济循环基本限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基本上是由国内因素决定,国际因素的影响微不足道;(5)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割裂的,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微不足道,国内经济游离于国际分工体系之外。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不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的进程之中,对外经济开放的进程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总的来看,是在不断扩大的。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理论上来看,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是开放经济,中国经济自然应该开放,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利益,而且,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生产国际化高度发达的阶段,中国经济要取得发展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从实践方面来看,中国实行了几十年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了对外经济开放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政府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实行和不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并采取各种措施逐步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特别是为恢复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中的缔约国席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最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使中国经济向最终成为开放经济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表现在多个方面:(1)中国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输出量不断增加,出口在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外国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输入量也不断增加,进口在总供给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2)国内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受国际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3)企业的生产既面向国内消费者,也面向外国消费者;企业作出其生产经营决策既要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也要越来越多地考虑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要越来越多地面临来自于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仅仅是取决于与国内企业相比较的竞争能力,而是还要取决于与外国企业相比较的竞争能力;(4)国民经济循环中纳入的国外因素越来越多,宏观经济运行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5)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密切性不断增强、联系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相互影响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主要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双方而言的。对卖方而言是出口贸易,对买方而言就是进口贸易。一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反之,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则为贸易逆差。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形式外,还包括了各种服务贸易形式,如运输、保险、劳务输出、旅游等,同时也包括各式各样的经济技术合作。

对外贸易是一国生产和流通超越国家范围的延伸,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又是国际分工的纽带,它体现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因此,开展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客观上都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生产能力、经济结构、技术与管理水平及历史和社会的多方面原因,在国内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矛盾经常发生。对于这个矛盾的解决,除了调整国内的经济比例关系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外贸易,及时纠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失衡,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第二,对外贸易是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途径。由于各国的经济技术条件不同,生产各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不同,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国内生产条件有利、劳动耗费较少的商品,换取国内生产条件不利、劳动耗费较多的产品,从而获得由产品成本不同所带来的差额利润。由对外贸易而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显然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对外贸易是积聚资金、吸收先进技术的有效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必须积聚充足的资金,采用先进技术,培训专门人才,收集广泛的信息。发展对外贸易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显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无不与扩大对外贸易有关。这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作为重要战略措施的根本原因。

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以来,对外贸易理论存在着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

自由贸易基本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益,从而在全世界实现福利最大化。在自由贸易理论的指导下,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某种保护性的措施,而使本国的生产者在其国内市场上获得足以同外来的进口商品进行竞争的优势。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都采取了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实现这一政策的手段可概括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关税壁垒,即在外国商品进入本国时,对它们征收高额税收,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进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非关税壁垒,即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其形式很多,主要包括进口限额、自愿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限制等。

二、资本、劳务、技术在国际间的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亦称国际投资,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输出或输入的过程,即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资本流动要在各国之间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外汇管制松弛。发生资本流动的国家,不论是资本输出国或资本输入国,一般都是不实施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较松弛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管制非常严格,或者外汇管理条例繁杂,那么,这个国家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受到很大阻碍,其流动规模、方式、范围等都会受到限制。其次,要有健全、完善、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包括长期的资本市场和短期的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流动的。再次,资本输入国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包括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等。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呈现以下特点:跨国公司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发达国家政府进行的对外投资增长显著;发达国家之间是互为投资的主体,绝大多数的国际资本流动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际资本流动中仍只占很小的份额;国际资本的流动受利率汇率的影响较大;世界经济扩张或衰退,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较大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有两种形态: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及其他证券的投资以及中长期国际信贷。国际间接投资主要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借贷资本输出和国际融资,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部分。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法人或自然人购买国际证券以获取利息或股息的投资行为。国际证券基本可分为国际债券和国际股票两大类。按从事国际间接投资的主体分类,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机构投资、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按筹资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分类,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银行信贷、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证券,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混合贷款和国际项目贷款等。国际间接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这些投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在国外开办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它以投资者控制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企业经营利润为主要目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开办独资企业、兼并与收购、与投资伙伴国合办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利润再投资等,它不是单纯的资金外投,而是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向东道国的特定产业的转移。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主要有:市场的不完全,企业拥有某种市场优势,区位因素,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来自管理者的推动等。

(二)国际劳务流动

劳务是指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为他人提供服务,或为他人提供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务活动。国际劳务流动,即劳务的输出和输入,是指劳务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转移。开展国际劳务流动,对劳务输出国和劳务输入国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国际劳务流动分为要素性劳务流动和非要素性劳务流动两种。要素性劳务是指劳务输出直接作为生产第一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在输入国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创造物质产品。通常讲,输出的劳动力,从事于工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即为要素性劳务输出。非要素性劳务是指劳务输出不进入直接物质生产过程,而是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为劳务输入国提供劳动与服务。非要素性劳务包括的项目很多,它既包括一些与商品的进出口直接相关的从属活动,如运输、保险、装卸等,也包括许多与商品的进出口无关的活动,如旅游、文化教育、咨询服务等。

国际劳务流动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分布不平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和资源。只要存在着国家和地区间的自然资源不平衡和技术上的差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在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重新组合就不可避免。因此,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分布不平衡是劳务流动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是劳务流动的重要原因。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如美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的国家,但农业机械化的高度发展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劳动,农忙季节仍需大批外籍劳工。日本、德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十分发达,但钢铁、建筑、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仍不可缺少,随着本国劳务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必须输入大批外国劳务来补充传统工业的空位。(3)国际援助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性经济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批的国际援助,用以援建这些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项目。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无力自行施工和经营,不得不按国际惯例进行国际招标,吸引他国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管理人才。一些国家的政府便专门运用援外的方式支持本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世界劳务市场是各国间进行劳务贸易的场所,它是世界市场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不断发展,为平等交换劳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劳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对普通劳务的需求量下降,对技术劳务的需求量稳定增长,出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趋势。其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务交换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最后,世界劳务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发展中国家把劳务输出作为获取外汇、增加就业的重要措施,纷纷涌入劳务市场,这就导致国际劳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三)国际技术流动

国际间的技术流动与转让有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种。非商业性技术转让主要是指政府间以无偿援助方式,以及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互访考察、讲学、情报和资料的交流活动所进行的技术转让。这种技术转让是无偿的,也是有限的。商业性的技术转让,是指政府或私人企业之间按照国际商品交易的方式,根据签订的技术买卖合同,有偿实现技术转让。

技术在国际间流动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科学技术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就促使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二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加强联合开发,这就促进了在互利基础上的技术流动;三是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间发展不平衡,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往往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和不同国家间技术上的差距,将本国即将被淘汰的技术转移出去,寻求新的经济利益;四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推动了技术在国际间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

当前,国际技术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国际技术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国际技术流动数额已占世界商品流动总额的1/3左右。(2)国际技术流动速度快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3)国际技术流动进一步与商品流动相结合。(4)国际技术流动进一步与资本流动相结合,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总是伴随着国际间的技术转让。(5)软件技术在技术流动中的比重迅速上升。(6)国际技术流动的垄断性进一步加强。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为了使自身在技术流动中处于有利地位,它们必然垄断先进技术。目前国际技术流动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它们规定种种限制性条款,以阻碍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技术流动。

三、国际收支与汇率

(一)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当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货币大于向国外支付的货币时,叫国际收支有顺差或有盈余,反之就是有逆差或有赤字。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的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贸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储备资产的增减。其中最基本的项目是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是指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单方面转移的外汇收支。商品贸易的外汇收支是经常项目中的主要项目,它反映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收支状况。服务贸易是有关生产要素服务方面的贸易,如运输、保险、旅游、专利、版权收益、投资收益等。无偿转移收支是指单方面的、不需偿还的外汇收支,包括私人转移收支(汇款、赠与、捐助等)和政府转移收支(援助、赔款、捐赠等)。

资本项目分为私人资本项目和政府资本项目,两者均又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指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长期信贷等;短期资本是指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往来,如进出口贸易中的延期付款和延期收款,购买短期债券等。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各国力求达到的目标,但国际收支的失衡是经常发生的。一国国际收支持续的顺差和持续的逆差对该国经济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国际收支的失衡进行调节,使之达到平衡就成为一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调节国际收支的措施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本币贬值。一般情况下,实施本国货币贬值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以实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但容易引起别国的报复,最终难以达到国际收支长期稳定的目的。(2)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发生贸易逆差时,实行诸如出口补贴、进口配额、提高进口关税、实行许可证制度及外汇管制等奖出限入的政策,也可达到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但这类政策措施也要在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实施,否则将招致世界贸易组织的惩罚和外国的贸易报复。鉴于以上措施都受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一国政府还应主要立足于本国,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内收支和国际收支进行宏观调控,来求得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二)汇率

汇率也称汇价,是一国的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因此,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在外汇管制松弛的情况下,汇率主要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如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在直接标价法下,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量比以前多,表明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或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降(本币贬值)。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用一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目前,只有英国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

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盯住汇率制度。我国人民币汇率原先采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2005年7月19日开始改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盯住一篮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经济将产生广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来说,汇率下降(本币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因为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下降时,该国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可换取更多的本国货币,而进口所需的外汇却只需支付较少的本国货币。

2.汇率与物价。汇率下降会引起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上涨,其对物价总指数的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性质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汇率上升,则能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

3.汇率与资本的流出和流入。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不致出现大的波动。但短期资本流动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大。

一、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分类标准,各国的经济按其对外开放的程度,大致上可分为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两类。

所谓内向型经济,是指以本国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为对象,发展本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系。内向型经济可细分为闭关自守型和进口替代型两种。闭关自守型经济采取闭关锁国、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对外资和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目前采取这种内向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少。进口替代型经济是指在高关税和行政限制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建立起本国的民族工业,制造那些需要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具有与进口品竞争的能力,并能在国内市场上替代进口品。进口替代式内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比闭关锁国式内向型经济的开放程度要高一些,保护程度相对来说弱一些,但因其着眼点是主要依靠本国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所以对进口采取的是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对本国工业实行高保护政策。目前,内向型经济主要是指这种进口替代式的经济。

所谓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核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外向型经济有以下特点。(1)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化。通过发展本国工业,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扩大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增长。(2)产业结构的出口中心化。外向型经济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必须建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出口产业结构。(3)生产要素的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要求外向型企业必须进行生产要素的国际化配置,利用国际分工,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优质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这样,外向型经济才会有活力。(4)企业经营管理的跨国化。在外向型经济中,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风云变幻,世界贸易主宰于跨国公司手中。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要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从事各种生产和销售活动,只有联合起来,组成经济实力较强的经营集团实行跨国经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5)经济运行机制的自由化。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要努力消除影响经济运行机制自由运行的各种障碍,在信贷、税收、汇率、外贸等政策方面实行有利于扩大出口的政策,使产品或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一个国家或地区是采取外向型经济模式还是采取内向型经济模式,会对该国或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发生重大影响,它基本上决定了国民经济的结构、运行机制和经济政策。由于外向型经济比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以及国际市场,能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因此,许多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生产要素配置等不同,其所采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出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外资和技术来发展本国或本地区的制造业,然后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提高创汇能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它适合于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对外开放度较高,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曾实行过或现在仍实行这种模式。

二是资源导向模式。这种模式广泛地被国土面积较大,特别是资源丰富、人口较少的国家采用。如中东的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采油业和石化工业。这类国家一般国内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大。因而,它们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主要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拓展以资源为基础的原油、原油加工品、农产品及矿产品的出口。

三是技术导向模式。美国和西欧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这种模式。这类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它们利用本国雄厚的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技术合作,力图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以维护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获取较大的比较利益。

四是结构优化模式。由于一些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其经济结构水平较低,需要不断发展演进,因而,结构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依据国内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同时考虑到国际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能选择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二、渐进式开放战略与激进式开放战略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由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也可以走不同的道路。由于主权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外经济开放就可以作为战略选择的对象。就一国对外经济开放的进程快慢的选择而言,对外经济开放战略可分为渐进式开放战略与激进式开放战略。

渐进式开放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逐步地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激进式开放战略是指一个国家不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水平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面实行对外经济开放。

渐进式开放战略与激进式开放战略各有自身的优缺点。渐进式开放战略的优点在于,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家能够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来选择对外经济开放的步骤、领域,能够对本国的幼稚产业、支柱产业进行保护,能够有选择地保护本国企业、市场以及利益集团。对落后国家而言建立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只有渐进式开放战略下才有可能。渐进式开放战略的缺点主要在于:(1)实行渐进式开放战略意味着总是存在未开放市场即受保护的市场,如果市场保护能使某些利益集团获得经济利益,它们就会寻求进一步的市场保护,从而就会成为对外经济开放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障碍,特别是因为实行对外经济开放而遭受损失的利益集团可能会施加压力,要求政府重新实行市场保护,这样一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就可能出现倒退;(2)由于实行渐进式开放战略使部分市场获得保护,市场的竞争性就可能很低,这对一国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3)渐进式开放战略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企业不同的市场环境,从而造成企业等经济主体之间的不公平。

激进式开放战略的优点主要在于:(1)虽然会有经济主体因为对外经济开放而受损,因而会反对对外经济开放,但由于对外经济开放的突进性,使得这种力量的聚合极为困难,因此,一国若实行激进式开放战略,对外经济开放将难以逆转,因此仅就一国对外经济开放目标的实现来看,激进式开放战略能够更快地实现目标;(2)可以为引进外资和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也为本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普遍的压力,从而促使企业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激进式开放战略的缺点主要在于:(1)在短期内会对一国宏观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使一国经济出现严重的倒退;(2)会对一国产业结构造成很大的冲击,原有的优势产业可能会被摧毁,由此就会带来失业等问题;(3)不利于民族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一国形成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个国家实行何种开放战略应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来定。小国和大国在追求国内和国际目标、国内分工发展的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应该实行不同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一般认为小国可以实行激进式开放战略,而大国并不适宜实行这种战略,大国应该实行的是渐进式开放战略,因为大国更难承受实行激进式开放战略对本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冲击,大国必须形成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民族企业在主导产业部门必须具有竞争力。

三、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本来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分类。不过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如何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的角度看,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又是两种不同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这两种战略都属于渐进式对外经济开放战略,两者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但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本国工业,以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来替代进口的制成品,国民经济发展由国内市场需求推动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经济开放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主张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模式。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国内存在一个巨大的市场;(2)一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3)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

从世界上工业化战略获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在它们转向出口导向之前都经过进口替代的阶段。作为大国更是如此。在工业化基础落后的国家的工业化起步阶段,为保护国内幼稚工业的成长,进口替代战略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进口替代对于落后国家迅速建立起自己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这种工业体系,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随着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国家明显地减少了对国外的依赖,增强了这些国家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消除由于不平等贸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但是,如果长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必然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会阻碍本国经济发展,原因如下。(1)市场限制。落后国家虽然人口众多,但是由于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市场扩大受到根本限制,这样生产扩大、资源利用等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2)外汇限制。由于落后国家技术落后、先进机器设备短缺、资金缺乏,所以发展本国工业需要大量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技术和原材料等,但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满足内需,出口创汇受到限制,造成外汇短缺、国际收支不平衡。(3)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实行进口替代必须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国内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是有保证的,这就使国内企业失去了国际市场竞争这个外部强制力量的作用,因此就难以避免地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被限制的产品生产成本高、质量差和产品结构的老化。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叫出口替代战略,是指生产由国际市场需求来决定,优先发展出口产业,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扩大出口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政府为了促进出口增长、促进出口部门发展,往往采取许多有利于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比如定期调低汇率(本国货币贬值),对出口部门和企业以及出口产品实行大量的政府补贴、减免税收、减轻进口保护、简化行政手续等措施。

出口导向战略对一国经济发展可以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1)可以获取大量外汇收入。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可扩大本国产品出口,从而获得更多的外汇,为本国解决外汇缺口,进口本国或地区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引进本国或地区所需要的技术等。(2)可以从国际分工中得到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3)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国经济资源。因为市场扩大,生产会扩大,对本国经济资源的需求也扩大,可以使本国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4)推动国内或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动会迅速传导到国内或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样才能更好地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产品的出口。(5)有利于提高出口部门的经济效率。出口部门直接面临国际市场竞争,迫使该部门内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确保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然而,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1)易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可能会使一国或地区产生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就会波及本国或地区,影响其经济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关税保护、汇率贬值、出口补贴等措施,这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甚至招致贸易报复。(2)为扶持出口产业而提供的大量出口补贴、税收优惠,会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3)会造成国内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为扶持出口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过度地往出口产业倾斜,常常导致其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流向出口产业,造成其他产业的投入不足,发展缓慢。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各有优缺点,各国在选择发展战略时,除了要认识到它们各自的利弊外,还必须考虑影响这些战略形成和运用的诸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作出多样性的战略选择。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看,既不能搞单一的进口替代,也不能搞单一的出口导向,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搭配使用,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容量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资源自供能力较强。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可以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正在与国际经济接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因此,实行出口替代,进一步发展出口工业,扩大出口,也是大势所趋。根据上述情况,我国的工业化战略应该是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交叉进行。首先,实行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必须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保护期限有明确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导向的能力,保护期结束后将其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从而将进口替代的负效应降至最小。其次,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制造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结合。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推动我国出口工业的形成,降低出口成本,同时投资于现代科技的外商企业也能起到进口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国内产业支持与利用外资支持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外商在中国投资于具有现代水平的进口替代部门,并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最后,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如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产业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实行战略贸易政策。对这些产业的扶持,不是一般的进口替代,保护幼稚产业,而是创造关键的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地推进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

四、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自从商品经济跨越了国界,便以不可扼制的势头推动着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在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够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大,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步伐也逐步加快,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是一个大国,具有一定的内向发展的优越条件,同时,要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与发展问题,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地扩大对外经济开放。与国内发展经济的要求相比,中国的许多经济资源,单纯依靠国内的积累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利于中国加速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的矛盾,为经济发展引入新的动力。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国的国情决定其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内向和外向的关系。中国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来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中国自身的产业成长还需要有一定的环境,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掌握开放度,把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由于国内的改革尚未配套,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的竞争能力有限,基础建设也显不足,这一切都加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本,也表明中国在开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外向与内向关系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应该注意对外开放中的政策配套,有选择地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有效保护政策,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二,根据中国生产要素的结构特点,决定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成本较低,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在开放过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利用国际比较利益,振兴经济。但是,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原材料与加工工业之间的缺口明显加大,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的状况。因此,通过扩大对外的资金和技术合作,加快资源开发的步伐是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对外开放的长期趋势看,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技术竞争,一国如果不能在技术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将必然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虽然已建立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产业,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但整体的经济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在开放过程中,中国应该以现有的高技术产业为基础,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不断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参与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奠定基础。

第三,根据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取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幅员广阔,各地资源、人口和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平衡。相对而言,沿海和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内地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应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将国民经济置身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先进部门和地区要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有效地打入国际市场,适时地加强对落后地区和部门的拉动作用。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在实行多层次开放的过程中,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强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开展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对外开放 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要素性劳务 非要素性劳务 汇率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内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 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

1.一国对外贸易顺差是指该国( )。

A.进口大于出口 B.出口大于进口

C.进口与出口相等 D.进出口很顺利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是( )。

A.资本项目 B.经常项目

C.错误和遗漏 D.储备资产的增减

3.( )的外汇收支是经常项目中的主要项目。

A.国际投资 B.私人和政府无偿转移

C.服务贸易 D.商品贸易

4.广泛地被国土面积较大,特别是资源丰富、人口较少的国家采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 )。

A.出口替代模式 B.资源导向模式

C.技术导向模式 D.结构优化模式

5.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本质区别是( )。

A.直接投资者直接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B.直接投资者不具有管理控制权

C.间接投资者直接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D.间接投资者具有管理控制权

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

A.政府 B.企业 C.跨国公司 D.股份公司

7.( )是国际劳务流动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A.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 B.国际援助的发展

C.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分布不平衡 D.国家贫富差别

8.下列措施中可刺激本国产品出口的是( )。

A.本币升值 B.本币贬值 C.关税壁垒 D.非关税壁垒

三、多项选择题

1.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

A.相辅相成 B.相互矛盾

C.彼此对立 D.互相削弱

E.相互促进

2.目前,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E.法国

3.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具体说来包括( )。

A.出口替代模式 B.资源导向模式

C.进口替代模式 D.技术导向模式

E.结构优化模式

4.下列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

A.开办独资企业 B.开办合资企业

C.证券投资 D.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E.收购兼并外国企业

5.劳务输出到对方国从事哪些劳动部门的劳动属于非要素性劳务输出?( )

A.工农业生产部门 B.运输

C.金融、保险 D.文化教育

E.咨询服务

四、判断题

1.对外开放之所以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因为对外开放只会给我们带来好处。  ( )

2.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是客观存在的。 ( )

3.一国国际收支持续的顺差和持续的逆差对该国经济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 )

4.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外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  ( )

5.渐进式开放战略优于激进式开放战略。  ( )

6.进口替代就是以进口品代替本国产品。  ( )

五、简答题

1.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有什么利与弊?

2.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影响国际劳务流动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外向型经济有何特点?

5.外向型经济有哪些具体模式?

6.中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